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判决效力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青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6424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审判-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司法判决效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我国司法判决效力问题透视1
第一节 我国司法判决效力缺失的表现4
一、法院时常随意更改判决,判决拘束力缺乏4
二、再审制度无限化,判决终局性没有保障5
三、矛盾判决屡见不鲜,判决既判力无法发挥6
四、案件执行率太低,判决执行力无法实现7
第二节 我国司法判决效力缺失的成因7
一、错误诉讼理念的干扰8
二、制度安排尚有欠缺9
三、缺乏尊重既判力的文化传统10
四、法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赢得信任11
六、再审制度的负面影响12
五、审级制度设置不合理12
七、研究薄弱理论支撑不够14
第二章 司法判决效力论题的解析15
第一节 司法裁判17
一、司法的概念17
二、司法裁判的含义19
三、司法裁判的分类20
四、判决的成立、生效与确定24
第二节 判决效力概述29
一、判决效力的概念29
二、判决效力理论的历史渊源30
三、判决的效力体系34
第三节 判决效力的价值分析35
一、司法权威的客观需要35
二、法安定性的必要保障36
三、诉讼经济的必然选择37
四、保障人权的客观要求39
五、社会安定的当然要求40
六、诚信原则的客观需要41
第四节 司法公正与判决效力41
一、司法公正42
二、司法公正与判决效力的关系44
三、以程序公正为核心重塑我国的司法公正47
第三章 判决的形式效力与实质效力57
第一节 判决的形式效力59
一、判决的拘束力59
二、判决的形式确定力70
第二节 判决的实质效力72
一、判决的形成力73
二、判决执行力76
第四章 判决的既判力87
第一节 既判力概述89
一、既判力的概念分析89
二、既判力与一事不再理92
三、各国立法概况94
第二节 既判力的本质97
一、实体法说98
二、新实体法说101
三、诉讼法说102
四、新诉讼法说104
五、权利实在说106
六、综合既判力说108
第三节 既判力的作用110
一、既判力的积极作用111
二、既判力的消极作用113
三、既判力作用的发挥114
第四节 既判力的范围115
一、既判力的时间范围115
二、既判力的主体范围125
三、既判力的客观范围139
第五节 判决理由的效力166
一、判决理由的界定166
二、否定判决理由效力的理论168
三、肯定判决理由效力的理论170
第六节 确定判决既判力的排除181
一、再审制度182
二、非常上诉制度184
三、第三人申请撤销制度186
一、诉讼判决的既判力188
第七节 诉讼判决和诉讼和解的既判力188
二、诉讼和解的既判力191
第五章 三大诉讼程序的适用及判决效力的关系197
第一节 刑民诉讼程序及判决效力的关系199
一、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199
二、诉讼程序的冲突协调201
三、判决效力的相互作用203
第二节 刑行诉讼程序及判决效力的关系205
一、追究程序的冲突协调206
二、判决效力的作用关系208
第三节 民行诉讼程序及判决效力的关系209
一、诉讼程序的冲突协调209
二、判决效力的作用关系210
第六章 判决效力与我国司法监督体制的检讨213
一、司法监督概述216
第一节 司法监督与司法独立216
二、司法独立的意义219
三、司法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221
第二节 我国司法监督机制的实然分析222
一、我国司法监督机制的内容223
二、我国司法监督机制的特点227
三、我国司法监督机制的缺陷229
第三节 我国司法监督机制的完善231
一、理念更新231
二、体制重塑233
第七章 中国特色司法裁判效力体系的建构239
第一节 完善判决效力体系241
一、构建我国判决效力体系应坚持的原则241
二、规定完善的判决效力类型242
三、明确既判力的作用范围246
第二节 实施法官职业化251
一、我国法官职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52
二、我国法官职业化的路径选择259
第三节 完善三审终审制度266
一、我国现行两审终审制的检讨267
二、建立三审终审制的必要性分析272
三、我国三审终审制度的具体构建275
第四节 建立有限再审制度281
一、我国再审制度的无限性282
二、国外再审制度的借鉴286
三、我国有限再审制度的具体构建293
结论301
参考文献305
后记314
热门推荐
- 105592.html
- 723613.html
- 2625129.html
- 3791710.html
- 2631999.html
- 3415503.html
- 2850909.html
- 1767200.html
- 3452490.html
- 3857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2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1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3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1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8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9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