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中国画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曦林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27898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308MB
- 文件页数:715页
- 主题词:绘画史-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中国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3
第一章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文化背景21
第一节 晚清文化与美术概述21
一、文人画的延续与变异24
二、海派的崛起25
三、西洋美术影响的扩大28
四、国学与“中国画”的定位30
五、现代型通俗美术的滥觞32
第二节20世纪上半叶的文化背景33
一、20世纪上半叶的政治骤变33
二、新文化运动及其论争38
三、“文学革命”的狂飚40
四、美育的呼唤与实践42
(一)蔡元培的美育说42
(二)鲁迅、吕澂与“美术”概念的确立42
(三)美育之实施44
五、中国画走出国门48
第二章“美术革命”与中国画前途的第一度论争57
第一节“美术革命”的呼唤57
一、康有为的“合中西”论与“复古更新”论58
二、陈独秀的“打倒”王画“美术革命”论61
三、吕澂的学术梳理主张63
第二节 西画倾向与以西画改革中国画说65
一、高剑父的“折中”论65
二、徐悲鸿的“改良”论66
三、林风眠的“调和”论68
第三节 民族意识与传统派的自卫70
一、广东的激情论辩70
二、北京传统派的立场72
三、文人画成为论争焦点73
四、对中西融合论的质疑75
第四节 关于艺术观念的分歧78
一、德先生、赛先生与艺术观的转换78
二、切近社会与人生的理想81
三、艺术本质的探讨82
四、艺术家思想与人格的期望83
五、无产阶级新兴美术的立场84
第三章 海派与南方画家群93
第一节“后海派”与上海画坛概况95
第二节 蒲华等变革中的大批传统派画家98
一、蒲华等文人画家99
二、其他传统派画家103
第三节 张大千等其他南方画家106
第四节 参用西法的新型画家110
第四章 京派与北方画家群117
第一节 北京大文化背景的承变117
第二节 世纪初年的传统派画家122
第三节 陈师曾等文人画家125
一、现代文人画旗手陈师曾125
二、姚茫父等文人画家128
第四节 金城与中国画学研究会群体130
第五节 徐燕孙等工笔人物画家群133
第六节 溥心畬等清宗室画家135
一、“旧王孙”代表溥心畬135
二、其他清宗室及如意馆画家137
第七节 津门刘奎龄、陈少梅及其他北方画家138
第五章 岭南画派与广东画家群战时重庆画家群147
第一节 岭南画派的形成147
第二节 以岭南三杰为首的“岭南画派”150
一、慷慨悲歌高剑父150
二、比兴抒怀高奇峰152
三、美自然者陈树人153
四、第二代画家群154
第三节 广东传统派画家群156
第四节 双清楼主何香凝等特别画家161
第五节 战时重庆等大后方画家群162
第六节 诸地域流派的比较分析166
第六章“后海派”领袖——吴昌硕173
第一节 特殊的艺术道路173
第二节 古人为宾我为主177
第三节 胸有郁勃吐为快183
第四节 王一亭等吴派传人186
第七章 大匠之门——齐白石195
第一节由“芝木匠”到艺术家195
第二节 文人画新途的再创造199
第三节“万里乡心有路通”201
第四节 味外之味203
第五节“平正见奇”207
第六节 齐白石的弟子与传人209
第八章 澄怀古道——黄宾虹217
第一节 黄宾虹的学者画人生平217
第二节 竭力追古 画风渐变219
第三节 浑厚华滋 大器晚成221
第四节 笔墨经典 曲高和寡224
第五节 宣泻情愫 天然自在226
第六节 画论深邃 不灭学灯227
第七节 文脉如缕 思理入心229
第九章 突变之路——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235
第一节 写实主义的领军徐悲鸿237
第二节 直面人生的悲剧性画家蒋兆和244
第三节 走向十字街头的其他样相249
一、丰子恺笔下的“现代相”250
二、赵望云的农村写生252
三、其他表现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家254
第四节 重于表现的林风眠和刘海粟259
一、融合中西的林风眠259
二、侧重笔墨表现的刘海粟263
第十章 新中国、新国画与新人物画271
第一节 新国画的发端272
第二节 中国画前途的第二次论争276
第三节 时代风采与人物画的全面繁荣281
一、黄胄等新生活的歌者283
(一)前贤新作284
(二)一代中坚284
(三)“浙美”先驱288
(四)其他南北画家290
二、政治事件与生产建设的宏大场面295
三、历史画的新篇章297
四、关良、叶浅予的舞台人物画302
第十一章 新山水画及其新地域流派309
第一节 李可染开写生新风311
第二节 吴湖帆等传统派画家师法山河315
一、吴湖帆、贺天健等南方画家315
二、胡佩衡等北方画家318
第三节 黎雄才、关山月与建设图景类山水320
第四节 傅抱石与“新金陵画派”326
第五节 赵望云、石鲁与长安画派331
第六节 革命圣地崇拜与毛泽东诗意山水337
第七节 传统型古意山水的狭缝340
第十二章 花鸟、走兽类绘画的明丽丰彩349
第一节 花鸟画观念的群体性转变349
第二节 潘天寿·阳刚劲健353
第三节 李苦禅·雄浑朴厚355
第四节 南陈北于及工笔画的再生358
一、于非闇·仿佛宋画再生358
二、陈之佛·由工艺转工笔362
第五节 花鸟画的多样表现366
一、王雪涛、郭味蕖等北方画家366
二、唐云、来楚生、江寒汀等南方画家371
三、吴作人等长于走兽题材画家375
第十三章“文革”中的变异与灾难383
第一节“文革”前的“左”倾升级383
第二节 中国画几遭灭顶之灾387
第三节 中国画的变异与批“黑画”事件391
一、“文革”期间的中国画创作391
二、批“黑画”事件396
第十四章 新时期的复兴与论争403
第一节 短暂的过渡期403
第二节 思想解放与社会制约406
第三节 拨乱反正后的繁兴410
第四节 关于中国画前途的第三度论争415
一、旧账重翻416
二、“穷途末日”之辩416
三、“笔墨”之争418
第十五章 新时期竞放的老树新花427
第一节 朱屺瞻、刘海粟浓墨重彩新篇428
一、朱屺瞻:老年艺术益波澜428
二、刘海粟·泼彩泼墨黄山友429
第二节 李可染、陆俨少、张仃等传统山水再变431
一、李可染“白纸对青天”431
二、陆俨少节律动心声432
三、张仃“底线”弄焦墨434
四、老来笔墨多从心435
第三节 于希宁、孙其峰、崔子范等绽花鸟画新葩441
一、南陈北萧不让须眉441
二、于希宁“三魂共一心”443
三、孙其峰嘱远不知足444
四、崔子范“简简单单”试现代445
五、花鸟还看老画师446
第四节 赖少其、黄永玉等转操翰墨的异样451
一、赖少其晚晴放神秘之光451
二、黄永玉呈鬼才彩墨纵横452
三、老来转操笔墨画家群453
第五节蒋、叶、程、黄等人物画家的后期转换455
第十六章 水墨人物画的拓展与演化461
第一节 人物画主流样式的演化462
一、现实主义的回归463
二、历史画结构方式的演变463
三、田园风情诗流向465
四、空前多样的个性独立467
第二节 画坛女杰周思聪及卢沉468
第三节 跨世纪的水墨人物画梯队470
一、北京画家群471
二、王盛烈与关东画家群体477
三、刘文西的黄土情与西北风481
四、其他北方画家486
五、方增先与“浙美”传人490
六、其他南方画家494
第四节 张道兴、刘大为等军旅画家群500
第十七章 水墨山水画的承变509
第一节 写生“今体”山水的承变510
一、李宝林、贾又福等李可染弟子群的个性化渐变511
二、崔振宽等长安画派之后的西北画家516
三、于志学冰雪山水与宋雨桂等北方画家517
四、童中焘等南方山水之异521
五、岭南派传人与广东山水526
第二节 古意、古体及传统笔墨的回归528
一、龙瑞与黄宾虹热及追踪者群529
二、古风回归与个性再造530
三、常进、陈平的现代逸品与心灵图式532
第三节 现代“新体”山水的突起534
一、周韶华倡气势、哲思与肌理535
二、姜宝林等准抽象与构成山水536
三、色调与色彩图式的实验者群537
四、“城市山水”的新命题540
第十八章 水墨与色彩的花鸟画世界547
第一节 传统笔墨结构的个性化拓展548
一、张立辰等北方群英549
二、卢坤峰、尚涛等南方俊杰554
第二节 现代花鸟画图式的多种探索559
一、姜宝林、冯今松等人的构成图式559
二、袁运甫等彩墨综合表现561
三、王晋元、郭怡孮的“大花鸟”境界562
四、陈家泠、张桂铭等海派后的现代实验564
第三节 畜兽一门的现代机遇566
一、李可染、黄胄独领风骚567
二、画马梯队趋向现代568
三、关爱生灵,各显其长569
第十九章 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573
第一节 工笔画审美趋向之变575
一、由写实到纯化575
二、线条、色彩和构成的变异576
三、写意性与文化修养之忧578
第二节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承变579
一、蒋采蘋等北方工笔人物画中坚579
二、陈白一、徐启雄等南方工笔人物画中坚583
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融合者群586
(一)云南画派586
(二)韩书力等西藏现代布面重彩画家群587
(三)其他画家589
四、工笔人物画的新阵容590
第三节 工笔花鸟、山水的盛衰592
一 于非闇、陈之佛之后592
二 青绿山水断档与色彩新途596
第四节 岩彩画的崛起598
第二十章 现代水墨与融合表现的变异603
第一节 吴冠中与现代水墨的前奏606
第二节 刘国松、周韶华与综合制作风609
第三节 表现性水墨的实验611
第四节 抽象水墨的实验619
第二十一章 传统、写意与新文人画625
第一节 李世南等传统笔墨的现代写意表现626
第二节 新文人画的写意走向631
第三节 当代文人之画637
第四节 三大流向的交错互补642
第二十二章 海外华人与港澳台画家的多向度演化647
第一节 第一代海外华人画家649
第二节 张大千及港澳台画家651
一、“渡海三家”等台湾传统派画家651
二、港澳之传统及岭南流风654
第三节 涌动的新潮658
一、台湾现代美术运动658
二、海外的实验者群659
(一)西体中用的抽象主义659
(二)中体西用的前贤后学665
第四节 写实传统与古代传统的回归669
一、写生与造境的新脉669
二、古意回归与传统再造671
余论 走向现代的思考677
编后记684
人名索引686
热门推荐
- 782856.html
- 1180595.html
- 199105.html
- 234260.html
- 2102587.html
- 53413.html
- 1058111.html
- 1870681.html
- 1520364.html
- 1689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0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3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4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1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4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9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