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复习专用教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索爱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5014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复习专用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1
第二部分 正文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8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1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11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5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17
第一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21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21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28
第三节 辩证思维方法32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35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35
第二节 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38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43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48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48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51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53
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55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57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57
第二节 历史的创造者64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67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67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69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72
第三部分 思考题及答案要点75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84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84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8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89
第二部分 正文8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90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92
第一节 商品92
第二节 货币96
第三节 价值规律99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101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101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102
第三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08
第四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111
第一节 资本循环和周转111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114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118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18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20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12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123
第五节 国民收入再分配125
第六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27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127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31
第七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35
第一节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135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138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140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4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1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147
第三部分 思考题及答案要点150
第三篇 毛泽东思想概论159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159
第二部分 正文162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62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62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62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163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68
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70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71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171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7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81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8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思想19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建设19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198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201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203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203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20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20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2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2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1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19
第六章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20
第一节 实事求是220
第二节 群众路线222
第三节 独立自主225
第三部分 思考题及答案要点228
第四篇 邓小平理论概论237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237
第二部分 正文240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40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4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4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4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2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49
第一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50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2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5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256
第一节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257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58
第三节 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260
第四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62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6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69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271
第四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72
第五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7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7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9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81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85
第五节 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88
第七章 我国的对外开放293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93
第二节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295
第三节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297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99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99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01
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发展民主,依法治国305
第九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30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311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313
第十章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314
第一节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14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316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31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318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18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20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2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3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323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25
第三节 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32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27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327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328
第三部分 思考题及答案要点331
第五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39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339
第二部分 正文343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格局与发展趋势343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343
第二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349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格局与发展趋势354
第一节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54
第二节 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358
第三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362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转换362
第二节 两大主题的相互关系364
第三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366
第四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68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368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372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377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386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38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388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38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3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391
第二节 苏联、东欧的变化39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课题395
第七章 中国的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397
第一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邓小平的国际战略397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399
第三节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400
第三部分 思考题及答案要点402
附:414
2000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414
2000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21
2000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理科)424
2000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30
热门推荐
- 2559471.html
- 3081683.html
- 2562663.html
- 3445656.html
- 3771087.html
- 2734795.html
- 2325676.html
- 891259.html
- 962823.html
- 1866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6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3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1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8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5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3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2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3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