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解读【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解读
  • 许新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4247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0.1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解读的必要性1

0.2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回顾与评说4

0.2.1 对国内学者本专题研究的述评4

0.2.2 对国外学者本专题研究的述评13

0.3 本书的体系、方法及特色21

0.3.1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全新体系21

0.3.2 全程历史解读中的实证研究方法23

第一编 邓小平市场思想形成、发展及其质的飞跃27

第1章 留法、留苏经历和市场思想的产生27

1.1 赴法勤工俭学和市场思想的产生背景27

1.1.1 “工业救国”志向与发展生产力思想27

1.1.2 成为社会主义者30

1.1.3 对西方市场经济的最初了解33

1.2 市场思想与马列主义渊源37

1.2.1 《资本论》与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理论渊源37

1.2.2 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理论渊源42

第2章 市场思想在局部地域范围的运用和发展50

2.1 领导太行区经济建设时的市场思想50

2.1.1 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50

2.1.2 富民政策中的市场思想54

2.2 领导西南局时的市场思想58

2.2.1 调整工商业中的市场思想58

2.2.2 发展生产力思想与市场思想的阶段性融合63

第3章 市场思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深化和成熟67

3.1 市场思想在新的探索中深化67

3.1.1 财政工作中的分权思想67

3.1.2 对党内高层领导市场思想的借鉴72

3.1.3 “大跃进”中的独特视角77

3.2.1 《工业七十条》中隐含的市场思想83

3.2 市场思想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83

3.2.2 市场思想发展中的新高度87

3.2.3 工业化道路选择中的市场倾向94

3.3 市场思想在对“文化大革命”反思中趋向成熟98

3.3.1 社会主义应容纳商品(市场)关系98

3.3.2 全面整顿与改革预演107

第4章 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飞跃114

4.1 新的历史孕育了新的理论114

4.1.1 市场思想在新的思考中升华114

4.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萌芽119

4.2 新的理论书写新的历史124

4.2.1 完成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的跨越124

4.2.2 改革进程中市场经济目标确立134

5.1 向经济人回归141

5.1.1 搞生产的动力究竟是什么141

第二编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第5章 市场主体的培育141

5.1.2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46

5.2 人力资本建设150

5.2.1 人力资本思想的核心内容150

5.2.2 人力资本投资154

5.2.3 解放人力资本158

5.3 给生产队、农户自主权163

5.3.1 扩大生产队的自主权163

5.3.2 支持大包干168

5.4 锻造真正的企业172

5.4.1 扩大企业自主权172

5.4.2 基本原则是搞责任制176

5.4.3 支持股份制改革180

5.5 培育新的市场主体182

5.5.1 鼓励个体经济发展182

5.5.2 允许私营经济存在185

5.5.3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0

5.5.4 支持“三资”企业193

第6章 市场机制的引入199

6.1 引入竞争机制199

6.1.1 给物质利益正名199

6.1.2 不能搞平均主义203

6.1.3 淘汰落后206

6.2 引入供求机制209

6.2.1 从供求关系调节生产209

6.2.2 生产要根据市场的需要213

6.3 引入市场价格机制216

6.3.1 首先进行物价改革216

6.3.2 物价改革关非过不可220

6.3.3 理顺物价,加速改革223

第7章 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227

7.1 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227

7.1.1 农业要有一系列政策227

7.1.2 轻工业要尽可能地继续发展231

7.2 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234

7.2.1 把人民生活改善放在优先地位234

7.2.2 经济发展战略“三部曲”237

7.2.3 对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率先运用240

第8章 市场制度环境建设245

8.1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245

8.1.1 扩大地方、企业的财权245

8.1.2 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250

8.2 政治体制改革258

8.2.1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应相互配合258

8.2.2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264

8.3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270

8.3.1 解决好集中与分散管理问题270

8.3.2 中央要有权威273

8.3.3 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278

9.1.1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渊源284

第9章 市场取向改革中的价值承诺284

9.1 公有制占主体284

9.1.2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观点288

9.2 走共同富裕之路293

9.2.1 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293

9.2.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296

第三编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划时代意义第10章 为中国改革的成功奠定基础301

10.1 改革目标明确,克服左右摇摆301

10.1.1 坚持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301

10.1.2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309

10.2 采取渐进方式,避免社会动荡314

10.2.1 “渐进式改革”的基本含义314

10.2.2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因及意义317

10.3 改革有序配套,实现有效推进325

10.3.1 中国改革配套与不配套之争325

10.3.2 中国改革的有序配套和理性构建327

11.1.1 如何正确认识道德滑坡336

第11章 揭开了中国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中全新的一页336

11.1 市场经济构筑了现代文明的现实基础336

11.1.2 市场经济、契约文明与现代文明338

11.2 市场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43

11.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343

11.2.2 市场经济和人的发展345

第12章 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影响349

12.1 对中国21世纪改革走势的影响349

12.1.1 “相似说”为我国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依据349

12.1.2 市场取向改革中的价值承诺给我们提出的新任务353

12.2 对社会主义未来走势的影响358

12.2.1 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内涵358

12.2.2 社会主义将继续其探索之路361

主要参考文献363

后记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