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费社会学的探索 中法美学者的实证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消费社会学的探索 中法美学者的实证研究
  • 王宁主编;王宁,[美)戴慧思,[法)尼古拉·埃尔潘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422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消费-社会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消费社会学的探索 中法美学者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城市消费变迁3

1.中国城市消费文化&戴慧思(Deborah Davis)3

一、引论3

二、消费文化可能的幻觉和排斥7

三、把住房变成家8

四、被访者和研究地点10

五、使家形象化11

六、宜家12

七、消费欲望和生命历程14

八、消费文化与单位的瓦解15

九、遗憾作为欲望的镜中像17

十、结论18

参考文献19

2.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合法性资源&王宁22

一、问题的缘起22

二、劳动激励与消费抑制之张力:神圣化激励机制的形成24

三、从神圣化激励向世俗化激励的转型29

四、私人消费制度的转型:从理性化逻辑到合法性逻辑32

五、集体消费制度的转型:从合法性逻辑到理性化逻辑37

六、结论与讨论41

参考文献43

3.国家节假日话语的变迁:从生产到消费&秦锐46

一、问题的缘起46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48

1.研究对象48

2.研究方法48

三、生产与消费的变迁50

四、消费社会是否来临(代结语)56

参考文献58

第二编 消费与社会分层63

4.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李春玲63

一、家庭耐用品指数与消费分层64

二、消费分层的城乡差异66

三、社会阶层在消费分层中的比例分布67

四、社会阶层消费行为偏好73

1.服装消费73

2.外出饮食消费76

3.休闲时间安排77

五、结论81

5.社会代与消费动力&路易·肖韦尔(Louis Chauvel)82

一、定义和代的多样性82

1.代际和社会化83

2.代的分析的方法86

3.代和消费87

二、法国的代际冲突:社会结构和消费88

1.法国的代的背景88

2.法国的代际间不平等89

三、中国的代和消费92

1.中国代的背景92

3.中国消费代交替的结果96

四、总结:强调“代的投资”的关键作用99

参考文献100

6.身体流动的差异与建构&林晓珊103

一、汽车、流动性与性别差异103

二、研究方法105

三、身体流动的性别差异106

1.解放的速度,解放的身体107

2.从乘客到驾驶者:谁握方向盘109

3.依然是“家务”112

四、身体流动的性别建构115

1.“机器新娘”:汽车的性别隐喻与文化编码116

2.“公、私”之间:身体流动的空间界限118

五、结论与展望120

参考文献122

第三编 集体消费的摄取与生活机遇129

7.教育是消费品吗&克里斯蒂安·博得洛(Christian Baudelot)129

一、教育被视为市场130

二、似是而非的比喻133

三、教育是投资134

1.教育作为资本形式134

2.找寻最佳位置和最佳投资137

3.个人及家庭为教育付出的努力138

4.水平升高,但是期待更高138

5.投资的回报139

四、水平增高143

8.市场转型背景下的单位与社会保障资源获得&叶华146

一、问题的缘起146

二、文献述评147

1.市场转型论争147

2.单位与社会不平等148

三、研究设计149

1.数据149

2.变量150

3.研究假设151

4.统计模型153

四、实证分析结果154

五、讨论与结论157

参考文献158

9.社会代、生活机遇和福利体制的维续&路易·肖韦尔(Louis Chauvel)161

一、各种定义162

二、代际取代进程和社会变迁163

三、法国多维度的“代际断裂”165

1.年轻人的经济衰退165

2.创伤效应和代际不良社会化(generation dyssocialization)168

3.政治代表问题171

4.福利体制维续的问题175

四、同龄群不平等和繁荣的美国方式176

1.美国—法国之差异的理论解释177

2.共同模式:大部分美国年轻人也面临困难178

3.美国特点:在年轻一代,精英从额外增长中获益182

4.总结:在美国同龄群之间不平等的增长183

五、法国和美国:两类不同的福利体制184

参考文献185

第四编 消费支持与关系消费191

10.法国2000年:亲属间互助的情况&尼古拉·埃尔潘 让-于格·德舒191

一、家庭内部帮助的总量维持在低水平192

二、当孩子离开父母的家195

三、亲属间的资助是怎样再分配的197

四、与社会背景相关的“可随意使用”的家庭支持201

五、特权阶层内家庭帮助的“网络”观念204

六、结论208

附录1209

附录2239

附录3241

参考文献242

11.住房获得与融资方式&张杨波 王宁246

一、问题的提出246

二、研究方法248

三、住房获得模式:从福利分房到货币买房250

四、制度融资方式与住房获得251

1.内部融资方式与住房获得252

2.外部融资方式与住房获得253

五、非制度融资方式与住房获得255

1.非制度融资方式的动机分析255

2.非制度融资方式与住房获得257

五、总结与讨论258

参考文献260

12.关系消费与饮酒社交&黎相宜264

一、问题缘起264

二、关系消费的表演文本266

1.防御表达逻辑:维持“人情”267

2.防御工具逻辑:表达“诚意”269

3.进攻表达逻辑:流露“真情”270

4.进攻工具逻辑:达成“交换”272

三、关系消费的凝固274

1.分化的物理身体与社会身体275

2.同化的“和合感”276

四、结论277

参考文献278

13.面子、阶层与消费&姜彩芬280

一、问题的提出280

二、文献述评280

三、本次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假设283

四、调研过程286

五、数据分析287

六、结论与讨论299

参考文献301

第五编 消费与表征305

14.制造名人&阿兰·陈努(Alain Chenu)305

一、综合新闻媒体的特定角色305

1.“安排议程的功能”305

2.内容通俗易懂的原则306

3.借助名人来显示价值观的时事307

二、为什么选择《巴黎竞赛》和《巴黎竞赛》的封面;分析图像和文本的框架309

1.为什么选择《巴黎竞赛》309

2.对杂志封面的研究311

3.分析框架313

三、结果316

1.名人的基本形式316

2.名人或“人物”(people)取向的发展325

四、结论326

参考文献327

15.建国以来歌曲变迁的社会学分析&李娜娜329

一、问题的缘起330

二、文献述评331

三、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334

1.分析框架334

2.研究假设335

四、研究设计337

1.研究方法337

2.概念界定340

3.编码341

4.数据资料与统计工具343

五、歌曲变迁:从意识形态载体到精神消费品345

1.歌曲样本的概况346

2.歌词主题及表达方式:从政治动员到日常抒情349

3.歌曲曲调曲风变迁:从高歌到低吟357

4.小结:歌曲变迁的社会学分析362

六、总结与讨论364

1.歌曲变迁:主题、表达方式、调号、节奏与调式364

2.内容分析方法:新方法与新议题366

3.未来的几个研究论题368

4.研究的不足369

参考文献370

附录一:资料编码与乐理说明374

附录二:抽样表378

16.减肥还是不减肥&黄晔379

一、导言379

二、研究方法380

三、从国家规训到市场规训:女性身材焦虑的制度情境382

1.政治制度情境382

2.经济制度情境382

3.文化制度情境383

四、白领女性身材焦虑及身体实践384

1.市场化条件下白领女性的减肥实践逻辑384

2.市场化条件下干预女性身材实践的机制393

五、身体实践的合法性逻辑:“问题化”与“正常化”396

六、结论与讨论397

参考文献399

第六编 消费控制与消费者策略409

17.旅游的社会形式变迁&张敦福409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409

二、独自出游或有亲友陪同的旅游410

三、跟团游或组团游413

四、旅游形式的麦当劳化417

五、结语和讨论419

参考文献421

18.吸烟者的道德生涯:一项法国的调查&帕特里克·裴瑞蒂-瓦戴尔(Patrick Peretti-Watel)424

一、导言424

1.吸烟者低估了吸烟的风险吗424

2.从误解到风险否认:吸烟者的“道德生涯”425

3.假设检验426

二、方法427

1.抽样和数据收集427

2.问卷427

3.统计分析428

三、结果429

1.收集的资料429

2.对吸烟的看法429

3.吸烟者的风险否认模式432

4、与吸烟者的风险否认模式相关的因素433

四、讨论433

1.目前研究的局限433

2.和吸烟者“道德生涯”相关的假设434

3.“未能使我放弃否认,则必使之更加坚定”435

4.Becker离轨模型的其他方面435

五、结论437

参考文献437

19.城市中学生的消费与群体社会化&刘录护442

一、群体社会化的分析框架:群体影响、文化传递和群体建构443

二、研究方法与群体抽样444

1.研究方法444

2.群体抽样445

三、消费与中学生的群体社会化446

1.群体在中学生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规则的群体活动与心理紧张446

2.群体文化传递与群体影响447

3.群体建构:消费中的兴趣分类与消费建构的群体行为448

四、研究的讨论与对青少年消费经验研究的批评451

1.讨论:文化消费与体验消费451

2.对青少年消费经验研究的批评453

五、结论454

参考文献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