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水北调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南水北调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
  • 杨云彦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3426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关系-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北省;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关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水北调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南水北调工程与区域发展1

1.1 项目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

1.2 南水北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5

1.3 多区域协调与内源式发展: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10

2 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与区域利益关系15

2.1 水权配置: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的一个研究视角15

2.1.1 水资源及水资源分配17

2.1.2 南水北调水权的内涵界定18

2.1.3 南水北调水权配置及其层级结构22

2.2 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中的区域利益关系26

2.2.1 跨区水资源调配中不同层次利益主体27

2.2.2 水资源分配中的不同层次利益主体及利益关系28

2.2.3 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中的区域利益关系变化30

2.3 流域层面水权配置与区域利益分配格局31

2.3.1 调水流域水权初始配置31

2.3.2 基于调水流域水权初始配置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34

2.3.3 利益补偿与利益关系调整41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分配及区域利益增进46

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分配46

3.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概况46

3.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规划49

3.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分配方案简述与评价51

3.2 南水北调增量供水的区域利益增进56

3.2.1 区域利益增进的衡量56

3.2.2 调水量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宏观影响57

3.2.3 调水后各受水城市的利益增进68

3.3 基于调水量分配方案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77

3.3.1 水资源调配与区域利益关系变化77

3.3.2 基于调水量分配方案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77

4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与南水北调水资源分配利益格局调整79

4.1 南水北调调水水权初始配置79

4.1.1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79

4.1.2 调水水权配置机制与配置模式80

4.1.3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层级结构82

4.2 基于利益协调的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模型84

4.2.1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模型选择及研究路径85

4.2.2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影响因素90

4.2.3 调水水权初始配置指标体系构建91

4.3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权区域间初始配置实证分析94

4.3.1 研究区域及数据描述94

4.3.2 各因素层的相对优属度及指标权重95

4.3.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受水区调水水权配置量103

4.3.4 基于调水水权初始配置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106

4.4 制度创新与利益关系调整110

4.4.1 制度创新的必要性111

4.4.2 南水北调水权制度创新的方向112

5 利益分配与多区域协调发展116

5.1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产业的经济联系及带动作用116

5.1.1 调水工程投资建设本身对当地产业的直接带动作用116

5.1.2 调水工程建成后在调水期对中部地区产业与部门的影响118

5.2 水资源调配与区域利益分配119

5.2.1 水资源与区域利益分配的理论分析120

5.2.2 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122

5.2.3 南水北调与区域利益分配的实证分析124

5.3 南水北调工程对区际关系的影响129

5.3.1 南水北调项目中线工程的区域影响129

5.3.2 相关影响区域的利益与责任分析130

5.4 南水北调工程与新农村建设133

5.4.1 南水北调工程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134

5.4.2 南水北调工程对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135

5.4.3 加快沿线和关联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路136

6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边缘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39

6.1 边缘化区域概念的理解139

6.1.1 边缘化区域的定义和属性139

6.1.2 边缘化区域界定140

6.1.3 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选取141

6.1.4 边缘化区域判别的参照值143

6.2 区域经济边缘化的解释模型144

6.2.1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演绎144

6.2.2 区域经济边缘化的解释模型145

6.2.3 重大工程与区域边缘化机制解析146

6.3 重大工程与区域边缘化149

6.3.1 重大工程与资源利用变化149

6.3.2 重大工程与收益分配变化151

6.3.3 重大工程与区域位置特征153

6.3.4 重大工程与区域管理154

6.3.5 重大工程与边缘化分析框架155

7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边缘化区域的界定与特征157

7.1 南水北调沿线边缘化区域的界定157

7.1.1 鄂、豫、晋三省边缘化现象的总体特征157

7.1.2 湖北省边缘化区域的空间分布158

7.2 南水北调工程与丹江口库区的边缘化表现160

7.2.1 丹江口库区经济实力的边缘化160

7.2.2 丹江口库区经济活跃度的边缘化163

7.2.3 丹江口库区经济开放度的边缘化166

8 南水北调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的经济效应170

8.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水源地效应170

8.1.1 丹江口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170

8.1.2 南水北调水源地工程的属性与建设任务174

8.1.3 南水北调水源地工程的投资效应175

8.1.4 南水北调水源地工程建设的扰动效应177

8.1.5 丹江口库区边缘化与南水北调工程效应179

8.2 邻近效应与南水北调工程受影响区域的发展180

8.2.1 技术创新扩散的文献综述181

8.2.2 对邻近性的讨论182

8.2.3 邻近性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182

8.2.4 依托沿南水北调中线湖北省利用邻近效应的思考183

8.3 重大工程效应与边缘化区域发展186

8.3.1 重大工程与边缘化区域的形成机理186

8.3.2 重大工程效应与边缘化区域发展187

9 能力变迁与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发展188

9.1 水利工程移民的历史审视188

9.2 能力变迁与介入型贫困189

9.2.1 工程移民介入型贫困的研究背景189

9.2.2 工程移民贫困治理的现存问题191

9.2.3 工程移民贫困的特征192

9.3 能力再造与移民可持续发展199

10 工程移民人力资本变迁的理论分析202

10.1 被动性迁移与移民人力资本变迁203

10.1.1 人力资本与个体满意度203

10.1.2 被动性迁移与人力资本变化204

10.2 政府后期扶持能否促进移民人力资本积累206

10.2.1 我国现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回顾206

10.2.2 以往移民安置方式的弊端207

10.2.3 后期扶持政策与移民人力资本积累208

11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人力资本变迁210

11.1 工程移民的人力资本构成及其变化210

11.1.1 移民受教育水平210

11.1.2 移民健康状况212

11.1.3 移民技术培训214

11.1.4 移民人口迁移216

11.1.5 移民社会资本217

11.1.6 迁移、满意度与人力资本219

11.2 相关变量的再检验222

11.2.1 被动性迁移与技术、自发迁移变量的因果分析222

11.2.2 被动性迁移与满意度的因果分析222

11.2.3 满意度与技术变量的因果分析223

12 人力资本与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224

12.1 人力资本与移民可持续能力:理论分析225

12.2 人力资本与移民可持续能力:实证分析226

12.3 人力资本:满意度对能力的传导机制分析233

12.3.1 移民与非移民的对比分析233

12.3.2 人力资本影响程度分析234

13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分析236

13.1 脆弱性的内涵及生计脆弱性的研究现状236

13.1.1 脆弱性的内涵236

13.1.2 生计脆弱性及其研究现状237

13.2 库区移民的生计脆弱性239

13.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生计脆弱性现状239

13.2.2 水库移民生计脆弱性:结构性脆弱和冲击性脆弱240

14 中部崛起与湖北区域可持续发展242

14.1 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242

14.2 推动内源式发展,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245

14.2.1 借助工程建设契机,推进湖北省库区空间结构调整245

14.2.2 推进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245

14.2.3 建立水源地利益补偿、生态补偿和对口支援机制,实现利益均衡化246

14.3 加强能力再造,促进移民的全面发展246

14.3.1 为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247

14.3.2 有针对性地对移民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恢复并提高移民生计能力247

14.3.3 鼓励移民参与性发展249

参考文献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