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宋财政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两宋财政史
  • 汪圣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1212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88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9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宋财政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两宋财政发展史概述2

第一章 宋朝全盛时期的财政2

第一节 财制上的高度集权2

(1)割除唐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2

(2)三司理财体制的形成和发展5

(3)皇帝对财政直接控制的加强8

第二节 由收支基本平衡到危机初现11

(1)上升阶段11

(2)鼎盛阶段14

(3)危机初现阶段18

第三节 冗费局面基本形成22

(1)冗费局面的逐步形成23

(2)冗费问题的第一要素——冗兵25

(3)冗费问题的其他要素——冗官、祭祖等28

第四节 用尽前朝敛财之术31

(1)唐末五代重额赋税的基本保留31

(2)禁榷收入的扩大33

(3)赋税政策上的竭泽而渔的倾向33

(4)王安石变法以前的改革努力35

第二章 熙丰改革时期的财政43

第一节 王安石新法及其所造成的财政增收43

(1)王安石理财新法43

(2)新法造成的增收与节支48

第二节 战争及军事行动对财政的影响54

(1)战争与军事行动概况54

(2)西部战争支费56

(3)其他战争支费及军费、军备对财政的影响60

第三节 王安石新法的失败和新法以外的增收措施62

(1)新法的问题与弊病62

(2)新法以外的增效措施68

第四节 财政制度上的重大变更72

(1)三司户部之变73

(2)财制上更进一步的集权76

第一节 新法的否定之否定80

第三章 北宋衰亡时期的财政80

(1)新法的废而复用81

(2)新法推行在渡过危机后走向极端85

第二节 蔡京的理财新法88

(1)继续推行熙、丰新法89

(2)盐茶新法90

(3)变钱币法95

第三节 弱外以实内的财赋分配97

(1)弱外以实内的财赋分配走向极端97

(2)盐法改变使榷盐收入归属朝廷的部分增加99

(3)御前钱物数量的增加101

(4)因地方财计困窘而造成的横征暴敛103

第四节 挥霍无度导致灭亡105

(1)大兴土木、花石纲之费与崇奉道教之费106

(2)官吏冗滥禄赐无节之费109

(3)有增无已的战争支费112

第四章 南宋“中兴”时期的财政116

第一节 重建财政时采取的各种措施116

(1)征调折帛钱和月桩钱119

(2)征调经制钱与总制钱121

(3)推行国界法122

(4)搜刮川蜀财赋以供支用123

(1)御前、朝廷财赋的新管理体制127

第二节 御前、朝廷财赋的新体制及总领所的建立127

(2)四总领所建立对财制的重大影响131

第三节 财政上的表面的、暂时的缓和136

(1)财政上表面的、暂时的好转与调整的开展136

(2)财政上紧张状况的持续与危机的潜伏142

第四节 地方财政的困窘与人民赋税负担的空前沉重146

(1)地方财政的困窘146

(2)人民赋税负担空前沉重150

第五章 南宋没落衰亡时期的财政155

第一节 战争重起,军事、财政的进一步恶化与崩溃155

(1)开禧北伐失败后军事形势的逐渐恶化155

(2)南宋后期财政的恶化和崩溃157

(1)四川在南宋财政中地位的转变163

第二节 财源的枯竭163

(2)东南地方财计的进一步困窘165

(3)榷盐收入难以复加167

(4)人民的贫困、生产的破坏170

第三节 楮币成灾175

(1)楮币发行量的剧增175

(2)楮币泛滥的严重后果176

(3)封建国家秤提楮币的努力177

(6)南宋官员俸禄制度179

(1)回买公田的起因180

第四节 回买公田180

(2)回买公田的实行与关会之变185

第一章 田赋、代役税与人丁税190

第一节 田赋收入190

(2)田赋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190

(2)两税正税立额190

第二编 两宋财政的收入与支出190

(3)两税附加税196

(4)折科、折变与支移198

第二节 田赋的管理与整顿204

(1)田赋不均及田赋流失现象的严重存在204

(2)北宋初期的田赋整顿举措207

(3)方田均税法的推行209

(4)南宋经界等法的实施213

(5)田赋管理上几项重要制度216

第三节 免役钱218

(1)北宋役法与免役钱征收概述218

(2)行免役法后百姓重新负担乡役和免役钱部分调拨他用221

(3)南宋役法概述223

(4)百姓免役钱输纳额的确定办法225

第四节 身丁税(附免夫钱)228

(1)身丁税概述228

(2)湖南、两浙地区的身丁税230

(3)福建、两广地区的身丁税234

(4)江东、两淮、四川地区的身丁税238

(5)僧道免丁钱与百姓免夫钱238

第一节 榷盐收入(上)243

(1)盐法及榷盐收入述略243

第二章 禁榷收入243

(2)解盐区247

(3)河北区、京东区与河东区249

第二节 榷盐收入(下)253

(4)淮浙区253

(5)四川井盐区259

(6)广南区与福建区261

(7)与榷盐相关的蚕盐、食盐等264

第三节 榷酒收入265

(1)酒法概述265

(2)酒坊场立法沿革270

(3)榷酒收入及其支配272

第四节 榷茶收入274

(1)北宋嘉信通商以前茶法概述275

(2)嘉祐通商后至崇宁复榷东南茶时期茶法概述279

(3)北宋崇宁年后至南宋时期茶法概述280

(3)榷香药收入281

(4)榷茶收入及水磨茶课利282

第五节 榷香矾及市舶收入285

(1)矾法概述285

(2)榷矾课利286

(2)商税岁入情况290

(1)商税制度概述292

第三章 工商税、官工商业及官田收入292

第一节 商税收入(附免行钱)292

(3)互市息课、力胜钱、市利钱及河渡钱299

(4)免行钱302

第二节 坑冶及其他官工商业收入303

(1)坑冶业的兴衰303

(2)坑冶的管理办法及课税制度304

(3)宋朝坑冶课利收入情况307

(4)官府市易、回易收入308

(5)楼店务、官卖药、青苗钱等收入310

第三节 官田收入311

(1)宋代屯田与营田及其收入概况312

(2)宋代屯田、营田不举的原因314

(3)四川铁钱、钱引、银会及四川会子等315

(3)其他官田租入317

第四章 科率、和预买绢、卖官鬻牒及隶于经总制钱的杂收入321

第一节 科率概述321

(1)科买军器物料321

(2)其他科买323

(3)地方性和临时性杂敛326

(4)有关科率的制度327

第二节 科籴328

(1)北宋的科籴328

(2)南宋的科籴331

(3)科籴的摊派335

(1)和预买的创始及性质变化338

第三节 和预买■绢丝布(附折帛钱)338

(2)对和预买的总额、分布和摊派340

(1)卖度牒343

(3)折帛钱的征收办法(附四川激发用)344

(4)和预买布及布估钱、折布钱345

第四节 卖官鬻牒348

(2)卖官鬻爵350

第五节 经总制钱353

(1)经总制线的性质与地位353

(2)头子钱356

(3)钞旁定帖钱与田宅牙契钱358

第五章 货币与财政(附官便钱)361

第一节 北宋货币发行概况361

(1)北宋货币发行概述361

(2)北宋四川钱法概述364

(3)陕西、河东钱法概述366

(4)北宋的交子、钱引与小钞369

第二节 南宋货币发行概况371

(1)南宋货币发行概述371

(2)东南会子及关子373

(4)两港京湖的铁钱及淮交、湖会378

第三节 货币发行与财政381

(1)宋朝铸钱是否有盈利382

(2)北宋铸行当十钱及在陕西、河东铸行铁钱的财政效果385

(3)发行楮币对财政的影响388

第四节 官营便钱与财政390

(1)宋朝官便钱的规模390

(2)宋朝官营便钱与财政392

第六章 军费开支395

第一节 军费概况395

(1)军费开支在财政中的特殊地位395

(2)宋朝的兵制与财政395

(3)频繁的战争与众多的常备军398

(4)军费开支的结构401

(1)北宋军俸403

(2)南宋军俸405

第二节 军队俸禄制度(附军赏)407

(3)各种名目的补助411

(4)招刺例物与军赏414

第三节 北宋的边费与南宋的和籴416

(1)宋朝军队的分布与军需供给416

(2)北宋河北的边费与边籴419

(3)北宋陕西的边费与边籴423

(4)南宋和籴支费428

第四节 军事装备及民兵支费429

(1)军马问题在宋代的特殊地位429

(2)买马支费431

(3)战马养殖等交费434

(5)乡兵与保甲支费438

第七章 皇室及官吏支费443

第一节 皇室与宗室支费443

(1)皇室的日常生活支费444

(2)皇室的婚嫁、丧葬等支费448

(3)宗室交费449

第二节 冗官支费(上)453

(1)两宋冗官及冗官交费概述453

(2)宋朝官冗的原因453

第三节 冗官支费(下)456

(3)元丰改制以前官员俸禄结构456

(4)元丰改制前官员的俸禄水平470

(5)北宋元丰改制以后官员俸禄的变化474

(4)兵器支费476

(8)对官员的赏赐支出480

(7)公用钱(公使钱)482

(9)吏人、公人及役人支费488

第一节 祭祀、岁币和兴学支费491

(1)祭祀支费491

第八章 其他支费491

(2)岁币496

(3)兴学支费497

第三节 农田水利、官工商业及公共工程支费499

(1)盐茶矾本、坑冶铸铁本、市易市舶本499

(2)农田水利支费502

(3)治河及城池桥道支费506

第四节 蠲放、赈济与其他510

(1)赈灾510

(2)常平仓、义仓、广惠仓、社仓等及其与财政的关系513

(3)蠲放赋税及逋欠515

(4)转输支费和其他交费517

第一节 县邑财政520

第一章 地方财政的地位与作用520

(2)县邑财政概述520

第三编 宋朝财政的管理体系与设施520

(2)月桩、版帐与醋息钱524

第二节 州郡财政529

(1)州郡财赋收支概述530

(3)州郡对赋入的支配权限及平衡财计的手段533

(2)州郡是重要的财政核算层次535

(4)州郡财计的主要负责者543

第三节 各路财政(附总领所)545

(1)路及路级监司的设置545

(2)转运使与各路财政547

(3)提刑司与提举司负责的有关财计的事务555

(4)总领所的地位及机构设置557

第一节 水运与陆运561

(1)财政收支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561

第二章 财赋的转输561

(2)宋朝财赋转输概况564

(3)江浙淮湖的漕运568

(4)发运司及其他负责转输的官司572

第二节 地方赋入的上供575

(1)关于地方赋入上供的规定和制度575

(2)上供财赋的数量578

(3)上供财赋在总赋入中比重增加的趋势582

第一节 三司的组织结构及职权范围584

(1)三司诸部诸案584

第三章 三司理财体制584

(2)三司诸子司586

(3)三司的官吏589

(4)三司的职权范围591

第二节 元丰改制前的内藏管理体制594

(1)内藏库的收入595

(2)内藏库的支出599

(3)内藏库的性质、作用及与三司的关系601

第三节 三司体制的利弊及时人的议论605

(1)三司体制的优缺点605

(2)士大夫对于三司体制的批评607

第一节 理财首脑机构事权的削减610

(1)尚书省户部的机构设置610

第四章 户部理财体制610

(2)三司事权部分散于五曹寺监613

(3)户部与太府寺、司农寺617

(4)户部权限缩小对财政的影响619

第二节 户部财赋与朝廷财赋、内藏财赋的分立623

(1)朝廷封柱钱物的出现624

(2)元丰、元祐等库625

(3)南宋时的朝廷封桩财赋628

(4)户部月支与左藏库632

(5)户部理财体制下的内藏库634

第五章 会计、监察及审计等制度637

第一节 会计制度637

(1)宋朝会计活动和会计制度概况637

(2)宋朝各时期的会计录640

(3)编制会计录的目录与会计录的内容643

(4)宋朝财政收支的预测和先期安排646

第二节 财政监察和审计制度649

(1)财政监察如何实现649

(2)粮料院及其职掌652

(3)审计司和审计制度654

第三节 财务行政方面几项重要制度656

(1)理财官吏的选拔和任用657

(2)在财政范围内的官吏考课与奖惩660

(3)对赃吏的惩处(附仓法)666

附录表格678

1.宋朝财政收支概况表678

附专表(1)至道三年宋朝财赋支费情况表687

附专表(2)至道三年租税收入情况表688

附专表(3)大中祥符八年两税及茶盐酒税格利收入情况表688

附专表(4)天禧五年宋朝财政各品类财赋收支情况表689

附专表(5)天禧五年租税收入情况表690

附专表(6)治平元年财政主要项目收支及两税、军费情况表691

附专表(7)熙宁十年二税收入情况表692

附专表(8)元祐元年财政主要项目收支情况表692

附专表(9)淳熙年中财赋入出概况表693

附专表(10)淳熙末年朝省财政货币岁入(不含四川)概况表694

附专表(11)绍熙元年朝省财政货币支配概况表694

附专表(12)南宋中叶朝省财政货币收入概况表695

2.宋朝各盐产区盐产量比较表695

3.淮浙盐课利岁入情况表697

4.两宋若干榷盐收入数据分析表700

5.宋朝榷酒岁入表705

6.榷酒添价情况表706

7.宋代榷茶收入统计表709

8.宋朝榷矾课利收入情况表718

9.宋朝市舶抽买比率情况表720

10.宋代市舶课利岁入情况表723

11.唐宋坑冶岁入数比较表724

附:南宋坑冶数量及岁课下降情况表725

12.宋代坑冶岁入表726

13.宋朝屯营田岁入情况表729

14.屯营田失利原因分析表731

15.关于和预买■绢起始时间不同记载简表734

16,折帛钱折价情况表735

17.折帛比例情况表737

18.宋真宗时入粟补官爵价格表740

19—1.宋朝出卖度牒情况表741

19—2.宋代度牒官卖价格表743

20.经制钱窠名细表746

21.总制钱窠名细表747

22.宋代商税岁入情况表748

23.宋代钱币铸造数额表750

24.宋朝交子、钱引发行情况表759

25.两宋人关于军费及养兵支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的议论简表771

28.宋代官员人数情况表773

26.北宋常备军人数变化情况774

27.北宋禁军军官支领俸钱情况表775

29.北宋地方官员数统计表780

30.北宋元丰改制前文武官员料钱、衣赐数额表780

(4)市舶收入789

31.北宋元丰改制以前官吏禄粟情况表795

32.元丰改制前在京官员添支情况表798

34.宋朝官员元随傔人衣粮餐钱情况表802

33.宋朝月支官吏餐钱情况表803

35.元丰改制前府州军监长官添支情况表804

36.北宋元丰改制以后官吏职钱情况表807

37.北宋元丰改制前公用钱数额表811

38.北宋元丰改制前郊赉数额表816

39.若干次蠲免赋税数额表822

40.淳祐年间平江府昆山县财赋入出简表824

41.宝祐年间平江府常熟县财赋入出简表827

42.南宋末年福建兴化军仙游县财赋入出情况829

43.南宋庆元府(明州)宝庆年间财赋收入情况表832

44.南宋庆元府(明州)宝庆年间向朝廷输送财赋表837

45.南宋庆元府(明州)宝庆年间向内藏、左藏、转运司、提刑司输送财赋表839

46.嘉泰年间绍兴府(越州)赋入简表840

47.淳熙年间浙西路严州赋入简表843

48.嘉定年间两浙东路台州输出财赋简表845

49.南宋(淳熙年间)徽(歙)州财赋入出情况表848

50.南宋淳熙年间福州岁收、岁贡情况表852

51.南宋末年浙西常州支出财赋略表856

52.南宋末年浙西常州榷酒收入分隶情况表859

53.南宋端平至开庆年中福建路汀州财赋收支情况表860

54.南宋后期广南东路潮州每岁起发纲运情况表864

55.南宋后期广东路连州财赋岁出情况表866

56.四川总领所岁入岁出情况表868

57.押运官物无少欠违程酬奖格870

58.江淮泝汴漕粮入京情况表872

59.北宋漕粮入京逐年定额数875

60.北宋宣和元年诸路上供财赋表876

61.南宋绍兴末年诸路上供钱银数877

62.南宋初各路上供■绢丝布等数额表8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