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生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万铁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722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病理生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理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2
第二章 疾病概论4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4
一、健康的概念4
二、疾病的概念4
第二节 病因学4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4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6
第三节 发病学6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6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8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9
一、康复9
二、死亡9
三、临终关怀与安乐死9
第五节 衰老10
一、衰老的概念10
二、衰老的机制10
三、衰老与疾病11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2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12
一、正常水、钠代谢12
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16
三、低钠血症16
四、高钠血症19
五、等渗性脱水21
六、水肿22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26
一、正常钾代谢26
二、钾代谢障碍27
第三节 镁代谢障碍32
一、正常镁代谢32
二、镁代谢障碍32
第四节 钙、磷代谢紊乱34
一、正常钙、磷代谢34
二、钙、磷代谢紊乱37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40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来源及平衡的调节40
一、酸碱的概念40
二、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40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41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45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45
二、反映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及意义45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47
一、代谢性酸中毒47
二、呼吸性酸中毒50
三、代谢性碱中毒53
四、呼吸性碱中毒56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59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59
二、三重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60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病理生理学基础60
一、根椐pH值的变化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60
二、根据病史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61
三、根据代偿调节规律判断单纯型或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61
四、根据AG值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及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62
第五章 缺氧64
第一节 概述64
一、血氧分压64
二、血氧容量64
三、血氧含量64
四、氧饱和度64
五、P5065
六、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5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及特点65
一、低张性缺氧65
二、血液性缺氧66
三、循环性缺氧67
四、组织性缺氧68
第三节 缺氧时组织细胞的变化70
一、组织细胞代偿性反应70
二、细胞损伤71
第四节 缺氧时机体和功能的代谢变化71
一、呼吸系统变化71
二、循环系统变化72
三、血液系统变化73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74
第五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74
一、代谢耗氧率75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75
第六节 缺氧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75
一、氧疗75
二、氧中毒76
第六章 发热77
第一节 概述77
一、正常体温与体温调节77
二、发热与过热78
第二节 发热原因和发生机制79
一、发热激活物79
二、内生致热原81
三、发热时体温调节的机制82
四、发热的时相和热型85
第三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与发热的生物学意义86
一、物质代谢与生理功能改变86
二、发热的生物学意义87
第四节 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87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89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89
一、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89
二、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91
三、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92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94
一、受体异常与疾病94
二、G蛋白异常与疾病96
三、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97
第八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101
第一节 概述101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102
一、细胞凋亡的大致过程102
二、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103
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104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110
一、细胞凋亡不足111
二、细胞凋亡过度111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113
第四节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114
第九章 应激115
第一节 概述115
一、应激的概念115
二、应激原115
三、应激的分类116
四、全身适应综合征116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117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117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120
三、应激时机体的能量和物质代谢的变化123
第三节 应激性损害与应激性疾病124
一、神经系统的损伤与疾病124
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与疾病125
三、消化系统的损伤与疾病126
四、免疫系统的损伤与疾病126
五、内分泌系统的损伤与疾病126
六、血液系统变化与疾病127
七、创伤后应激综合征127
第四节 病理性应激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27
第十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9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29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129
二、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130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131
四、其他促凝物质进入血液132
第二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132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132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133
三、血液的高凝状态133
四、微循环障碍133
五、其他133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过程(分期)及分型134
一、分期134
二、分型134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功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135
一、出血135
二、微血管栓塞引起脏器功能障碍136
三、循环功能障碍——休克136
四、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37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38
第十一章 休克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139
一、休克的病因139
二、休克的分类141
第三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142
一、休克代偿期143
二、休克进展期144
三、休克难治期146
第四节 休克时的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147
一、细胞损伤147
二、代谢障碍148
第五节 器官功能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149
一、MODS的发病经过与发病机制149
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150
第六节 休克时体液因子的变化153
一、血管活性胺153
二、调节肽154
第七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56
一、病因学防治156
二、发病学治疗156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158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159
第一节 概述159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159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159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159
一、缺血时间159
二、侧支循环160
三、对氧的需求程度160
四、再灌注的条件160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60
一、自由基的作用160
二、钙超载163
三、白细胞的作用166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67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67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69
三、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70
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70
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70
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70
七、其他170
第五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71
一、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171
二、控制再灌注条件171
三、改善缺血组织代谢171
四、清除自由基171
五、减轻钙超载172
六、中性粒细胞抑制剂的应用172
七、细胞保护剂的应用172
八、其他172
第十三章 高血压173
第一节 高血压的分类173
一、按血压水平分类173
二、按病因分类173
三、按靶器官损害程度分类174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174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174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175
第三节 继发性高血压178
一、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178
二、常见继发性高血压178
第四节 高血压对机体的影响179
一、高血压对脑功能和代谢的影响180
二、高血压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80
三、高血压对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81
四、高血压对视网膜的影响181
第五节 高血压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82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183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分类183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183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184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184
第二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185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185
二、心脏的代偿活动186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187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188
一、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188
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189
三、心肌舒张功能障碍190
四、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191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191
一、心泵功能降低191
二、心输出量减少192
三、静脉淤血193
第五节 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94
一、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194
二、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室重塑194
三、改善心肌的舒缩功能194
四、调整心室前后负荷194
五、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195
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196
第一节 概述196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96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196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200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2
一、概念和发病原因202
二、发病机制203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204
一、酸碱平衡紊乱205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206
三、循环系统功能的变化206
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207
五、肾功能变化208
六、胃肠道变化208
第五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08
一、防治原发病208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208
三、氧疗209
四、改善内环境和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209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210
第一节 概述210
一、肝功能不全的概念和病因210
二、肝肝功能障碍对机体的影响211
第二节 肝性脑病212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病因和分类212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213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219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20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221
一、肝肾综合征的病因和类型221
二、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221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223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和基本发病环节223
一、肾功能不全的原因223
二、肾功能不全的基本环节224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226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与分类227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228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过程与表现231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33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34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234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进程及其机制234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机体的影响236
第四节 尿毒症240
一、尿毒症的主要临床表现240
二、尿毒症的发病机制243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45
第十八章 脑功能不全246
第一节 概述246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246
二、脑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246
三、脑功能不全的常见表现247
第二节 认知障碍247
一、认知的脑结构基础247
二、认知障碍的表现249
三、认知障碍的原因及发生机制249
四、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54
第三节 意识障碍255
一、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255
二、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256
三、意识障碍的原因及发生机制257
四、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影响259
五、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60
热门推荐
- 2485489.html
- 1334928.html
- 2231670.html
- 365230.html
- 2449713.html
- 2516726.html
- 576689.html
- 3193796.html
- 1258576.html
- 1499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7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7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4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7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7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4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0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7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4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