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德育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龚海泉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2825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概况-中国-20世纪;高等学校-德育-概况-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德育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徐文良3
第一编 20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的历史发展与变革3
第一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创立时期的高校德育及其变革3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高校德育3
一、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的清末高校德育3
二、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影响8
第二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高校德育12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与高校德育的封建回潮12
二、新文化运动对高校德育的积极影响16
三、北洋军阀统治下高校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22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高校德育的新发展29
一、勤工俭学活动中的德育29
二、湖南自修大学与上海大学的德育31
三、黄埔军校的德育36
一、国民政府的反人民性及其教育宗旨40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与高校德育的指向40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高校德育40
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高校德育指向43
第二节 为反动统治服务的“训育制度”和政治课程46
一、“训育制度”的建立和严密化46
二、以“党义”课为核心的政治课程51
第三节 伪满洲国及其他沦陷区高校的奴化教育54
一、伪满洲国高校的奴化教育54
二、其他沦陷区的奴化教育57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和进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60
一、引导学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60
二、组织学生开展爱国民主运动65
三、革命和进步教师的影响69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高校德育72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高校德育72
一、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地区的教育宗旨与德育思想72
二、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的德育77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高校德育81
一、陕甘宁边区的高校德育81
二、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高校德育86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高校德育90
一、老解放区的高校德育90
二、新解放区的高校德育93
第四章 高校德育在社会主义建立时期健康发展97
第一节 确立与新中国教育方针相适应的高校德育目标98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与高校德育的基本任务98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高校德育102
第二节 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体系105
一、取消国民党反动课程体系105
二、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立及体系的形成107
第三节 密切结合社会实践和青年特点开展高校德育110
一、高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110
二、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高校德育118
三、发挥青年团和学生会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121
第四节 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教学业务结合起来123
一、提倡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123
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126
第五节 建立新型高校德育机构和制度128
一、高校德育机构和制度的初步建立128
二、苏联经验对我国德育机构和制度建设的影响129
三、我国高校德育机构和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133
第五章 高校德育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曲折发展135
第一节 社会政治运动对高校德育的影响135
一、反右派斗争对高校德育的干扰135
二、“大跃进”浪潮对高校德育的冲击140
三、反右倾斗争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145
第二节 总结经验教训,坚持按德育规律办事146
一、调整高校德育方针,做好甄别平反工作146
二、制定和执行《高校六十条》,逐步规范高校德育152
三、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大力开展红专教育155
四、在体育、文娱活动中渗透德育158
第三节 高校德育在榜样教育中蓬勃发展162
一、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163
二、学习大庆精神165
三、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166
第四节 高校德育的“政治化”倾向168
一、开展“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学习和批判运动168
二、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71
三、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174
第六章 高校德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177
第一节 高校德育机构和队伍全面瘫痪177
一、高校德育在红卫兵运动中受到全面冲击177
二、高校德育组织机构全面瘫痪179
三、高校德育队伍面临严峻考验182
一、德育方针被抛弃185
第二节 高校德育方针、原则和方法遭到严重破坏185
二、德育原则被践踏187
三、德育目标被篡改188
四、德育方法遭破坏192
第三节 高校德育的两次转机及其深远影响194
一、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高校德育首次出现转机194
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高校德育再次出现转机197
三、高校学生在“四五”运动中锻炼成长200
第七章 高校德育在恢复发展中的新探索203
第一节 高校德育的整顿和恢复203
一、对教育事业拨乱反正,全面整顿高校德育203
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恢复高校德育优良传统207
第二节 高校德育目标的重新确立209
一、端正高校德育方向,坚持正确培养目标209
二、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努力培养“四有”新人213
一、开展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规律的研究215
第三节 高校德育科学化的探索215
二、高校德育载体及运作方式的变革219
三、高校思想教育课程和专业学科建设221
第四节 高校德育面临严峻考验225
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225
二、频繁学潮引发的动荡227
三、社会敌对势力把学潮引向歧途230
一、高校德育战线的反思235
第一节 重新审视高校德育的地位,坚持正确导向235
第八章 高校德育在深化改革中开拓新局面235
二、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37
三、高校德育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239
第二节 以中央关于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为指导,全面规划和加强高校德育建设242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德育工作的指示,加强高校德育的基础建设242
二、实施高校德育系统工程,建立德育新格局244
三、高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新拓展246
一、把“两课”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249
第三节 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加强“两课”主渠道建设249
二、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254
三、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效果257
第四节 弘扬高校德育主旋律,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258
一、素质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258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与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化260
三、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61
第五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创21世纪高校德育的新局面26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指导意义264
二、高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266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21世纪高校德育的新局面269
第二编 20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的基本理论与历史经验275
第九章 高校德育地位的确立与演变275
第一节 确立高校德育的恰当地位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275
一、重视学校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275
二、确立高校德育的恰当地位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279
三、确立高校德育的恰当地位是保证德育健康发展的需要282
第二节 高校德育地位的变迁与社会政治运动的关系289
一、高校德育工作与社会政治运动的区别和联系289
二、社会政治生活对高校德育地位的制约和影响292
第三节 从高校德育地位的演变中吸取经验教训298
一、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是摆正高校德育地位的重要前提298
二、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摆正高校德育地位的关键301
三、重视发挥德育的经济功能是摆正高校德育地位的重要条件303
第十章 高校德育目标的构建与发展307
第一节 构建高校德育目标的基本依据307
一、遵循一定社会对人才的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要求308
二、遵循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水平309
三、遵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312
第二节 高校德育目标的变革与发展315
一、建国以前高校德育目标的变革315
二、建国以后高校德育目标的基本走向321
三、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德育目标的新发展324
第三节 确定和实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经验327
一、确立和实施德育目标的重要前提是正确分析形势和正确认识大学生327
二、正确处理德育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关系330
三、坚持德育目标的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331
四、坚持德育目标的稳定性、一贯性和连续性333
第十一章 高校德育原则的形成发展及实施经验336
第一节 高校德育原则是高校德育规律的重要体现336
一、高校德育原则与高校德育规律336
二、高校德育原则受制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338
三、高校德育原则必须反映高校教育规律342
四、高校德育原则与德育过程规律相一致345
五、高校德育原则必须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348
第二节 高校德育原则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51
一、民国早期的高校德育原则351
二、建国以后高校德育原则的形成与发展354
三、改革开放时期高校德育原则的新发展357
一、高校德育原则必须和德育目标相一致361
第三节 高校德育原则实施效果和基本经验361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实施高校德育原则的立足点363
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确立与实施德育原则的重要依据364
四、加强高校德育研究是创立和实施德育原则的理论前提365
五、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为实施高校德育原则创造了良好条件366
第十二章 高校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变革368
第一节 高校德育内容的拓展与更新368
一、确定高校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368
二、高校德育内容的历史发展372
三、更新高校德育内容的基本经验380
第二节 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与发展383
一、选择高校德育方法的客观依据383
二、高校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387
三、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与创新391
第一节 “两课”建设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95
第十三章 高校“两课”建设及其基本经验395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建设是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396
二、开设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德育发展的时代要求399
第二节 “两课”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内容401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目标与内容401
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与内容409
第三节 “两课”建设的成果与经验412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413
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强化“两课”教育的针对性416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418
四、改进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420
五、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425
第十四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及基本经验428
第一节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428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含义及特点428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一门必修课433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436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440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传统440
二、改革开放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442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445
第三节 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447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成败在于合理安排和精心组织447
二、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451
三、在社会实践中要坚持人才培养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455
第十五章 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建设经验459
第一节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459
一、校园精神是无形的德育资源459
二、校园文化环境是无形的德育课堂462
三、校园文化活动是隐形的德育课程464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发展466
一、建国以前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况466
二、建国以后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特色470
三、改革开放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发展472
四、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特点478
第三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481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弘扬主旋律481
二、坚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482
三、坚持立足学校实际,建设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484
四、坚持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485
五、加强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形成齐抓共建的格局486
第十六章 高校学生党团建设及基本经验490
第一节 学生中的党团组织是实施高校德育的重要力量490
一、学生中的党、团组织是实施高校德育的组织基础491
二、学生中的党团专职干部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495
三、党团组织教育的特点和优势500
第二节 高校学生党团建设的历史发展503
一、建国前高校党团建设及其影响503
二、建国后高校党团建设的发展历程508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团建设的恢复与发展510
第三节 高校学生党团建设的基本经验514
一、坚持把做好学生党团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514
二、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团建设的首位515
三、必须把学生党、团建设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517
第十七章 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及其基本经验519
第一节 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519
一、建国前高校德育队伍概况519
二、新中国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探索523
三、新时期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527
第二节 高校德育队伍的结构、素质要求及培训提高531
一、高校德育队伍的结构体系531
二、高校德育队伍的素质要求534
三、高校德育队伍的培训提高537
一、精心选拔是前提539
第三节 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539
二、制度建设是保障542
三、培训提高是动力543
四、加强领导是关键545
第十八章 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发展547
第一节 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547
一、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547
二、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经验556
一、高校德育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发展560
第二节 高校德育评估科学化的探索560
二、高校德育评估的基本经验566
第三节 高校德育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571
一、高校德育管理制度的构建571
二、完善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体系573
三、高校德育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577
主要参考书目580
后记585
热门推荐
- 497127.html
- 2235800.html
- 2333206.html
- 2940333.html
- 3557462.html
- 2313885.html
- 3758556.html
- 1844085.html
- 675445.html
- 1975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8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6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8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13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0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1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5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9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0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