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荣仕星,徐杰舜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3396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人类学学科建设1
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乔健1
附录:《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及其在大陆的回应综述&李建东8
继往开来,发展中国人类学&费孝通12
从人类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谈起&费孝通15
关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地位问题&张有隽19
中国人类学的独白与对白:课题与问题&纳日碧力戈25
新时期人类学发展走向分析&彭兆荣33
关于中国人类学发展取向的对话&王铭铭 [英]王斯福39
中国人类学发展史略&陈国强43
关于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问题&李绍明49
山野研究与走出山野——对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反思&翁乃群54
中国民族学在21世纪的地位和作用&彭雪芳63
“中国式”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本土化&周大鸣68
从一位考古学家的诤言谈起——三论文化人类学知识与考古学研究&容观夐75
走出低谷——战后西方人类学摆脱困境对中国人类学的启示&李富强82
五教授谈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学科建设计划论证会纪要(摘要)&宋蜀华等89
面向未来的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北京部分博士(博士候选人)关于本学科发展座谈纪要&庄孔韶 王建民等94
强身要靠健身——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辨析&王晓丽108
超越文化局限,建构中国人类学&王铭铭111
努力使民族学人类学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显学&何星亮116
民族学国际交流论&潘蛟122
研究中国,建设中国——人类学本土化五人谈&徐冶 徐新建 彭兆荣等129
服务政府、服务人民:应用人类学在巨变的中国&[美]顾定国151
中国民族学如何培养垮世纪人才&张有隽155
人类学研究161
论南方民族史研究的人类学取向&容观夐161
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之一&容观夐167
人类学本土化与田野调查——元江调查四人谈&胡鸿保 周星 刘援朝 陈丁昆174
诗性思维理论与中国诗学精神特质&覃德清182
传统价值观与健康行为&李亦园189
神仙文化与人类的生存信仰&农学冠200
城市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以福建汉族农村为例&石奕龙206
人类学与台湾区域发展史研究&庄英章212
世纪之交的文学人类学&刘朝晖221
试论中距理论对人类学研究的影响&李泳集226
毛泽东的人类学方法论试析——读《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有感&胡鸿保230
人类学研究学术动态234
中国人类学发展的新篇章——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简介&杰杰234
发扬文化自觉、坚持田野研究——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综述&周星 王铭铭238
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综述&山兰244
华南社区研究的人类学方法论&孙九霞250
汉民族研究256
加强对当代汉民族的研究是人类学民族学跨世纪的重要课题&荣仕星 张有隽 徐杰舜等256
从秦人、汉人、唐人到汉民族族称的确定&徐杰舜267
试论荆楚地区汉民族的形成&张雄273
“广府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一&杨豪282
“福佬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二&杨豪291
“客家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三&杨豪297
岭南“宁氏族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四&杨豪311
福州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一&陈支平318
汉族平话(蔗园)人考&[日]松本光太郎323
汉族移民与白族大姓制度&刘援朝340
历史传承与族群互动——福建惠东女现象试析&蓝达居346
客家文化二元论&吴永章352
壮学研究357
关于《壮族通史》的若干问题&张声震357
论壮族哲学思想特点及其研究意义&黄庆印363
壮族文化名人现象透析&欧以克368
开放与整合:明清汉文化在桂西壮族中的传播&赵壮天373
壮族古代的天文历法&黄世杰379
关于壮族稻作农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覃乃昌386
谈谈壮族与周边近邻诸民族关系研究问题&张声震391
近现代壮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顾有识394
壮族与老挝老龙族、泰族的渊源关系&范宏贵402
壮侗语诸族梅山教人物神祗考&顾有识408
客家地区的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郭志超417
性器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上)&廖明君424
植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中)&廖明君431
动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下)&廖明君439
瑶学研究447
瑶族研究国际化述论&张有隽447
瑶族社区的扶贫与现代化建设&[美]毕加霖 毕洁莲454
瑶族宗教信仰的人类学意义&张有隽461
关于瑶经研究的几个问题&张有隽468
山子瑶丧葬仪式研究&邓文通474
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从一个瑶族个案谈起&彭兆荣479
瑶族神话传说中的哲学思想试析&陈路芳489
瑶族盘瓠神话与渡海神话的象征意义&李学钧 马建钊493
瑶族神话的文化因子剖析&农学冠500
计划生育与排瑶人口&谢剑505
跋&荣仕星 徐杰舜509
热门推荐
- 1300227.html
- 2239293.html
- 2563715.html
- 767872.html
- 3158038.html
- 1425470.html
- 2306150.html
- 1705203.html
- 783904.html
- 1410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1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6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4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8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5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