图书介绍

气雾剂理论与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气雾剂理论与技术
  • 蒋国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903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323页
  • 文件大小:617MB
  • 文件页数:1393页
  • 主题词:气雾剂-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气雾剂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气雾剂及其技术理论体系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及定义1

一、气雾剂组成1

二、气雾剂的完整定义2

(一)三个国际组织对气雾剂的定义2

(二)完整的定义2

第三节 气雾剂与气溶胶3

一、aerosol与aerosols3

二、气溶胶、喷雾器、喷雾剂5

三、气雾剂(产品)(aerosols,aerosol productss或ae rosol package)5

四、上述三词的关系5

第四节 气雾剂、气雾罐及气雾剂阀门均不属于包装6

一、简述6

二、包装的定义、内容及功能6

(一)定义6

(二)包装的内容6

(三)包装的主要功能7

三、气雾罐的功能与要求7

四、气雾剂阀门的功能与要求7

第五节 气雾剂的行业与安全管理8

第二章 气雾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0

第一节 气雾剂的构成10

第二节 气雾剂的工作原理及雾化原理11

第三节 气雾剂的分类12

一、按用途分类12

(一)美国的分类12

(二)日本的分类12

(三)英国的分类13

二、按喷出图形分类13

三、按产品浓缩液型分类13

四、按可燃性分类13

第四节 气雾剂的整体性关系14

一、影响气雾剂制品的综合性能的因素分析14

二、影响气雾剂喷雾性能的因素分析14

三、影响喷雾射程的因素15

四、影响雾滴尺寸的因素15

五、影响雾锥角的因素15

六、影响喷射率的因素15

七、喷雾图形15

八、影响喷雾干燥度的因素15

九、影响泡沫密度及稳定性的因素15

第三章 气雾剂的技术与理论系统16

第一节 概述16

第二节 气雾剂方面的技术著作17

第三节 我国学者对气雾剂业界的贡献及获得的评价19

第四节 我国学者奠定了世界气雾剂的技术理论体系23

第二篇 气雾剂的兴起发展及现状27

第一章 气雾剂的兴起与发展27

第二章 气雾剂面临的挑战30

第一节 概述30

第二节 抛射剂受到的第次CFCs冲击及对策30

一、由CFCs对臭氧层的损耗形成的第一次冲击30

二、国际组织对此展开的活动31

三、对CFCs替代物的要求33

四、取代CFCs的各种方案34

第三节 由VOCs对地面臭氧浓度的破坏引起的第二次冲击及对策35

一、VOCs的涵义及其对环境的污染35

二、VOCs的分类37

三、提出控制VOCs的依据37

四、对VOCs的限量控制39

五、降低VOCs的途径及对策41

第三章 国外气雾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向45

第一节 概述45

第二节 2000年后美国、德国,法国及欧洲其它国家的气雾剂概况45

第三节 2000~2006年美、英、德、法等各国气雾剂年产量48

一、美国48

二、英国49

三、德国50

四、法国50

五、意大利51

六、西班牙51

七、瑞典52

第四节 日本53

第五节 俄罗斯60

第六节 印度61

第七节 阿拉伯国家63

第八节 拉丁美洲国家67

一、拉丁美洲气雾剂市场的发展趋势67

二、产品种类67

三、阿根廷68

四、巴西68

五、墨西哥68

六、秘鲁69

第九节 发展趋向69

一、概要69

二、在配方方面70

三、在抛射剂方面71

四、在容器方面72

五、在气雾剂阀门及促动器(喷雾盖)方面73

六、在气雾剂产品品种方面75

七、双室隔离式气雾剂78

(一)概要78

(二)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诞生与发展79

(三)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优点及缺点80

(四)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结构及工作原理80

(五)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灌装80

(六)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应用前景81

第四章 中国气雾剂工业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82

第一节 概述82

第二节 三个发展阶段82

一、第一阶段(1964~1984年),中国气雾剂行业的自力更生起步的萌芽阶段82

二、第二阶段(1985~1995年),快速发展阶段83

三、第三阶段(1996至今),走向成熟的阶段85

(一)我国提前完成氯氟化碳替代工作,兑现对国际环境保护的承诺85

(二)我国气雾剂行业重组整合87

(三)我国气雾剂产品从进口自给转变为走国外市场91

(四)药用气雾剂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92

(五)基本上完善了气雾剂的技术理论体系93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93

一、我国至今没有全国气雾剂行业协会93

二、气雾剂产品及其组成件标准应修订95

三、气雾剂新品种的开发尚需加大力度97

四、气雾剂产品的主要组成:气雾剂阀门与泵及气雾罐停滞不前,应加快发展步伐99

五、气雾剂产品的质量问题值得引起重视99

六、对气雾剂产品的整体认识尚需提高,消除客串专家造成的误导100

七、气雾剂产品的安全生产要进一步规范102

第五章 中国气雾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03

第一节 机遇103

一、中国气雾剂行业的现状103

二、加入WTO后,中国气雾剂业显现的特点103

三、国际市场104

(一)气雾剂的生产与销售分离104

(二)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104

(三)不断追求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质量和产品档次104

(四)成功的气雾剂企业都确立自己的企业宗旨105

四、国内市场105

(一)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105

(二)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竞争激烈105

五、人才105

六、技术创新105

七、行业主要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方向和目标106

八、汽车业等相关行业带动气雾剂行业的快速发展106

第二节 挑战106

一、国外强势企业的进入106

二、国内企业的竞争107

(一)当前国内气雾剂工业布点比较分散107

(二)争做原材料国产化107

(三)要努力跟上世界潮流,提高环保意识107

(四)竞争不等于价格拼杀107

三、气雾剂行业市场分析108

(一)民用气雾剂108

(二)汽车用品109

(三)气雾剂工业品109

四、今后的发展策略探讨109

(一)概要109

(二)联盟策略109

(三)出奇策略109

(四)企业品牌开拓策略109

第三节 主攻方向110

一、小投入,大产出,积极推出新产品入市110

二、从传播的角度看终端110

三、气雾剂外观设计就是最好的广告110

四、重视POP广告111

五、整体品牌设计中要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112

六、要注重POP信息传达一致112

第四节 未来气雾剂行业的实施意见112

一、避免重复生产112

二、保护中型企业,限制旧罐回收灌装112

三、加强环保建设113

四、国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113

五、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产品品牌,保证顾客权益113

第五节 “入世”给中国气雾剂业带来的挑战114

一、新的贸易壁垒114

(一)“绿色壁垒”将对我国的气雾剂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114

(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加,将对传统气雾剂产品构成威胁114

(三)贸易自由化和跨国公司涌入,使国内市场受到冲击114

(四)总体上,“入世”后挑战大于机遇115

(五)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加快我国气雾剂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升级115

(六)有利于我国气雾剂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发展115

二、认真培育市场116

三、加快产品开发117

(一)从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寻找新增长点117

(二)从为高科技产品服务中寻找新的增长点117

(三)从老产品填平补齐、完善提高中寻找新的增长点117

(四)从开发具中国特色的品种中寻找新增长点117

(五)把握国际气雾剂产业的热点118

四、制订集约化生产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120

五、适时调整布局、结构,向中西部地区推进120

六、重视安全、环保121

第三篇 容器123

第一章 概述123

第二章 气雾剂容器的作用与要求127

第一节 气雾剂容器的作用127

第二节 对气雾剂容器的主要要求127

一、容量要求127

二、耐压要求127

三、耐蚀要求128

四、密封要求128

五、强度要求128

六、尺寸精度要求128

七、材质要求128

八、外观要求128

第三章 气雾剂容器的结构129

第一节 容器的结构129

一、分类129

二、结构129

第二节 有关容器容量的几个术语130

一、几个容积的代号及其意义130

二、容积的确定131

第四章 容器的生产工艺132

第一节 马口铁三片罐的成型132

一、马口铁三片罐的生产工艺流程132

二、罐体的焊接与焊缝132

三、上盖的成型133

四、下盖的成型134

第二节 铝罐的成型134

一、铝罐的成型工艺流程134

二、铝罐的质量要求134

第三节 盖与罐体的双缝结合135

第四节 罐盖与罐底封口用密封材料136

第五节 影响气雾罐结构强度的因素137

第六节 容器的标贴尺寸及印刷138

一、马口铁罐的标贴印刷138

二、容器的涂层材料138

三、铝罐的标贴尺寸及其印刷139

第五章 容器的质量检测140

一、外观质量检测140

二、泄漏检测140

三、变形与爆裂压力检验140

四、铝罐内涂层电导测定140

五、容器卷边罐口与罐底平行度的测定140

六、容器罐口平面度的测定140

七、25.4mm罐口接触高度的测定141

(一)接触高度的定义141

(二)测定装置141

(三)测定程序141

八、25.4mm罐口强度的测定141

(一)测试装置142

(二)测试程序142

(三)注意要点142

第六章 金属罐的腐蚀机理及防腐143

一、关于气雾罐腐蚀的基本原理143

二、水基气雾剂对气雾罐的腐蚀机制及抑制剂143

三、铝罐的腐蚀问题146

第七章 双室式气雾罐148

一、双室式气雾罐的意义与特点148

二、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148

(一)典型结构148

(二)工作原理148

三、双室式气雾罐的规格149

四、在结构设计上的一些特殊考虑149

(一)抛射剂充入口的设计149

(二)自动调节喷头149

五、双室式气雾罐的雾化性能150

第八章 异形罐(例图)151

第九章 塑料及玻璃气雾罐154

第一节 塑料气雾罐154

一、概述154

二、活塞充气式塑料喷雾器的优点154

三、活塞充气式塑料喷雾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55

四、充气式塑料喷雾器的设计计算156

五、充空气式塑料喷雾器的雾化性能157

第二节 玻璃气雾罐158

一、玻璃气雾罐口颈尺寸158

二、玻璃气雾罐的应用及试验158

第四篇 气雾剂阀门及促动器159

第一章 概述159

第一节 气雾剂阀门的兴起与发展159

第二节 国外的阀门与泵主要生产厂商169

第三节 中国的阀门与泵现状171

第四节 气雾剂阀门与泵的发展动向176

一、开发高速灌装阀门176

二、开发水基适用型气雾剂阀门179

三、开发适用于以压缩气体为抛射剂的气雾剂阀门179

四、开发360°全方位可用阀(又称防误用阀)180

第二章 气雾剂阀门与泵的属性与作用184

第一节 气雾剂阀门不属于气雾剂包装物184

第二节 气雾剂阀门的作用与要求185

第三节 气雾剂阀门对喷雾性能的影响190

第三章 关于雾化与雾滴192

第一节 概述192

第二节 雾化力192

第三节 雾滴运动力195

第四节 雾化细度及其均匀度196

第五节 减少雾滴尺寸的途径200

第四章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202

第一节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典型结构202

一、气雾剂阀门的典型结构202

二、促动器的典型结构206

三、微雾化器(嵌件)的典型结构209

第二节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工作原理211

一、概述211

二、气雾剂阀门工作原理212

三、促动器的工作原理215

第三节 定量阀218

一、概要218

二、定量阀的工作原理218

三、定量阀的规格220

四、定量阀的型式221

第四节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分类与型式222

一、气雾剂阀门的分类222

二、促动器的分类223

三、微雾化器的分类224

四、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及微雾化器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24

第五章 气雾剂阀门及促动器各构件的作用及设计要点226

第一节 促动器226

一、概述226

二、作用226

三、型式227

四、材料及成型230

五、设计要点231

六、微雾化器的结构及参数232

七、喷孔孔径、孔深及旋涡槽对雾化细度的影响234

第二节 固定盖235

一、作用235

二、型式及主要尺寸235

三、材料及成型238

四、设计及应用中的技术要点241

第三节 阀杆密封圈241

一、作用241

二、型式与尺寸242

三、材料及成型242

四、对阀杆密封圈材料的基本要求244

第四节 阀杆245

一、作用245

二、阀杆的型式与尺寸246

三、材料及成型247

四、阀杆的技术特征及设计要点247

第五节 引液管249

一、作用249

二、规格及尺寸249

三、材料及成型250

四、其它技术要点250

五、引液管长度的确定252

第六节 弹簧255

一、作用255

二、型式和尺寸255

三、材料及成型255

四、技术要点255

第七节 阀室255

一、作用255

二、型式及尺寸256

三、材料及成型259

四、技术设计要点259

第八节 固定盖密封圈260

一、作用260

二、气雾剂阀门固定盖外密封圈型式及尺寸260

三、气雾剂阀门固定盖外密封圈的成型265

四、四种型式外密封圈的比较265

第九节 阀杆座266

第十节 喷雾盖267

一、概述267

二、优点268

第六章 气雾剂阀门的密封件269

第一节 概述269

一、密封件要有良好的密封作用269

二、密封件在气雾剂产品中所处环境的复杂性269

三、密封件的组成及型式270

四、密封件的尺寸及误差270

第二节 密封圈中常用的几种聚合物271

一、丁腈橡胶(腈基丁二烯橡胶,NBR)271

二、氯丁橡胶(polychloroprene,CR)272

三、丁基胶(异丁烯橡胶butyl)272

四、添加剂对密封圈性能的影响273

五、加工工艺对密封圈性能的影响274

第三节 对气雾剂阀门密封圈的基本要求274

第四节 关于气雾剂阀门密封的泄漏282

第五节 影响气雾剂阀门密封件泄漏的因素284

第六节 气雾剂阀门密封件溶胀及硬度测试286

一、气雾剂阀门密封圈材料的溶胀鉴定测试方法286

二、气雾剂阀门弹性体密封圈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289

第七节 几种常用的气雾剂阀门密封件材料性能290

一、28P10腈橡胶290

二、28P11腈橡胶291

三、28P19腈橡胶292

四、42P39腈橡胶292

五、55P11腈橡胶293

六、55P14腈橡胶293

七、55P15腈橡胶294

八、55P19腈橡胶295

九、6N20氯丁橡胶295

十、6N33氯丁橡胶296

十一、66N36氯丁橡胶296

十二、70P3腈橡胶297

十三、70P4腈橡胶298

十四、70P5腈橡胶298

十五、70P7腈橡胶299

十六、70P18腈橡胶299

十七、80S12丁基橡胶300

十八、21B2丁基橡胶301

十九、21B5丁基橡胶301

二十、35P11腈橡胶302

二十一、71N6氯丁橡胶302

第七章 特殊气雾剂阀门及促动器304

第一节 聚氨酯泡沫阀门304

第二节 灭火机阀门305

第三节 全释型气雾剂阀门306

第四节 丁烷气阀门306

第五节 PG气雾剂阀门308

第六节 特种阀门及促动器图例308

一、促动器内加设球阀308

二、压力小盒(pressure capsule,简称PECAP)309

三、其它几种特殊阀门及促动器的图例310

第七节 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系统阀门310

一、概述310

(一)什么是双室隔离式气雾剂310

(二)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诞生与发展311

二、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优点及缺点311

(一)优点311

(二)缺点312

三、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12

四、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灌装312

五、双室隔离式气雾剂的应用前景313

第八节 双阀共腔混合系统314

第九节 双阀共促动器系统315

第十节 压力可调节装置315

第八章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选择与应用317

第一节 概述317

第二节 阀门与促动器的选用原则318

一、根据产品喷出形态319

二、根据气雾剂产品中活性成分作兼容性评估测试319

三、根据气雾剂配方中使用的抛射剂品种及加入量319

四、根据该气雾剂产品的使用方式或位置320

五、根据气雾剂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封口及灌装方式320

六、根据气雾剂产品与阀门配套用的容器材料或形式320

七、根据气雾剂产品与阀门配套用的容器材料或形式320

第三节 阀门与促动器组合在应用及设计中的有关问题320

第四节 阀门应用举例322

第五节 阀门橡胶内垫圈应用例326

一、阀门橡胶内垫的应用326

二、阀门橡胶内垫圈膨胀率的测量326

三、建议326

第九章 气雾剂阀门在气雾罐上的封装327

第一节 气雾剂阀门封装的定义及作用327

一、封装的定义327

二、封装的作用与要求327

第二节 与气雾剂阀门封装有关的名词术语328

一、与25.4mm气雾剂阀门封装有关的名词术语328

二、13~20mm金属箍型气雾剂阀门的收口及有关名词术语331

第三节 气雾剂阀门的封装要求332

一、主要封装技术参数332

二、主要封装参数之间的关系332

三、影响密封性的主要因素336

四、不良封装的产生及消除337

五、与25.4mm标准阀门封装相配气雾罐的有关尺寸参数338

六、与20mm阀门封装相配单片罐的有关尺寸参数339

第四节 封装头340

第十章 气雾剂阀门在气雾罐上的封装质量检测343

第一节 概述343

第二节 影响封口完整性因素的检核344

一、适用范围344

二、意义344

三、取样344

四、操作程序344

第三节 25.4mm气雾剂罐口封口直径和深度的测定方法和仪器346

第四节 25.4mm标准气雾罐接触高度的定义与测量347

第五节 检查密封性能的测试程序348

一、在灌装前及灌装中预先固定348

二、快速测试349

三、长期贮存试验349

第六节 阀门在罐口上安装密封性的快速试验方法350

一、目的350

二、测定仪器350

三、操作步骤350

四、操作中需注意的要点350

五、测试报告350

第七节 气雾剂阀门在容器上封装强度的测试351

第八节 气雾剂阀门功能及缺陷检查351

一、仪器351

二、操作方法351

三、测试与结果352

四、测试报告352

第九节 金属箍型阀门在容器上有效收口特性的确定方法352

一、范围352

二、方法352

三、使用仪器353

四、操作程序353

五、讨论354

六、报告354

七、精度及偏差355

第十一章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质量检测及控制356

第一节 概述356

第二节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质量检测项目357

一、外观质量357

二、尺寸检查357

三、密封性能357

四、机械强度357

五、喷出图形性能357

六、阀门装配质量检测357

第三节 气雾剂阀门与促动器的质量检测方法358

一、外观质量检查358

二、夹紧力检查358

三、尺寸检查358

四、气雾剂阀门通道畅通试验359

五、气雾剂阀门泄漏试验359

六、变形压力试验359

七、气雾剂阀门喷雾图形的标准试验360

第四节 气雾剂阀门及促动器的质量控制361

一、零件质量控制361

二、成品质量控制362

第十二章 泵364

第一节 概述364

第二节 泵的分类365

第三节 定量泵366

一、定量泵的工作原理366

二、泵的典型结构及与容器的连接方式367

第四节 预压缩泵367

第五节 无空气补偿泵369

第六节 双腔组合系统373

第七节 干粉鼻吸式单一剂量器374

第八节 发展近况375

一、定量吸入阀376

二、无引液管泵及双向泵377

三、无空气补偿屏障系统泵378

四、不需加防腐剂的泵378

五、泡沫泵378

六、高精度泵378

七、可锁液体泵378

八、自闭泵378

九、旋转式(整体式)口腔喷头379

十、特种固定泵379

十一、药用泵的新结构379

十二、指压泡沫泵379

十三、流量可调泵380

十四、新型鼻吸泵380

第十三章 手扳式喷雾器382

第一节 概述382

第二节 一般手扳式喷雾器383

第三节 多功能手扳式喷雾器384

第四节 大喷量手扳式喷雾器384

第五节 双容器定量混合式喷雾器385

第六节 防渗漏新装置385

第十四章 泵材料与内容物的兼容性386

一、概述386

二、氢氟烃化合物(HFC)的物理性能386

三、HFC-134a对合成橡胶的影响388

四、HFC-134a与塑料及密封材料的兼容性388

第五篇 气雾剂抛射剂391

第一章 绪论391

第一节 概述391

第二节 抛射剂的发展史393

第三节 抛射剂的定义396

第四节 抛射剂的分类396

第五节 抛射剂的作用及作用机理397

一、抛射剂在气雾剂产品中的作用397

二、抛射剂赋予气雾剂产品的特性398

三、抛射剂的作用机理398

第六节 影响抛射剂选择的因素399

一、行政法规的影响399

二、产品配方的影响399

三、阀门系统的影响399

四、抛射剂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400

第七节 抛射剂的混合使用400

一、混合使用的优点400

二、抛射剂混用时的灌装法401

三、抛射剂混合物及其浓度的确定401

四、抛射剂混合物的蒸气压402

第八节 抛射剂对环境的影响402

第九节 抛射剂替代情况403

一、美国及加拿大的替代情况403

二、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替代情况405

三、日本的替代情况405

四、俄罗斯的替代情况406

五、中国的替代情况406

(一)中国政府对CFCs替代的态度406

(二)气雾剂工业中的CFCs替代由中国轻工总会归口管理407

(三)中国气雾剂工业中的替代物技术方案及进展情况408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做的工作409

第二章 氯氟烃410

第一节 氯氟烃类化合物的命名及品种410

第二节 氯氟烃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环境特征411

第三节 氯氟烃(CFC)413

一、概述413

二、二氯一氟甲烷(CFC-12)416

三、三氯一氟甲烷(CFC-11)416

四、三氯三氟乙烷(CFC-113)416

第四节 氢氟烃(HFC)417

一、概述417

二、1,1,1,2-四氟乙烷(HFC-134a)418

(一)一般介绍418

(二)HFC-134a的理化性质及特性420

(三)HFC-134a的毒性424

(四)HFC-134a的可燃性425

(五)HFC-134a与塑料及密封材料的相容性426

(六)HFC-134a的灌装、贮存及运送427

(七)其它429

(八)HFC-134a的合成路线430

三、1,1-二氟乙烷(HFC-152a)430

(一)HFC-152a的一般特征430

(二)HFC-152a的环境特征及安全性433

(三)HFC-152a的应用434

四、其它434

七氟丙烷(HFC-227a)434

第五节 氢氯氟烃(HCFC)434

一、概述434

二、一氯二氟甲烷(HCFC-22)435

三、一氯二氟乙烷(HCFC-142b)436

四、二氯三氟乙烷436

五、一氯一氟乙烷(HCFC-141b)437

第三章 烷烃438

第一节 概述438

第二节 烃类抛射剂的特性439

一、一般介绍439

二、HAPs的物理特性440

三、烃类抛射剂的特点441

(一)优点441

(二)缺点442

第三节 液化石油气LPG的分级及烃类抛射剂(HAPs)442

一、LPG的分级442

二、HAPs混合物444

三、丙烷与异丁烷混合物447

四、丙烷与正丁烷混合物452

五、丙烷、异丁烷与正丁烷混合物463

六、正丁烷/异丁烷混合物467

七、HAPs混合物配比的计算469

第四节 烃类抛射剂的制取471

一、概述471

二、气雾剂级丙烷、异丁烷及正丁烷的制取472

三、烃化合物的分子筛过滤净化系统474

(一)概述474

(二)分子筛柱筒474

(三)尺寸(长度和直径)及流向方面的考虑475

(四)分子筛柱筒的结构478

(五)测试478

(六)经济性及效率改善478

(七)原料的重要性479

(八)对已用过分子筛珠的处理481

(九)分子筛珠的再生481

(十)加氢处理482

四、烃类抛射剂混合物的配制482

五、国内烃类化合物供应情况483

(一)概况483

(二)规范的供应方式484

第五节 烃类抛射剂(HAPs)的燃烧性及特点486

一、燃烧性数据486

二、HAPs燃烧特点487

第六节 烃类抛射剂(HAPs)的毒性487

第七节 烃类抛射剂(HAPs)的环境特性487

第八节 烃类抛射剂(HAPs)的应用488

一、HAPs应用中应考虑的几个有关问题488

(一)与气雾剂产品系统中组分的相容性488

(二)与水的相容性489

二、HAPs与其它抛射剂的混合应用490

第四章 二甲醚492

第一节 概述492

第二节 二甲醚的物理性质493

一、物理参数493

二、二甲醚的溶解性494

(一)二甲醚与水的相互溶解性494

(二)DME在几种溶剂中不同压力及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497

三、二甲醚的蒸气压、温度特性498

四、二甲醚与丙烷及丁烷在20℃时的黏度比较499

五、二甲醚能与其它抛射剂构成共沸混合物499

六、其它特性499

第三节 二甲醚的化学性质500

第四节 二甲醚的生产与分级500

一、二甲醚生产简述500

二、二甲醚的分级500

三、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二甲醚质量指标(按产品说明书)501

四、国外主要生产公司的二甲醚质量指标501

第五节 二甲醚的燃烧性502

第六节 二甲醚的毒性504

第七节 二甲醚的环境特性505

第八节 二甲醚在气雾剂应用中的几个相关问题506

一、概述506

二、二甲醚对气雾罐的腐蚀507

(一)腐蚀机理507

(二)抑制方法509

(三)腐蚀的检验方法512

三、二甲醚与气雾剂密封材料的相容性513

(一)相容性513

(二)相容性测定514

第九节 二甲醚与烃化物的比较515

(一)可燃性515

(二)贮存起燃危险性515

(三)水溶性515

(四)喷出性能516

(五)溶解性强516

(六)无异味,无嗅516

(七)价格高516

(八)来源少516

(九)蒸气压高516

(十)稳定性516

第十节 二甲醚的灌装技术517

第十一节 二甲醚的应用实例518

一、一般说明518

二、DME在各种气雾剂产品中的单独应用实例518

(一)气雾杀虫剂518

(二)个人用品518

(三)家庭用品519

(四)工业用品519

三、DME与其它抛射剂混合应用例520

(一)与HAPs混用520

(二)与HFC及HCFC的混用521

(三)与压缩气体的混用521

(四)降低可燃性的应用例521

(五)降低配方VOC含量的应用例523

第五章 压缩气体524

第一节 绪论524

第二节 可溶性压缩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定律528

第三节 二氧化碳(CO2)531

一、概述531

二、二氧化碳的理化特性532

三、二氧化碳的毒性536

四、二氧化碳与环境536

五、二氧化碳的灌装537

(一)CO2灌装量的确定537

(二)二氧化碳的贮存与供给538

(三)罐装方法538

(四)CO2灌装中的技术要点541

(五)CO2应用中的几个有关问题543

六、二氧化碳抛射剂应用技术及配方实例547

(一)应用技术547

(二)配方实例548

第四节 氧化亚氮550

一、概述550

二、氧化亚氮的物理性能551

第五节 氮气551

一、概述551

二、氮气的物理参数553

三、氮气的应用553

第六节 其它压缩气体554

一、乙烷(C2H6)554

二、三氟甲烷(HFC-23)554

三、氩(Ar)554

四、压缩空气554

第七节 压缩气体在气雾剂应用中的一些问题554

一、概述554

二、应用中需考虑的问题555

三、压缩气体的使用556

第八节 压缩气体的灌装556

一、概述556

二、灌装方法557

三、灌装质量控制558

(一)灌装量及压力控制558

(二)泄漏检查558

(三)其它应注意的问题558

第九节 相关技术的发展559

一、在阀门系统方面的相关更改559

二、在其它方面的相关更改560

第六章 抛射剂的灌装561

第一节 抛射剂的灌装方式561

第二节 U-t-C法与T-t-V法的比较561

第三节 在灌装中定量器的选用562

第四节 灌装设备的选择563

一、灌装设备包括的内容563

二、设备的选择依据563

第五节 抛射剂的调制564

第六节 双室式气雾剂系统的灌装564

第七章 抛射剂组成的分析测试565

第一节 概述565

第二节 抛射剂分析测定项目及推荐指标566

一、分析测定项目566

二、推荐指标566

第三节 抛射剂的分析测定方法567

一、感官指标的测定方法567

二、理化指标的分析测定567

(一)纯度的测定567

(二)杂质的测定569

(三)酸性值的测定573

三、蒸气压的测定(以烷烃为例)573

四、附录574

(一)气雾剂级正丁烷含量测定的典型色谱图及相对保留值574

(二)丙烷和各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575

第四节 毒理测试576

一、吸入毒性的测定576

二、皮肤刺激性测定577

三、眼刺激性测定578

四、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578

第八章 气雾剂抛射剂的贮存、输送及运输580

第一节 概述580

第二节 抛射剂的贮存及容器581

一、可移动式贮存容器581

二、固定式贮存槽罐582

(一)一般要求582

(二)地面式槽罐的要求582

(三)对地下式槽罐的要求583

(四)埋置式槽罐584

(五)输送管道及泵584

(六)计量仪器仪表585

三、槽车585

四、槽储罐存量585

五、容器的标记585

六、安全保护要求及装置586

第三节 抛射剂的运输586

第四节 输送管路587

第五节 管路和容器的排空587

一、管道和贮罐排空前应符合以下要求587

二、排空操作应符合的要求588

三、排空必须遵守的事项588

第六节 其它588

一、照明及电器设备588

二、防止静电588

三、防火系统589

第六篇 气雾剂产品的生产、贮存591

第一章 气雾剂产品的安全生产技术591

第一节 生产区的布置方案591

一、气雾剂生产流程591

二、气雾剂企业危险性区域的划分591

(一)气雾剂企业危险性区域划分的取决因素591

(二)危险区域的划分及定义592

(三)我国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危险等级划分592

(四)危险区域划分例593

第二节 产品料灌装控制项目及最低要求593

一、易燃产品料准备593

(一)配料中应注意的要点593

(二)易燃产品料准备中的危险性594

(三)易燃产品料制备中安全控制措施594

二、易燃产品料灌装595

三、封口控制项目及最低要求596

第三节 灌气室及罐气机控制项目及最低要求597

一、概述597

二、灌气房布置及设备要求598

(一)布置方案及形式598

(二)灌气室设计599

(三)设备要求600

三、灌气室通风600

(一)通风要求600

(二)灌气室通风换气量测量601

(三)通风量设计与计算601

四、灌气室设备安全联锁603

五、气体监测604

六、其它要求605

第四节 温水检测浴控制项目及最低要求605

一、概述605

二、水浴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607

(一)安全问题607

(二)质量问题607

三、通风607

四、气体探测607

五、水浴罩/结构607

六、水温控制系统607

七、火焰检测608

八、安全注意事项608

第五节 储罐场控制项目及最低要求608

一、储罐场设计608

(一)位置608

(二)要求608

二、储罐要求609

(一)设计压力及灌入量609

(二)其它附件609

三、控制阀609

(一)控制阀名称609

(二)阀连接609

四、输送管路与泵610

(一)埋置式管路610

(二)柔性软管610

(三)对管路要求610

(四)泵610

(五)检查610

五、卸载区610

六、安全控制611

(一)气体检测611

(二)静电控制及接地611

(三)火焰检测611

(四)消防设施611

(五)监视器611

(六)照明611

第六节 生产线上废气雾剂剔出处理控制项目及最低要求611

一、一般建设611

二、废罐剔出柜设计612

三、废罐剔出柜通风612

四、气体检测612

五、防火612

六、满剔出废罐柜储放612

七、其它612

第七节 热收缩塑料膜封装612

一、概述612

二、设备613

三、可能产生的危险613

四、安全措施及连锁控制613

第二章 气雾剂实验室安全操作、检测与控制技术615

第一节 概述615

一、实验室的分类615

(一)化学质量保证实验室615

(二)物理质量保证实验室615

(三)配方和产品开发实验室615

二、气雾剂实验室的一般安全工作实践616

(一)实验人员616

(二)实验室的安全设计616

(三)良好的室内管理617

(四)个人保护618

(五)安全设备619

(六)文献资料620

(七)吸烟和饮食620

第二节 安全规则620

一、一般安全规则620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621

(一)化学实验室的作用621

(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措施621

三、物理实验室安全规则624

(一)物理实验室的作用624

(二)物理实验室安全措施627

四、产品配方及试制实验室628

(一)产品配方及试制实验室的作用628

(二)产品配方及试制实验室安全措施628

第三节 实验室中产品料制备629

一、气雾剂产品制作629

二、生产设备检查630

三、配方及灌装量控制630

四、封装630

五、制备中的安全评估630

(一)易燃性631

(二)毒性631

第四节 抛射剂及灌装632

一、抛射剂632

(一)贮存与处理632

(二)抛射剂633

二、抛射剂灌装634

三、抽真空636

第五节 贮存试验636

第三章 气雾剂产品的分析测试637

第一节 气雾剂产品的通用测试项目及方法637

一、一般气雾剂产品的通用测试项目及方法637

(一)气雾剂内压测试637

(二)气雾剂内容物稳定性试验637

(三)容器耐贮性试验638

(四)喷出率测试639

(五)喷出速度测试639

(六)净重测试640

(七)泄漏速率测试640

二、喷雾状气雾剂产品的测试项目及方法640

(一)可燃性试验640

(二)喷雾雾滴及其直径和分布的测定641

(三)喷程的测定647

(四)雾锥角的测定647

第二节 气雾剂产品的专项测试649

一、杀虫气雾剂的测定649

(一)杀虫气雾剂有效成分的测定649

(二)生物效果测定651

二、喷发胶特性的评价及测定656

(一)高湿度头发卷曲保持性试验程序656

(二)头发特性试验657

(三)定型发胶用聚合物的评价内容及方法659

(四)发胶用聚合物与抛射剂及水的相容性评价661

第四章 气雾剂产品的安全性663

第一节 气雾剂的毒性及测定663

一、物质的毒性663

二、物质毒性的定义664

三、气雾剂的毒性及试验项目664

四、气雾剂毒性测试中的几个指标代号及其意义665

第二节 气雾剂的燃烧性665

一、各国对气雾剂可燃性的分类及标示666

(一)美国666

(二)欧洲667

(三)日本667

(四)联合国对气雾剂可燃性的推荐标示668

(五)中国668

二、确定气雾剂可燃性等级方面的新进展670

(一)决定气雾剂可燃性的因素670

(二)由燃烧热值对气雾剂可燃性的分级670

第五章 气雾剂产品易燃性试验的全球一致性675

第一节 引言675

一、概述675

二、联合国全球一致性678

第二节 点火距离测试680

一、概要680

二、点火距离测试684

三、点火距离测试684

(一)范围684

(二)参考文件684

(三)意义和使用684

(四)原理685

(五)仪器685

(六)测试685

(七)报告687

(八)精确度和偏差687

(九)关键词687

第三节 密闭空间点试验687

一、概要687

二、密闭空间点火测试(ESIT)689

第四节 泡沫气雾剂产品的易燃性测试692

一、概要692

二、泡沫(凝胶体类)产品的易燃性694

三、泡沫测试694

四、注释697

第五节 结语698

第六章 气雾剂产品及易燃物料的贮存700

第一节 概述700

第二节 气雾剂产品贮存安全的基本要求701

第三节 气雾剂贮存库房的火灾源及安全设计要求702

一、气雾剂仓库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702

二、对气雾剂库房的安全设计要求702

第四节 气雾剂产品贮存场所防火要求703

一、概述703

二、防火要求703

三、对气雾剂产品专用贮存仓库及其它不同场合的贮存要求705

四、其它方面的安全要求706

(一)照明仪表及电气设备706

(二)检测系统706

(三)通风系统706

(四)报警系统706

(五)连锁控制系统707

(六)进出口707

(七)作业及其它入库人员的安全措施707

第五节 易燃液体的贮存707

一、易燃液体配料的常用品种及贮存要点707

(一)常用配料707

(二)贮存要点707

二、易燃液体批量贮存中的危险性707

(一)易燃液体的泄出707

(二)易燃蒸气释放707

(三)批量易燃液体贮存中溢漏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708

(四)批量易燃液体贮存中可能出现的后果708

三、批量易燃液体装卸中的安全控制措施708

(一)槽车卸载的安全设计708

(二)罐场安全设计708

第七篇 气雾剂及其生产企业的安全事故控制709

第一章 绪论709

第一节 气雾剂安全技术的重要性709

第二节 气雾剂安全问题的形成711

一、概述711

二、燃烧的条件及特性712

(一)点火源714

(二)易燃物质723

(三)氧化剂724

(四)易燃与易爆724

第三节 易燃易爆气体的火灾危险性724

一、易燃气体的分类724

二、易燃气体的燃烧特点724

三、燃爆726

第二章 气雾剂产品中的燃烧与爆炸问题727

第一节 概述727

第二节 可燃性定义727

第三节 气雾剂企业的安全事故728

一、国外事故728

二、国内事故730

三、事故中引出的教训732

四、中国政府措施732

第四节 易燃抛射剂的燃烧性及特点734

一、烃类抛射剂(HAPs)734

(一)燃烧性资料734

(二)HAPs燃烧特点735

二、二甲醚的燃烧性735

三、氢氟烃抛射剂(HFC)737

(一)HFC-134a737

(二)HFC-152a737

四、氢氯氟烃737

(一)HCFC-22737

(二)HCFC-142a738

第五节 关于可燃性混合物爆炸极限的概念738

一、爆炸的概念738

(一)定义738

(二)特征738

(三)机理738

(四)分类739

(五)工厂常见爆炸类型739

二、爆炸特性740

(一)化学爆炸三要素740

(二)燃烧与爆炸的转化740

三、气雾剂爆炸性混合物的燃烧与爆炸741

(一)爆炸性混合物741

(二)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图解741

四、爆炸极限及其影响因素742

(一)爆炸极限的基本概念及意义742

(二)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744

(三)爆炸极限的计算745

(四)燃爆危险度(H)746

五、爆炸极限的检测746

六、爆炸破坏力的计算747

(一)物理爆炸747

(二)化学爆炸748

第六节 气雾剂产品的可燃性试验748

一、关于可燃性试验方法的演变748

二、上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751

三、几种常用的可燃性试验方法753

四、试验方法各论754

(一)气雾剂喷出雾的可燃性评估754

(二)表面残留物的可燃性测定754

(三)气雾剂喷出雾的点燃距离测量756

(四)摩丝类气雾剂制品的可燃性评价757

(五)测量稳定泡沫可燃性的槽试验758

第七节 气雾剂易燃性标识758

一、气雾剂产品上的标识要求758

二、气雾剂产品外包装上的标示要求759

第八节 降低气雾剂产品可燃性等级的途径759

一、决定气雾剂可燃性的因素759

二、由燃烧热值对气雾剂可燃性的分级760

第三章 气雾剂企业的静电危害及预防761

第一节 气雾剂企业中的静电及消除方法761

一、油气静电的产生761

(一)输送速度对静电的影响761

(二)过滤器对静电的影响761

(三)储罐内静电产生的几个影响因素761

(四)槽车静电的产生762

二、静电荷积聚762

三、静电放电的原因763

四、静电释放时电容、电荷及贮存能量间的关系764

五、静电危险评估765

六、静电的消除及安全防护765

(一)防止形成危险性混合物765

(二)静电的工艺控制766

(三)接地766

(四)增湿766

(五)化学防静电剂766

(六)使用静电消除器767

(七)防止人体带电767

第二节 静电接地技术768

一、概述768

二、静电接地方式769

三、静电接地方法769

(一)固定设备静电接地769

(二)移动设备静电接地769

(三)旋转体静电接地770

(四)几种带电物体静电接地770

第三节 雷电及防雷措施770

一、雷电的发生与雷电的放电770

二、防雷措施771

(一)防雷装置771

(二)避雷针保护范围772

三、建(构)筑物防雷等级划分和措施775

(一)工业建(构)筑物的防雷等级分类775

(二)建(构)筑物的防雷措施776

(三)可燃、易燃液体储罐的防雷措施777

第四节 气雾剂喷雾中的静电测定777

一、喷雾中气雾剂容器的静电荷监测777

(一)范围777

(二)仪器777

(三)操作778

(四)危险性的评估及筛选779

(五)注意事项779

二、穿刺气雾剂容器时的静电荷监测779

第四章 气雾剂企业电气设备防火防爆安全781

第一节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781

一、概述781

二、电气设备过热781

三、电火花和电弧782

第二节 防火防爆措施782

一、电气设备选型原则782

二、防爆电气设备选型表783

三、防火防爆措施785

第三节 电气安全装置786

一、概述786

二、漏电保护装置787

三、联锁装置和信号装置789

第四节 电气接地技术790

一、概述790

二、与接地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790

三、保护接地的原理和应用范围791

(一)保护接地的原理791

(二)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792

四、保护接零原理和应用范围792

(一)保护接零原理792

(二)重复接地793

第五节 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794

第五章 气雾剂企业突发危险事故应急预案795

第一节 概述795

第二节 应急行动计划的组织指挥系统795

一、指挥系统795

二、系统实施程序795

三、指挥系统组织机构796

第三节 执行应急疏散行动计划的突发事件的种类796

一、重大环境、健康事故796

二、火灾爆炸或相关事件797

三、自然灾害797

四、其它类型的事件797

第四节 应急疏散行动计划的启动797

一、员工执行应急行动计划的条件797

二、全厂撤离报警797

第五节 应急疏散及通道798

一、应急疏散前的重要工作798

二、应急疏散的基本原则798

三、应急疏散的基本线路798

四、应急设计并展示出现场平面疏散图799

五、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布局设定应急疏散集合点799

六、进一步行动799

七、应急疏散的善后工作800

(一)应急状态的解除800

(二)消防设施的复位801

(三)召开事故分析会801

(四)在必要情况下,经安全委员会进行讨论后做出向政府部门和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的决定(按政府的要求进行)801

第六节 应急行动计划的演习、培训和年审计划801

一、疏散演习801

二、应急疏散计划的培训801

三、年审计划802

第七节 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802

一、化学品溅出802

二、化学品溅漏行动802

三、存放和处理803

四、通知803

五、危险化学品分类803

(一)腐蚀性物质803

(二)易燃物803

(三)溶剂803

六、储罐区事故程序(抛射剂)804

七、有毒气体泄漏804

附录1 应急情况报告表804

附录2 应急求援信息一览表805

附录3 应急疏散演习报告805

附录4 消防设施复位检查表806

第六章 气雾剂企业安全管理808

第一节 概述808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特点及核心808

一、安全管理的特点808

二、安全管理的核心809

(一)充分发挥各种信息管理的手段809

(二)要使安全管理实现标准化810

(三)在安全管理中要积极贯彻目标管理811

(四)全面安全管理812

第三节 安全教育培训813

一、概述813

二、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814

第四节 安全健康和环保责任制815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815

二、企业安全主管人员816

三、各部门负责人816

四、企业设备主管人员816

五、企业贮存与运输主管人员817

六、企业供销主管人员817

七、企业技术主管人员817

八、企业行政部门主管817

九、企业员工817

十、企业安全委员会817

第五节 安全管理机构网络818

一、安全管理模式818

二、安全组织结构图818

第八篇 气雾剂生产设备819

第一章 概述819

一、概述819

二、国产气雾剂灌装设备的开发及使用中的误区820

三、国外气雾剂生产设备822

四、气雾剂产品生产厂对这类设备的安装要求823

第二章 气雾剂的充装工艺824

第一节 气雾剂的一般充装工艺824

第二节 气雾剂充装中的技术要点824

一、空罐检查824

二、产品浓缩料充装825

三、阀门插入825

四、抽真空825

五、阀门封口825

六、抛射剂的充装825

七、在充装中定量器的选用827

八、温水浴检查827

九、安装促动器与喷雾试验827

十、装保护盖与称重827

第三章 灌装设备828

第一节 灌装设备的选择828

一、灌装设备包括的内容828

二、设备的选择依据828

第二节 灌装设备的种类828

第三节 产品液料定量灌装机829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829

二、主要技术参数830

三、操作、检验与调整831

四、维护及注意事项831

五、一般故障与排除方法831

第四节 气雾剂阀门封口机832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832

二、主要技术参数833

三、操作与调整833

四、维护及注意事项834

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835

第五节 非25.4mm阀门封口机836

一、主要技术参数836

二、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36

三、操作与调整837

第六节 抛射剂灌气机839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839

二、主要技术参数841

三、安装与调试841

四、维护保养与注意事项842

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842

第七节 封口灌气机组合机842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842

二、主要技术参数844

三、操作调试845

四、维护及注意事项846

五、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846

第八节 双头封口灌气机847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847

二、主要技术参数849

第九节 T-t-V多功能封口灌装机850

一、用途及特点850

二、主要技术参数850

三、机器的结构851

四、机器的操作852

五、机器的调整854

六、指示及报警856

七、机器的维护保养857

八、常见故障及排除857

第十节 双室式气雾剂封口灌装机858

一、用途及特点858

二、主要技术参数859

三、机器的安装859

四、机器的主要结构859

五、机器的操作860

六、机器的调整860

七、机器的维护保养862

八、常见故障的排除862

第十一节 U-t-C多功能封口灌装机863

一、机器的用途和特点863

二、主要技术参数863

三、机器的安装863

四、机器的主要结构863

五、电气系统865

六、气动原理866

七、调整867

八、操作869

九、机器的维护保养869

十、常见故障及其排除869

十一、U-t-C灌装、真空、封口及灌气过程示意图871

第十二节 国外封口灌装设备选例873

一、封阀机的改进873

二、自动喂阀机874

三、选阀机与插阀机875

四、回转式插阀机875

第十三节 辅助设备879

一、增压泵879

二、温水浴检测设备879

(一)温水浴检测的目的及要求879

(二)温水浴槽的尺寸规格及设计880

(三)目前温水浴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80

第四章 气雾剂灌装设备的配置及技术要点882

第一节 气雾剂灌装设备配置及安全要点882

一、基本生产线的布置882

二、灌气房的型式882

三、灌气房的设计要求883

四、灌气内的气体监测及通风883

五、排气量及排气次数的计算884

第二节 烃类抛射剂的准备过程885

一、烃类抛射剂准备过程的主要作业顺序885

二、烃类抛射剂准备作业顺序说明885

第三节 防爆对策887

一、气雾剂工场内的换气887

二、排气风斗的组装887

三、电气887

四、对地面,工具的要求887

五、工厂车间内的防火设备布局887

六、隔离间的要求888

七、容器的设置888

第五章 产品料的基本生产设备889

第一节 原料输送889

一、泵889

(一)流体的特性889

(二)往复泵和离心泵890

二、其它运输设备890

(一)辅助振动器890

(二)用于流体输送的气动泵891

第二节 混合与搅拌891

一、混合891

(一)调匀度和混合尺度891

(二)混合机理891

二、机械搅拌器的分类和性能892

(一)桨叶式搅拌器892

(二)旋桨式搅拌器892

(三)涡轮搅拌器892

第三节 乳化设备893

一、乳化设备894

二、乳化方法894

第四节 加热与冷却895

一、加热的基本原则895

二、加热的常用方法895

三、夹套槽内的搅拌冷却法896

四、急剧流入冷却法896

五、采用热交换器的冷却法896

第五节 纳米乳化技术与设备896

一、高剪切均质896

二、低压均质897

第九篇 典型气雾剂产品配方及工艺899

第一章 绪论899

第一节 概述899

第二节 研究方法899

一、学习熟悉气雾剂组分中主要组分,表面活性剂和有关助剂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理论899

二、市场调研及开发900

三、精心设计配方,调整性能900

第三节 产品开发程序900

一、确定产品开发目的900

二、市场调研901

三、技术可行性调研901

四、产品定位901

五、配方设计902

六、试生产产品探索市场902

第二章 气雾剂配方设计中的基础知识904

第一节 气雾剂产品内容物配方的基本概念904

一、概述904

二、配方设计906

第二节 气雾剂内容物配方组成骨架906

第三节 配方与配制工艺908

一、概述908

二、配制工艺908

(一)抗水性防晒摩丝910

(二)温和头发调理剂910

三、参考气雾剂书籍中应注意的问题912

(一)怎样认识与对待配套气雾罐及气雾阀门与促动器的推荐912

(二)气雾剂阀门在气雾罐上的封口尺寸913

(三)确定气雾剂产品指标时,要分清主次914

第四节 气雾剂产品开发中应考虑的几个方面914

一、喷雾检验914

二、喷雾均匀性914

三、密度915

四、释放率915

五、pH值915

六、产品成分916

七、含水量916

八、香料916

九、色泽917

十、防腐剂917

十一、空气(氧)的含量917

十二、流量特性917

十三 产品与高压力抛射剂的相容性918

十四、产品与低压力抛射剂的相容性920

第五节 产品料液配制及浓度计算920

一、产品料液的基本知识920

二、化学试剂921

第三章 CFC替代后水基气雾剂配方设计中的相关问题924

第一节 概述924

第二节 一般原理924

第三节 关于水基配方中的用水技术问题925

一、概述925

二、去离子水926

三、水质的检查927

第四节 水基气雾剂系统及其设计927

一、概述927

二、在开发水基气雾剂中遇到的问题929

三、水基气雾剂日益引起广泛关注929

四、水基气雾剂系统的优点929

五、水基气雾剂配方例929

六、水基气雾剂中有效成分与其它成分之间的相容性929

七、水基气雾剂系统的乳化930

(一)概述930

(二)乳化剂的作用930

(三)乳化剂的选择931

(四)乳化工艺934

(五)乳化及操作936

第五节 泡沫气雾剂937

一、概述937

二、泡沫气雾剂的优点938

三、应用范围938

四、气雾剂泡沫产品配方的基本组成938

五、个人护理用气雾剂泡沫产品中使用的树脂应具有的性质938

六、个人护理气雾剂泡沫产品中使用的功能性成分938

七、气雾剂泡沫产品中使用的发泡剂939

八、气雾剂泡沫产品中使用的溶剂939

九、气雾剂泡沫产品中使用的添加剂939

十、气雾剂泡沫产品中使用的抛射剂939

十一、泡沫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