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
  • 段晓梅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1840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城乡规划-绿化规划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基础知识与城乡绿地发展概况1

1.1 城乡绿地系统及功能1

1.1.1 城乡绿地1

1.1.2 城乡绿地系统2

1.1.3 城乡绿地的功能2

1.2 城乡绿地分类3

1.2.1 城市绿地分类3

1.2.2 我国现行的镇(乡)村绿地分类10

1.3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14

1.3.1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与任务14

1.3.2 城乡绿地系统的空间组成层次14

1.3.3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15

1.4 城乡绿地系统发展及研究概况15

1.4.1 发展概况15

1.4.2 研究现状17

1.4.3 发展趋势20

第2章 绿地系统规划指导思想与理论23

2.1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指导思想23

2.1.1 规划思想的来源23

2.1.2 针对具体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思想的确定26

2.2 指导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28

2.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早期理论及发展28

2.2.2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建设理论的探索30

2.3 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35

2.3.1 相关法律法规35

2.3.2 标准、规范及相关文件36

2.3.3 现行的相关规划37

2.3.4 其他相关资料37

第3章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38

3.1 规划编制程序与内容38

3.1.1 规划编制的组织38

3.1.2 基础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研究38

3.1.3 规划编制39

3.1.4 规划成果审批42

3.1.5 规划实施与调整修改42

3.2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42

3.2.1 绿地指标及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42

3.2.2 影响规划指标高低的因素43

3.2.3 绿地指标的分类45

3.2.4 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45

3.3 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46

3.3.1 指标计算的原则46

3.3.2 绿地三大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46

3.3.3 其他二维绿地指标的计算方法47

3.3.4 绿地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49

3.4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50

3.4.1 城乡绿地现状调查方法50

3.4.2 古树名木现状调查方法54

3.4.3 结合自然的规划方法55

3.4.4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多种适宜性评价方法57

3.4.5 城乡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方法60

3.4.6 城乡绿地系统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方法61

第4章 城乡绿地系统的构建68

4.1 市域绿地系统构建与布局68

4.1.1 市域绿地系统结构与布局68

4.1.2 市域绿地系统分类发展规划70

4.1.3 镇(乡)村绿地系统规划72

4.2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构建与布局75

4.2.1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构建与布局的原则75

4.2.2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布局76

4.2.3 城市规划区绿地景观分区81

第5章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83

5.1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布局与规划83

5.1.1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发展特征83

5.1.2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原则86

5.1.3 公园绿地规划内容和要求86

5.1.4 综合公园规划内容和要求86

5.1.5 社区公园规划内容和要求88

5.1.6 专类公园规划内容和要求88

5.1.7 带状公园规划内容和要求92

5.1.8 街旁绿地规划内容和要求92

5.2 生产绿地布局与规划92

5.2.1 规划原则93

5.2.2 规划内容93

5.3 防护绿地布局与规划94

5.3.1 防护绿地功能及规划意义94

5.3.2 规划原则94

5.3.3 规划内容94

5.3.4 防护功能性植物的选择97

5.4 附属绿地规划98

5.4.1 居住绿地98

5.4.2 交通设施绿地101

5.4.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绿地104

5.4.4 商业服务业设施绿地106

5.4.5 工业绿地107

5.4.6 物流仓储绿地108

5.4.7 公用设施绿地108

5.5 其他绿地规划109

5.5.1 其他绿地规划的意义和原则109

5.5.2 其他绿地规划的内容和要求110

第6章 城乡绿地植物规划111

6.1 城乡绿地植物规划的目的、意义和规划原则111

6.2 城市绿地树种规划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113

6.2.1 城市绿地木本植物总种数的确定113

6.2.2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113

6.2.3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113

6.2.4 乔木与灌木比例114

6.2.5 乡土木本植物与外来木本植物比例114

6.2.6 速生、中生与慢生木本植物比例114

6.3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特色植物和一般树种的规划115

6.3.1 基调树种规划的内容和要求115

6.3.2 骨干树种规划的内容和要求115

6.3.3 特色植物规划的内容和要求116

6.3.4 一般树种规划的内容和要求116

6.4 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规划116

6.4.1 多年生陆生草本植物规划116

6.4.2 多年生水生及湿地草本植物规划116

6.4.3 竹类规划117

6.5 市树、市花的推荐117

6.5.1 推荐市树、市花的意义117

6.5.2 选择市树、市花应考虑的因素117

6.5.3 市树、市花确定的方式118

6.6 城市绿地植物分类规划118

6.6.1 公园绿地植物规划118

6.6.2 生产绿地植物规划118

6.6.3 防护绿地植物规划118

6.6.4 附属绿地植物规划119

6.6.5 其他绿地植物规划120

6.6.6 镇(乡)村绿地植物规划120

第7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121

7.1 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概况121

7.1.1 生物多样性与城市生物多样性121

7.1.2 生物多样性公约121

7.1.3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23

7.1.4 原国家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124

7.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意义124

7.2.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24

7.2.2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25

7.2.3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意义125

7.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126

7.3.1 遗传多样性126

7.3.2 物种多样性126

7.3.3 生态系统多样性126

7.3.4 景观多样性127

7.4 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与分区127

7.4.1 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与分区127

7.4.2 城市规划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与分区129

7.5 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130

7.5.1 城市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建设130

7.5.2 乡村绿地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建设131

7.5.3 外来物种入侵防治132

7.6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132

7.6.1 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133

7.6.2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133

7.6.3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133

7.6.4 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134

7.7 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134

7.7.1 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134

7.7.2 乡村绿地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135

7.7.3 自然保护区绿地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135

7.7.4 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135

第8章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136

8.1 古树名木概况及保护的意义136

8.1.1 国内外著名古树名木概况136

8.1.2 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概况137

8.1.3 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概念及分类138

8.1.4 古树名木的特性138

8.1.5 古树名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139

8.1.6 古树树龄的确定方法140

8.2 古树名木现状分析141

8.2.1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141

8.2.2 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41

8.3 古树名木总体保护措施规划142

8.3.1 依法保护142

8.3.2 资金保障142

8.3.3 定期普查143

8.3.4 信息文档管理143

8.3.5 日常管理措施规划143

8.3.6 复壮措施规划143

8.3.7 保护宣传143

8.4 古树名木单株保护措施规划143

8.4.1 规划的总体要求143

8.4.2 日常管理技术措施144

8.4.3 复壮技术措施145

第9章 避灾绿地规划151

9.1 灾害发生概况与城市避灾绿地体系建设现状151

9.1.1 灾害的分类151

9.1.2 国内外灾害概况152

9.1.3 国内外避灾绿地体系建设现状152

9.2 避灾绿地概况154

9.2.1 避灾绿地规划建设的意义154

9.2.2 避灾绿地体系分类155

9.3 避灾绿地建设指标体系构建156

9.3.1 避灾绿地选址标准156

9.3.2 避灾绿地有效避灾面积157

9.3.3 人均有效避灾面积157

9.3.4 避灾绿地人口最大承载量157

9.3.5 避灾设施配备157

9.4 避灾绿地布局158

9.4.1 避灾绿地布局原则158

9.4.2 避灾绿地按避灾功能的布局158

9.4.3 避灾绿地按片区和到达时间的布局158

9.5 避灾绿地分类规划159

9.5.1 紧急避灾绿地规划159

9.5.2 固定防灾绿地规划159

9.5.3 中心防灾绿地规划159

9.5.4 疏散通道规划160

9.5.5 隔离缓冲绿带规划160

9.6 避灾绿地设施规划160

9.6.1 避灾绿地设施分类160

9.6.2 避灾绿地硬件设施的规划161

9.6.3 避灾绿地软件设施的规划163

9.7 避灾绿地植物规划164

9.7.1 避灾绿地功能植物的分类164

9.7.2 避灾绿地功能植物的选择原则165

9.7.3 避灾绿地植物配置模式165

第10章 绿线及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划167

10.1 不同规划阶段绿线规划的内容及深度167

10.1.1 绿地系统规划阶段绿线管理规划的内容及深度167

10.1.2 控制性详规及修建性详规规划阶段绿线管理规划的内容及深度168

10.2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阶段绿线管理规划168

10.2.1 公园绿地绿线管理规划168

10.2.2 生产绿地绿线管理规划168

10.2.3 防护绿地绿线管理规划168

10.2.4 其他绿地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划168

10.2.5 镇(乡)村绿地绿线管理规划168

第11章 分期建设规划与投资估算170

11.1 分期建设规划170

11.1.1 分期建设规划原则170

11.1.2 分期建设规划项目的时序安排170

11.2 分期建设的投资估算171

11.2.1 投资估算的意义171

11.2.2 投资估算的依据171

11.2.3 投资估算的内容171

第12章 效益分析与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74

12.1 效益分析174

12.1.1 生态效益174

12.1.2 经济效益176

12.1.3 社会效益177

12.2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78

12.2.1 法规、政策性措施178

12.2.2 行政性措施179

12.2.3 技术性措施180

12.2.4 经济性措施181

附录1 绿地系统规划案例——云南省普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83

附录2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8

附录3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相关指标解释210

参考文献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