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交际心理学 人际行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澳)福加斯(Forgas,Joseph P.)著;张保生,李 晖译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出版社
- ISBN:754380339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人间交往-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人间交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交际心理学 人际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言1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人类交际心理学1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2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4
三 社会交际的过去和现状:历史回顾9
四 社交技能与羞怯11
五研究社会交际的途径14
六人性模型和社会交际16
七人类交际的科学理论20
八使用本书的一些建议22
第二章 观察他人:准确性问题24
一 物理知觉与社会知觉25
二对人知觉的研究范围27
三 对人知觉判断的准确性28
四什么是“准确的”判断?30
五情绪观察的准确性31
六 个性品质知觉的准确性33
七 情绪对人物知觉判断的影响39
八 定型——不准确性之源42
九一些具体结论44
第三章 按我们期望的样式观察人:内隐个性观46
一 内隐个性观46
二 个人构念和角色积贮测验47
三 关于内隐个性观的研究52
四 个性文化论56
五知觉和分类57
六对人知觉和人物类型58
七 那人具有多少“典型性”?59
八“典型”人物总是更易判断吗?60
九偏见对人物分类的影响67
十一些实际意义69
中一 小结70
第四章 印象形成72
一格武塔方法和中心品质假说73
二印象形成的算术模型76
三信息整合研究78
四算术模型的一些问题81
五背景和语境的影响82
六光环效应83
七首位和近位效应86
八定型和分类偏见89
九 由期望而生的偏见91
十否定性偏见91
十一宽厚偏见93
十二 小结93
第五章 对人进行推论:归因理论96
一海德和归因逻辑97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101
三 凯利的多维归因模型102
四归因模型的某些假定105
五归因研究106
六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108
七对富有和贫穷的解释109
八责任归因111
九归因中追求因果关系的偏向113
十追求内部归因的偏向114
十一 行为者—观察者偏向115
十二突出性效应117
十三 反一致性信息的偏向119
十四利己偏向120
十五虚假一致性偏向121
十七概要和小结122
十六“公平世界”设想122
第六章 自我归因: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126
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126
二自我归因过程129
三 作为观察者的行为者:客观自我觉察130
四自我归因对动机的影响131
五 自设障碍策略133
六 习得无助性135
七心理抗拒137
八情绪自我归因138
九对激发效应的错误归因139
十 自我归因的一些实际成果140
十一 激发转移研究142
十二 认知自我归因143
十三概要和小结145
第七章 人际交流:语言的用途148
一交流过程148
二语言是独一无二的吗?150
三我们是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151
四语言研究152
五 语言、思想和文化153
六语言相关性理论154
七 我们思考自己的说话方式吗?155
八对语言相关性的评价159
九我该怎样称呼你?社会交际中对人的称呼160
十社会群体的语言163
十一语言和社会情境169
十二 说了等于没说171
十三言语交流——小结174
第八章非言语交流176
一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的相似性和差别177
二达尔文和表情研究182
三非言语交流的功能185
四社交情境调控186
五 自我展示189
六传达情绪状态190
七态度交流191
八信道控制192
九 非言语信息的分类193
十 小结195
一 目光的运用:凝视和对视196
第九章 各种各样的非言语信息196
二瞳孔说话200
三该看多少?交际中的视觉平衡201
四 充当侵犯信号的凝视203
五亲密平衡论205
大 隐蔽维度:空间208
七地盘212
八触摸和身体接触214
九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副语言提示217
十以我们的身体传意:体语223
十一性别和体语225
十三小结226
十二姿势226
第十章 给人以好的形象:印象整饰228
一表演艺术模型230
二好的印象整饰者231
三扮演何种形象?233
四 形象和自我形象235
五 自我意识和自我监察238
六 印象整饰所需的一贯性242
七 奉承的艺术:讨好244
八赞许需要247
九 日常交际事件的知觉248
十 关于社会事件的实证研究250
十一 交际事件的规定性提示253
十二小结254
第十一章 人类社交能力:亲和与吸引256
一社会心理学和个人关系研究257
二社会性是人类所固有的吗?258
三隔离的后果259
四孤独262
五喜爱交际的原因265
六亲和与吸引266
七 关于喜欢的规定:作为态度的吸引270
八吸引之测量271
九吸引的两个变种:喜欢和羡摹275
十吸引理论276
十一奖赏、交换和吸引276
十二 认知平衡论279
十三 小结282
第十二章 个人关系的发展283
一 个人关系发展模型284
二 个人关系的第一级水平:单相识阶段284
三个人关系的第二级水平:表面性接触阶段286
四 个人关系的第三级水平:亲密阶段288
五 建立接触的重要性:物理近距性289
六 社会和个人背景相似291
七 相貌漂亮的重要性:体态吸引力291
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态度相似和吸引297
九 需要的互补性302
十 才能和吸引303
十一 自尊和吸引306
十三 互惠和吸引307
十二 良好个人品性和吸引307
十四 个人关系中的得失效应308
十五 自我表露310
十六 概要和小结314
第十三章 亲密关系316
一 爱情317
二喜欢和爱慕317
三爱情理论322
四 挫折和吸引: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325
五亲密关系的一般模型326
六 文化对亲密关系“刻板印象”的影响328
七亲密关系中的冲突333
八处理令人不满的事情334
九亲密关系的终止337
十概要和小结338
第十四章 社会影响:从众、服从和领导340
一仅因为他人出现而对行为产生的影响341
二群性懈怠和旁观者冷漠347
三从众348
四从众种类352
五社会感染353
六服从354
七实验室中的服从355
八影响服从的变项357
九领导360
十小结365
第十五章 群体中的交际367
一群体交际之测量368
二群体形成阶段371
三群体结构372
四交流渠道374
五群体凝聚力和参照群体376
六群体决策和“集体思考”380
七群体感染和个性弱化381
八群体间的冲突与协作383
九群体极端化效应384
十训练性群体和交际自省群体387
十一小结390
第十六章 社会交际的生态学、方法论和应用方面392
一社会交际生态学393
二环境之静态方面394
三动态环境因素:噪声、光线和温度398
四 挤迫与私隐401
五社会交际研究方法403
六研究过程,创造和批判阶段404
七若干研究方法405
八实验室实验407
九研究道德408
十作为一种技能的交际409
十一社交技能缺乏410
十二 社交技能训练和治疗412
十三 结束语414
参考文献417
热门推荐
- 76265.html
- 158290.html
- 3221825.html
- 3665506.html
- 2283139.html
- 3290468.html
- 1878946.html
- 1257001.html
- 3300759.html
- 657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2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6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9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1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