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建超,李斯伟,邓毅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8173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字通信概论1
1.1通信的概念和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
1.1.1通信系统模型2
1.1.2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4
1.1.3主要通信资源7
1.2数字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8
1.2.1数字通信8
1.2.2数字通信系统10
1.3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12
1.3.1基本术语12
1.3.2有效性指标(速率问题)14
1.3.3可靠性指标(质量问题)16
1.4数字通信与计算机技术17
1.4.1数字通信与数据通信17
1.4.2数字通信系统与计算机技术18
1.5本书的范围与结构19
本章小结19
习题21
第2章 信号与通信信道22
2.1消息、信号与信息23
2.1.1消息与信号23
2.1.2信号的分类与特性23
2.1.3信息与信息量27
2.2信号的频谱分析基础29
2.2.1信号如何承载信息29
2.2.2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29
2.2.3周期信号(非正弦)的傅里叶级数及频谱32
2.2.4非周期信号的频谱39
2.2.5相关43
2.3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44
2.3.1随机过程的概念44
2.3.2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45
2.4通信信道47
2.4.1信道的物理特性47
2.4.2信道容量(香农定理)50
2.4.3传输损耗51
2.4.4恒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55
2.4.5变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57
2.5通信中各种带宽的定义61
本章小结63
习题66
第3章 信源编码69
3.1信源编码概述70
3.1.1信源与信源编码70
3.1.2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方法概要70
3.2脉冲编码调制(PCM)71
3.2.1脉冲振幅调制与脉冲编码调制71
3.2.2信号的抽样72
3.2.3量化82
3.2.4编码和译码89
3.3增量调制(△M)96
3.3.1简单增量调制96
3.3.2过载特性与动态范围98
3.3.3 PCM与△M系统的性能比较100
3.3.4改进型增量调制100
3.4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101
3.4.1自适应量化102
3.4.2自适应预测102
本章小结103
习题104
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07
4.1数字基带信号及其码型107
4.1.1数字基带信号108
4.1.2二进制数字信息的波形表示108
4.1.3数字基带信号码型选择要求109
4.1.4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109
4.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14
4.2.1系统模型114
4.2.2无码间干扰的条件116
4.2.3常见的无码间干扰数字基带系统118
4.3数字基带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125
4.3.1再生中继系统125
4.3.2再生中继器126
4.3.3再生中继传输的性能分析127
4.4基带传输系统测量工具——眼图129
4.5时域均衡131
4.5.1时域均衡概述131
4.5.2横向滤波器消除码间串扰工作原理133
4.5.3横向滤波器的度量标准134
4.6扰码与解扰134
4.6.1数字序列的扰码与解扰134
4.6.2扰码器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结构136
4.7典型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39
本章小结140
习题141
第5章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145
5.1信道编码基本概念145
5.1.1差错控制编码概念146
5.1.2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146
5.1.3差错控制编码分类147
5.1.4差错控制编码基本原理148
5.2常用的检错码151
5.2.1奇偶监督码(奇偶校验码)152
5.2.2二维奇偶监督码152
5.2.3群计数码153
5.2.4恒比码153
5.2.5 ISBN国际统一图书编号154
5.3线性分组码155
5.3.1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155
5.3.2汉明码155
5.3.3对一般线性分组码的讨论157
5.4循环码161
5.4.1循环码的代数结构162
5.4.2循环码的编译码过程162
5.4.3循环码的检错性能165
5.4.4循环码的编译码器165
5.5卷积码168
5.5.1卷积码编码的一般形式168
5.5.2卷积码编码器的工作原理168
5.5.3卷积码的图形描述170
5.5.4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172
5.6交织编码176
5.6.1分组交织器176
5.6.2卷积交织器178
5.7网格编码(TCM)179
5.7.1网格编码调制原理179
5.7.2网格编码调制的特点180
5.8 Turbo码180
5.8.1 Turbo码的编码原理180
5.8.2 Turbo码的译码原理181
本章小结181
习题184
第6章 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186
6.1多路复用与多址技术187
6.1.1信道复用技术应用背景187
6.1.2多路复用与多址的基本概念187
6.2频分复用(FDM)189
6.2.1频分复用的概念189
6.2.2频分复用在电话系统中的应用189
6.2.3频分复用技术特点190
6.3时分复用(TDM)与数字复接191
6.3.1时分复用原理191
6.3.2时分复用的帧结构192
6.3.3数字复接技术194
6.4多址通信方式199
6.4.1频分多址(FDMA)199
6.4.2时分多址(TDMA)201
6.4.3空分多址(SDMA)203
6.4.4码分多址(CDMA)204
本章小结205
习题207
第7章 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208
7.1数字调制技术概要209
7.2数字振幅调制210
7.2.1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210
7.2.2多进制振幅键控(MASK)213
7.3数字频率调制214
7.3.1二进制频率键控(2FSK)215
7.3.2多进制频率键控(MFSK)218
7.4数字相位调制219
7.4.1二进制相位键控(2PSK)219
7.4.2多进制相位键控(MPSK)225
7.5交错正交相移键控(OQPSK)技术233
7.6 QAM调制技术235
7.7最小频移键控(MSK)调制239
7.7.1最小频移键控(MSK)的基本概念239
7.7.2 MSK调制原理240
7.7.3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241
7.8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243
7.8.1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243
7.8.2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244
7.9扩频调制245
7.9.1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245
7.9.2扩频通信的几种方式247
7.9.3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248
7.9.4跳频扩频通信系统251
7.10正交频分复用(OFDM)253
7.10.1 OFDM技术的主要思想254
7.10.2 OFDM的定义及系统构成256
7.10.3 OFDM技术的优点259
本章小结260
习题261
第8章 定时与同步263
8.1数字通信系统中同步的作用264
8.1.1定时与同步的概念264
8.1.2同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位置265
8.2载波同步266
8.2.1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266
8.2.2直接法(自同步法)268
8.2.3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270
8.2.4两种载波同步方法的比较270
8.3位同步271
8.3.1插入导频法271
8.3.2自同步法272
8.3.3位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274
8.4帧同步275
8.4.1起止式同步法275
8.4.2集中式插入法(连贯式插入法)276
8.4.3群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277
8.5网同步278
8.5.1数字系统中的同步278
8.5.2数字网的网同步方式279
本章小结281
习题282
第9章 数字通信系统SystemVue仿真实验283
9.1 SystemVue的基本特点及使用283
9.1.1 SystemVue基本特点描述283
9.1.2 SystemVue系统视窗284
9.1.3系统窗下的库选择操作285
9.1.4系统定时操作288
9.1.5分析窗操作介绍290
9.1.6在分析窗下观察分析结果291
9.1.7 SystemVue进行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295
9.2 SystemVue图符库介绍296
9.3数字通信系统SystemVue仿真实验299
9.3.1实验一:简单基带传输系统分析299
9.3.2实验二:二进制移相键控系统分析303
9.3.3实验三:16QAM调制解调系统分析305
9.3.4实验四:二进制差分编码/译码器307
9.3.5实验五:QPSK调制原理分析309
本章小结312
习题313
缩略语314
参考文献317
热门推荐
- 2164572.html
- 716493.html
- 2146834.html
- 2491863.html
- 3288921.html
- 113367.html
- 1777118.html
- 1013132.html
- 889542.html
- 1428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1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8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8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7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6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0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