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思想史 第2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姜广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830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0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12页
- 主题词:经学-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思想史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汉唐经学3
第二十四章 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3
一 经学的确立4
二 今文经学的发展12
三 古文经学的兴起21
四 谶纬的流行33
五 汉代经学的总结与衰微40
第二十五章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理论体系47
一 董仲舒:把春秋学推向高峰最有功的人物47
二 经学内在的逻辑发展与时代机遇的交汇49
三 《春秋》具有纲纪天下的神圣法典的意义54
四 “大一统”·“张三世”·“通三统”60
五 “德刑相兼”·谴告说·经权之说82
六 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说在汉代的盛衰95
第二十六章 《孝经》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101
一 汉代宗法社会的调整及“以孝治天下”101
二 《孝经》对儒家孝道的继承与发扬106
三 《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115
四 《孝经》的版本及其历史影响122
第二十七章 汉代齐、鲁、韩、毛四家诗学127
一 《诗经》官学化与齐、鲁、韩、毛四家诗学129
二 《诗》与礼结合140
三 《诗》与史结合144
四 以《诗》为谏149
五 以灾异谶纬解《诗》153
六 余论158
第二十八章 《尚书》今、古文真伪新证——战国楚简《缁衣》所引古本《尚书》的资料价值164
一 今文《尚书》的来历、篇数与流传过程165
二 《古文尚书》的来历和流传171
三 《尚书》伪经伪说的流行180
四 楚简《缁衣》与真、伪《古文尚书》186
第二十九章 礼类经记的各种传本及其学派196
一 汉代礼学重点的两次转移196
二 今文《礼经》的传本和传承谱系201
三 古文《礼经》及其与《周官》不同的传承谱系207
四 《礼记》刘向辑本与二戴辑本215
五 郑玄《周礼》之学及其影响225
第三十章 政治经典与经典政治:《周礼》与古代理想政治231
一 《周礼》的性质与成书年代231
二 《周礼》的结构与思想渊源235
三 《周礼》与阴阳五行思想238
四 《周礼》与法家思想242
五 《周礼》与儒家思想252
六 《周礼》与王莽的政治实践261
七 《周礼》的历史地位269
第三十一章 孟喜、京房的象数易学276
一 孟喜的卦气说277
二 京房的象数易学288
第三十二章 刘歆与《周易》最高经典地位的确立313
一 “始皆治《易》”的刘向、刘歆父子315
二 “元元本本,数始于一”的哲学、象数学体系320
三 “太极上元”与圣王系统327
四 “《易》为之原”的经书系统331
第三十三章 纬书对经书的阐释336
一 纬书对《易》的解释340
二 纬书对《诗》、《书》的解释352
三 纬书对《礼》、乐的解释360
四 纬书对《春秋》、《孝经》的解释366
第三十四章 《白虎通义》制度化经学的主体思想377
一 《白虎通义》集今学之大成379
二 《白虎通义》限制最高王权的三种方式387
三 秉承五经之义诠释典章制度的制作意义402
四 以天道推求人道414
第三十五章 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421
一 何休的生平421
二 《春秋公羊解诂》422
三 强调社会进化的历史哲学427
四 “衰世救失”的政治思想436
五 何休的灾异说452
六 结语464
第三十六章 郑玄经学思想述评469
一 郑玄的思想渊源470
二 郑玄的经学成就476
三 郑玄经学的地位与评价482
第三十七章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487
一 汉代经学的整合与郑玄《三礼注》的出现487
二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特点490
三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思想内容514
四 郑玄《三礼注》的影响与历史评价523
五 结语528
第三十八章 郑玄易学思想的特色534
一 易之三义534
二 爻辰说537
三 以礼注《易》方法548
四 郑玄易学重象数亦兼顾义理550
第三十九章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意义554
一 今文经书系统的形成及其与古文经传的区别555
二 关于古文经来源的记载和争议561
三 今、古文经学争论的过程571
四 今、古文经学在禅让与世卿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意义581
第四十章 虞翻的象数易学590
一 卦变说591
二 之正说606
三 纳甲说616
四 虞氏易学的价值、地位及衰亡623
第四十一章 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629
一 《春秋经传集解》与魏晋经学研究629
二 《春秋经传集解》的哲学思想648
三 《春秋经传集解》的政治学说657
四 《春秋经传集解》的历史局限665
第四十二章 正始时期经学的玄学化670
一 经学玄学化的根源与本质670
二 何晏与《论语集解》680
三 王弼及其《周易注》689
第四十三章 玄学为统领,汉学佛学为辅弼——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701
一 皇侃的生平及著述701
二 对汉学的继承与受佛学的影响704
三 《论语集解义疏》中的玄学思想713
第四十四章 政治的统一与经学的统一——孔颖达与《五经正义》724
一 《五经正义》撰修的历史动因与意义724
二 《五经正义》的撰修过程731
三 《周易正义》的经学思想743
第四十五章 李鼎祚与《周易集解》755
一 李鼎祚生平事迹考755
二 《周易集解》的版本、卷数及内容758
三 李氏易象观765
四 李氏易数观772
五 李氏对易学史的贡献775
第四十六章 中唐啖助、赵匡、陆淳的春秋学779
一 社会变动引出的思想危机779
二 《春秋》新学的兴起783
三 新经学的影响与地位795
热门推荐
- 127408.html
- 2545420.html
- 1897271.html
- 2451257.html
- 418038.html
- 1826448.html
- 1791945.html
- 11247.html
- 115753.html
- 94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2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4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8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8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4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1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