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轮机组技术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汽轮机组技术手册
  • 赵常兴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367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蒸汽透平-机组-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汽轮机组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第一章 汽轮机总论1

第一节 汽轮机型式与参数系列1

1 分类及型号1

2 参数与系列4

第二节 汽轮机组的热力循环、效率与热经济性指标18

1 热力循环18

2 效率22

3 热经济性指标23

1 原则性热力系统25

第三节 汽轮机组热力系统25

2 热力系统的热平衡计算36

第四节 汽轮机规范与标准43

1 汽轮机规范43

2 汽轮机标准49

第五节 汽轮机在我国的发展50

1 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发展50

2 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的提高53

3 自动化水平的提高54

3 汽流速度55

2 速度三角形55

1 热力过程55

第一节 级的热力计算55

第二章 汽轮机通流部分55

第二节 级结构要素的确定61

1 叶型的选择61

2 轴向间隙62

3 径向间隙62

第三节 多级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计算62

1 重热系数62

3 调节级的焓降和选型63

2 通流部分内效率估算63

4 末级排汽面积和余速损失64

5 中间级64

6 通流部分形状65

7 多级汽轮机的损失65

8 汽轮机内效率和内功率65

第四节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现代化改造66

1 改造目标66

2 改造方法66

3 国产1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68

4 国产125MW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71

5 国产2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73

6 国产四缸四排汽3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76

7 引进型300MW、6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的优化78

8 改造效果81

第三章 汽轮机的结构与强度83

第一节 汽轮机的构成83

第二节 动叶片强度84

1 动叶片的构成84

2 强度计算基本原则93

3 蒸汽弯应力计算93

4 叶根及轮缘应力计算95

5 材料与强度校核97

6 长叶片的颤振103

第三节 叶片振动105

1 叶片振动测试106

2 叶片调频106

3 叶片振动强度安全准则107

4 叶片常见事故及处理114

第四节 隔板强度116

1 隔板的作用和结构116

2 隔板强度和挠度计算117

1 叶轮的二次计算法120

第五节 叶轮强度和振动120

2 松动转速、装配过盈及应力122

3 叶轮的振动123

4 叶轮材料与许用应力126

5 轮系振动叶片损坏原因及对策126

第四章 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128

第一节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及测量128

1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及其表示方法128

2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测试130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133

第二节 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标准133

2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134

3 我国的振动标准134

4 机组振动报警和跳闸值136

第三节 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及扭转振动136

1 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137

2 影响临界转速的因素139

3 临界转速的现场实测及结果140

4 轴系的扭转振动141

第四节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诊断146

1 利用征兆的机组故障诊断方法147

2 质量不平衡振动故障诊断154

3 不稳定不平衡振动故障诊断157

4 转轴碰摩振动故障诊断160

5 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故障诊断163

6 参数振动故障诊断166

7 转子中心孔进油振动故障诊断168

第五节 转子的平衡169

1 转子平衡的方法169

2 轴系平衡的考虑172

第一节 机械液压型调节、保安系统173

1 调节系统的基本性能规范173

第五章 调节、保安和油系统173

2 典型机械、液压调节系统174

3 典型调节系统的调节原理175

4 汽轮机保安系统176

5 调节系统的静、动态特性176

第二节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180

1 电液调节系统的类型及应用180

2 电液调节系统的功能183

3 DEH系统的基本组成194

4 电液调节系统性能验收197

1 EH供油系统203

第三节 EH电液伺服系统203

2 电液伺服阀212

3 执行机构218

4 油动机221

第四节 汽轮机保安和危急遮断系统222

1 超速保护系统的技术要求222

2 机械式危急保安器223

3 电气超速保护系统225

4 超速保护控制225

5 紧急遮断系统228

1 汽轮机油供油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31

第五节 汽轮机油供油系统231

2 典型的汽轮机油供油系统232

3 汽轮机油系统的主要设备236

第六节 典型调节系统249

1 国产125/135MW汽轮机典型调节系统249

2 国产200MW汽轮机典型调节系统252

3 国产引进型300MW汽轮机典型调节系统256

4 600MW汽轮机典型调节系统261

第七节 调节控制系统试验263

1 试验准备和仪表要求264

2 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265

3 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268

4 国产典型机组动态参数271

5 常规法与测功法甩负荷试验的比较271

6 甩负荷试验结果272

第六章 汽轮机旁路系统276

第一节 旁路系统的类型及功能276

1 常用旁路系统的类型276

2 汽轮机旁路容量的分类279

3 旁路系统的功能279

4 不同旁路系统的对比及实际应用280

第二节 旁路系统的选择281

1 旁路系统容量281

2 旁路系统容量的选择282

3 减温减压幅度和执行机构的选择286

第三节 国内运行机组的旁路系统287

1 国产125/135MW汽轮机旁路系统287

2 国产200MW汽轮机旁路系统289

3 300MW级机组的旁路系统290

4 600MW级汽轮机旁路系统295

1 旁路系统的运行302

第四节 旁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302

2 旁路系统的维护304

第七章 汽轮机的运行306

第一节 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及维护306

1 汽轮机的正常运行维护306

2 汽轮机运行中的试验及切换306

3 汽轮机正常运行的控制指标307

4 汽轮机的定压运行308

5 汽轮机的变压运行308

1 启动方式及其特点310

第二节 汽轮机的启动310

2 冷态启动的程序及各主要阶段的操作内容312

3 超临界压力机组的启动315

4 启动曲线317

第三节 汽轮机的停机318

1 停机方式及其特点319

2 汽轮机故障停机321

3 汽轮机停机后的控温快速冷却322

第四节 汽轮机的热应力及寿命管理325

1 汽轮机的热应力325

2 汽轮机(转子)的寿命管理325

3 调峰机组运行方式329

2 调峰机组的性能要求329

第五节 汽轮机组的调峰技术329

1 电网对汽轮机组调峰要求329

第六节 几种典型事故及预防331

第八章 汽轮机热力试验及热耗率333

第一节 试验目的333

第二节 试验热力系统及测点布置333

1 试验热力系统333

2 测点选择和布置333

3 试验规程和精确度等级(不确定度)335

1 试验精确度设计及常用仪表336

第三节 测量方法和仪表336

2 电功率测量338

3 流量测量340

4 压力测量347

5 温度测量349

第四节 试验的实施349

1 试验热力系统的隔离349

2 试验工况的稳定350

3 试验持续时间及读数周期350

1 试验结果的表述形式351

第五节 试验结果351

2 试验数据处理352

3 试验结果合理性的检查分析353

4 试验结果计算354

第六节 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361

1 直接测量(单个测量)的不确定度361

2 间接测量值(计算变量)的不确定度363

3 变量的不确定度对试验结果不确定度影响的确定368

4 试验结果总不确定度的合成及举例368

1 国产125MW机组的热耗率369

第七节 典型机组的热耗率369

2 国产200MW机组的热耗率和缸效率370

3 300MW级机组的热耗率和缸效率374

4 600MW级机组的热耗率和缸效率377

5 超临界压力机组的热耗率379

第九章 凝汽设备381

第一节 凝汽器类型及常用数据381

1 凝汽器分类381

2 凝汽器常用技术数据382

第二节 凝汽器的结构和材料390

1 凝汽器总体结构390

2 凝汽器主要部分的结构398

3 冷却管振动计算412

4 材料416

第三节 凝汽器的热力计算、特性和试验419

1 凝汽器的热力计算419

2 阻力计算422

3 凝汽器特性425

4 凝汽器变工况特性426

5 凝汽器性能试验429

第四节 抽气设备432

2 射汽抽气设备433

1 抽气器容量的确定433

3 射水抽气设备435

4 机械式真空泵440

第五节 凝汽器冷却管的清洗449

1 污脏类型和清洗方式449

2 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451

3 胶球清洗装置的部件与结构453

4 胶球清洗装置的运行457

第六节 凝汽器的运行维护和改造458

1 凝汽器的运行458

3 汽侧和水侧严密性及检漏方法461

2 凝结水的过冷却和消除方法461

4 真空下降与处理463

5 凝汽器的化学清洗466

6 防腐蚀措施468

7 凝汽器改造468

第七节 多压凝汽器470

1 多压凝汽器概述470

2 多压凝汽器的热力特性472

3 多压凝汽器的结构474

1 三种空冷系统476

第八节 空冷系统凝汽器476

2 空冷机组的应用480

3 空冷凝汽器481

4 混合式凝汽器484

5 表面式凝汽器487

6 我国间接空冷机组运行实践489

第十章 给水加热器491

第一节 给水加热器类型及常用数据491

1 给水加热器分类491

2 加热器结构类型492

3 给水加热器常用的技术数据497

2 加热器的疏水、排汽和给水旁路系统501

1 给水回热系统的级数和给水温度501

第二节 给水回热系统及等效焓降501

3 典型机组的回热系统及等效焓降参数504

4 给水回热焓升的最佳分配517

第三节 给水加热器的热力、结构及管束振动计算519

1 加热器传热区段、汽水温度变化及端差519

2 给水加热器的热平衡520

3 加热段的对数平均温度520

4 加热段过渡点温度计算521

5 加热段总传热系数计算521

7 阻力计算525

6 传热面积计算525

8 结构设计526

9 加热器管束振动531

第四节 给水加热器保护系统535

1 保护系统设计要点和要求535

2 异常水位保护536

3 疏水自动调节装置537

4 给水旁路保护系统539

第五节 给水加热器的运行维护与试验540

1 高压加热器的运行540

5 超压保护540

2 低压加热器的投运544

3 加热器运行不正常的原因及其处理545

4 加热器损坏分析及其改进545

5 加热器的维护546

6 加热器性能试验549

第六节 混合式加热器552

1 混合式加热器的回热系统552

2 混合式加热器的结构553

3 混合式加热器的计算分析554

4 混合式加热器的运行维护556

5 混合式加热器常见故障及消除措施558

第十一章 除氧器560

第一节 给水除氧方式及溶解氧标准560

1 除氧方式560

2 影响氧腐蚀的因素563

3 溶解氧标准563

第二节 除氧器分类、结构及其选用563

1 除氧器的分类563

2 除氧器的结构564

3 除氧器的选用569

1 除氧器热力计算570

第三节 除氧器的计算570

2 除氧器强度计算573

3 安全门的选择和排放量的计算577

4 除氧器用钢及其许用应力579

第四节 除氧器运行581

1 除氧器及除氧系统581

2 运行方式582

3 除氧器调整试验584

4 运行与维护585

5 滑压除氧器的安全运行588

6 运行故障及处理592

第五节 除氧器的改造及试验593

1 不同结构类型除氧器的性能比较593

2 GC-420型除氧器的改造594

3 PMC-680型除氧器的改造596

4 除氧器试验598

第十二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600

第一节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分类及热效率600

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分类及特点600

2 联合循环机组的热效率603

1 联合循环的ISO标准参考条件604

第二节 联合循环机组的选型及技术要求604

2 额定功率605

3 联合循环机组的配置605

4 燃气轮机设备选型和技术要求607

5 余热锅炉设备选型和技术要求608

6 汽轮机设备选型和技术要求609

第三节 联合循环机组的主要设备610

1 燃气轮机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610

2 余热锅炉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613

3 联合循环汽轮机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618

第四节 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619

2 有烟气旁通阀机组的启停620

1 联合循环机组启动方式的划分620

3 无烟气旁通阀机组的启停621

4 联合循环机组的热态启动622

5 联合循环机组部分负荷运行特性622

6 环境温度的影响624

第五节 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试验625

1 试验目的与标准625

2 试验内容、程序及机组运行方式625

3 试验参数测量626

4 试验过程627

参考文献6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