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字学的新方向【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陆忠发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709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汉字-文字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字学的新方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字学若干领域研究回顾1
第一节 六书研究1
一、六书的实质——“四体二用”说1
二、六书的界线7
三、新的汉字分类说11
四、结论12
第二节 传统字源学研究与现代字素分析13
一、传统字源学研究和现代字素分析简介13
二、传统字源学研究和现代字素分析存在的不足14
三、结论16
第三节 汉字拼音化研究16
一、汉字拼音化道路是一条死胡同16
二、日文为什么采用双文制19
三、结论20
第四节 古文字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22
一、古文字考释的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22
二、古文字学理论建设存在的不足26
第二章 汉字形义理论研究30
第一节 汉字理论研究的重点30
第二节 汉字的造字手段研究31
一、象征31
二、义素意合34
第三节 汉字表意方法研究35
一、象形字的表意方法36
二、指事字的表意方法37
三、会意字的表意方法37
第四节 提示符号理论与提示符号在字的结构中的作用研究45
一、释名45
二、提示符号与指示符号的不同46
三、提示符号在造字中的作用48
四、因不明提示符号而误释古文字举例51
第五节 汉字表达难以表达的概念之方法研究53
一、以具有某种功能的工具表达动作概念的本身或者以专门的工具表示使用这种工具的人54
二、在观察生活的前提下,选择唯一恰当的事物、事件表达抽象的概念58
三、用画意画出事件的全过程,使人由画意明概念62
四、以张扬的动作表达相关的概念63
五、运用提示符号使不明的事物明确化63
六、运用提示符号使事物的区别明确化66
七、运用有形之物的形体变化表示导致这种变化的事物或者原因67
八、用人体的感受表达相关的概念69
九、用“一”表示静止的平面,进而表达与静态相关的概念71
十、汉字对极难表达的概念之巧妙表达举例73
第六节 古文字形体避免歧解的方法研究85
一、运用人的动作器官代替人表达概念86
二、造字用生活中的“不可能”来导向人的思维89
三、运用生活常识造字90
四、造字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部件组字92
五、运用提示符号93
第三章 开展汉字形义理论研究的意义95
第一节 指导古文字考释95
一、释?95
二、释作96
三、释载98
四、释身99
五、释廷100
六、释?101
七、释光103
八、释前104
九、释先104
十、释競105
十一、释?、?106
十二、释?109
十三、释?109
十四、释?110
十五、释匕111
十六、释?114
十七、释粦116
十八、释?、?117
十九、释?、?118
二十、释?119
二十一、释?、?与?、?127
二十二、释御130
二十三、释闻、聖、听131
第二节 正确把握字形结构包涵的文化内涵133
一、说日晷的历史133
二、说商代的“天”神137
三、说甲骨文?字所包涵的相关农史信息145
四、说商代的尸祭148
五、说王亥153
六、说铜管乐器的历史153
七、说商代的哭祭154
第三节 指导语言文字教学155
一、讲授《左传·隐公元年》“不义不暱,厚将崩”155
二、讲授《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56
三、讲授《左传·僖公三十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56
四、讲授《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56
五、讲授《左传·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忠”157
六、讲授《左传·宣公二年》“赵穿攻灵公于桃园”158
七、讲授《左传》中的“败绩”159
八、讲授中学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始龀”162
第四节 正确解读历史文献,把握其历史价值163
一、说“宜祭”163
二、说“圣田”、“圣河”165
三、说“?舟”、“析舟”168
第五节 有利于正确把握字与字之间的关系168
一、来与麦169
二、?、?与疾169
三、?、?与?171
四、?与?172
五、?与?173
六、?与?174
七、?与?175
八、?与男176
九、?与?177
十、?、?与?178
十一、?、?、?、?、?与?178
十二、?、?、?、?、?与?185
第四章 形声字发展问题研究187
第一节 向光忠、黄德宽先生的形声字发展问题研究187
一、增形别义188
二、增形显义192
三、动态地、多角度地研究形声字197
四、全面地占有材料198
第二节 关于形声字的若干问题199
一、类形声字结构的会意字199
二、部件与字义无义类关联者200
三、真正的形旁没有被看成是形旁202
四、后代认定的形旁有的违背了汉字字体演变的史实202
五、形声字产生于添加提示符号用来提示声音或者提示意义202
第五章 汉字与历史文化研究207
第一节 汉字应被看作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第三种重要资料207
一、汉字反映文化较历史文献更加直观208
二、汉字反映文化较历史文献所载有时更为可靠209
三、与考古资料相比,汉字反映文化系统性稍强210
第二节 汉字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211
第三节 古代历史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12
一、应该引入实验的观念,努力使结论与历史实际一致212
二、解决问题应该以基本文献为依据212
三、有关商代历史研究,周代传下来的文献并不完全可靠,应该多方参证216
四、使用甲骨卜辞和甲骨文材料以及甲骨卜辞和甲骨文研究资料应该慎重217
第四节 运用汉字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原理与方法219
附录221
汉字起源问题222
语言认知与古文字表达概念之方法探究举例248
本书所释古文字索引264
后记271
热门推荐
- 1551966.html
- 1036096.html
- 1030672.html
- 2644198.html
- 3472147.html
- 1163744.html
- 2900818.html
- 2573313.html
- 1090723.html
- 85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6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7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2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6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6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5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7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