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半世纪旧书回味 1945-2005 从牯岭街到光华商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半世纪旧书回味 1945-2005 从牯岭街到光华商场
  • 李志铭著 著
  • 出版社: 群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86810760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半世纪旧书回味 1945-2005 从牯岭街到光华商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喜欢阅读,喜欢书&毕恒达1

序:拥抱旧书,回味过去&辜振丰3

序:穿过我的记忆的旧书的点点滴滴&孙中兴7

闲话旧书11

「新」与「旧」的辩证12

从「敬惜字纸」到「旧书回收」14

旧书业的历史渊源:从「买方交换市场」到「生产消费市场」15

与时俱变的「旧书」意涵17

论「收藏」的主体欲望21

旧书与版本22

旧书的文化价值理论27

黄金岁月三十年——战后牯岭街的崛起与没落(1945-1973)31

从日治到国府——战前台北旧书业概述32

台人「旧书铺」与日人「古本屋」32

日治时期的研究著述与藏书活动35

剥狗皮买书——改朝换代的狂欢街景37

反殖民意识与书物文化认同42

从流动到管制——早年台北旧书集市形成43

百废待兴——战后台北街头的流动摊贩43

「废物兴学」的反共样板——拾荒人王贯英46

逐渐汇聚的台北书摊集市48

光复初期台北地区的旧书回收体系52

名山典册的乱世浮沉54

世界华学典籍中心——从「海内孤本」到「书种子」54

继承与接收——牯岭街的空间基调与形貌变迁57

持钱入书四、把册忘昏晨60

「点石成金」的牯岭书河62

旧书摊「巡阅者」的掠取文化64

旧书生涯的启蒙与禁忌66

榕树下的知识启蒙地66

从知识启蒙到著书立论69

战后台湾查禁图书的历史脉络70

牯岭街的狩猎禁忌72

雅俗交杂的时代轨迹——牯岭街书四记78

追忆——台北旧书摊拾遗78

旧书回收市场的自由放任时期83

「盘古开天」传说——牯岭街第一家有名号的旧书店「松林书局」85

战后台湾古书店始祖——妙章书局86

从「莹桥」到「书香」的老牯岭——庄秋敏87

最后的历史长巷——人文书舍88

旧书重镇转移与变质——迁至光华商场后的剧变(1973-)91

摊贩、城市、光华桥——历史变迁的矛盾纠结92

挥别牯岭——甫迁光华商场的过渡初期92

从桥下商场到光华商圈94

边缘VS.中心——光华商场的历史矛盾95

古文明没落、新科技崛起——旧书业的量变与质变97

短暂的蓬勃气象97

没落与转型——光华商场的产业结构变迁100

从「绝版书」到首轮下档「二手书」104

地面下的流动与欲望107

圆形封闭型态的流动地景107

隐匿的在场者——撩拨主体欲望的藏身场域109

污名化——「扫黄」意识形态禁脔112

血亲化家族企业——光华商场书四记117

光华摊商的族群结构与优劣差异117

垄断盘据——日久成习的收书伦理122

日文书没落、大陆书崛起——「二间堂」与「古文书店」124

从骨董旧书到色情光碟的竞逐舞台——「新光华商场」与「百城堂」125

80年代晚期以后——台北旧书业空间再结构(1981-)129

从集市到散市——台北旧书业新版图130

「她」来自光华商场130

晚近崛起的旧书中心——台大公馆地区132

夜市特区的草根旧书文化134

位处都市边缘的跳蚤市场137

酒矸倘卖某——废纸回收系统的收编与再结构140

传统拾荒体系危机下的废纸回收论述140

垃圾变资源——旧书回收的筛选机制143

民间废纸回收系统分散再结构146

人弃我取——从「国书事件」谈起149

丢书、丢书、丢书149

在「抢救神话」背后154

私家藏书的最终归宿156

廉价书与回头书盛行——新旧图书市场的循环淘汰160

时空压缩下新书之死160

给我便宜,其余免谈!——台湾廉价书店崛起163

茫茫书海、好书难寻166

全球化下的旧书买卖——网际网路与大陆旧书文化168

台湾网路二手书店发展概况168

从禁毁封闭走向改革开放——大陆旧书业的历史脉络172

昙花一现——诚品古书拍卖会的短暂兴亡176

同文不同体的政治文化竞逐——大陆简体书店在台湾178

众家鸣放的改革创新阶段——80年代晚期以后台北书四记181

从亲族传承到半路出家——旧书业族群结构变迁181

吹皱一池春水——分散再结构的旧书回收系统183

一路走来的历史见证者——古今书廊185

改革传统的后起之秀——小高的店187

都市「草根型态」旧书摊——低价书店、阿辉的店188

现代旧书店主流空间型态浮现——古原轩书店、茉莉书店、旧香居191

尾声199

艺术与设计的对话——战后台湾书物装帧变迁200

台湾旧书业的「五折定律」202

搜书与戒书——书籍标价的二元冲突204

书斋、书灾——藏书狂的空间神话207

店主识货,人多恨之208

人情与买卖的纠缠——旧书摊「杀价」习癖210

商而士者——古今旧书商专业典范212

追本溯源——战后台北旧书业变迁系谱215

从草根文化到精英文化——台北旧书店的层次类别219

从持续推动「定期古旧书活动」到成立「台北古旧书商协会」222

跋227

参考文献229

附录一:战后台北旧书业大事纪239

附录二:全台旧书店一览表245

附录三:台北市旧货回收商一览表251

附录四:战后台湾禁书目录(解严以前)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