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建构【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建构
  • 何锡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1437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佛教-研究;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导言1

一、对形而上的探求是宗教与哲学的共同任务1

1.人的超越性需求2

2.内容上的一致性6

3.千丝万缕的联系10

二、佛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因缘12

1.印度佛学的形而上学性质12

2.佛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15

三、佛学中国化与中国佛学化25

1.必然的抉择25

2.“两化”的过程27

四、文化交融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31

1.历史的经验31

2.本土化与全球化34

第二章 佛学东渐及其初期形态38

一、判别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标准38

1.众说纷纭话佛教38

2.佛典翻译当为始41

二、佛学与中国哲学的最初相遇45

1.儒学神学化与道教仙道化45

2.佛经与谶纬并论53

3.黄老与浮屠同举54

4.禅定与气息相通56

5.神通与仙人合流60

三、业报轮回说增补天道报应观65

1.中国古代的灵魂论65

2.天道报应说71

3.业感缘起与因果报应76

四、道门儒学语言概念的附会84

1.早期译典的风格84

2.道家哲学成为佛学入华的桥梁87

3.佛学对宗法伦理的依附91

第三章 佛学与玄学的结合98

一、儒学外的新生长点98

1.儒学衰微99

2.玄佛哲学的重心101

二、汉魏法微,晋代始盛104

1.译经事业大发展104

2.西行求法107

3.官方崇佛的隆盛108

4.佛学论著的增多111

三、名僧名士合二为一112

1.相互需要113

2.身份合一114

3.学问交流117

1.“格义”之含义120

四、以玄解佛的“格义”方式120

2.“格义”之初期应用122

3.玄学与般若学的异同124

4.“格义”会通佛学与玄学129

第四章 寻求佛学真义的努力138

一、般若学的发展139

1.从“我空”到中观139

2.对“格义”的检讨145

3.鸠摩罗什的贡献148

二、以佛解玄的独立倾向155

1.对佛教玄学化的批判156

2.阐明佛学般若真义160

3.融通玄学与佛学166

三、从般若到涅槃176

1.佛性与人性177

2.顿悟与直觉188

3.大归与大生191

第五章 佛学中国化的完成200

一、佛学的官方化200

1.较量与法难201

2.皇帝的作用206

3.僧官制度与簿籍制度的建立208

4.僧律服从国法211

二、佛典翻译的完备213

1.译经制度的完善214

2.译经方法的更新217

3.音译带来新概念221

4.汉文撰述的发达229

三、中国化佛学思想的成熟236

1.内外求同,圆融贯通237

2.判教立宗,相互兼容243

3.殊途同归,心性为宗251

4.简便易行,大众认同265

第六章 佛学与中国哲学双向构建的实现273

一、学术转型与儒学道统论的建立273

1.内忧外患与学术繁荣274

2.学以载道,回归传统278

3.援佛非佛,出禅归儒282

二、儒学的重建与重建的儒学288

1.“体用一源”、“万理一理”的本体观289

2.直指本心、向内超越的心性论301

三、以佛从儒、融儒入佛的佛学儒学化倾向318

1.“以孝而为戒之端”319

2.“菩提心则忠义心”322

3.“以宗儒为本”324

四、融合儒释,趋于儒学化的道教新宗派329

后记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