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仙居飞凤岩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科学技术问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杨志法,郭改梅,张路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282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采石场-地下工程:岩石工程-工程技术-仙居县-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仙居飞凤岩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科学技术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问题的提出1
1.1.1国外大型古地下工程1
1.1.2国内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的发现及其特点4
1.1.3古地下工程的研究价值8
1.2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的研究目的9
1.3关于古代地下工程问题的讨论11
1.3.1关于古代地下空间利用问题11
1.3.2关于古代以开采地下矿(石)为目的的生产活动的讨论13
1.4古地下工程的研究现状13
1.5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14
第2章 飞凤岩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的结构特点及研究方法16
2.1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的地理位置16
2.2关于古洞开挖的目的和始挖年代的考证19
2.2.1关于飞凤岩古洞开凿目的的考证19
2.2.2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始采年代的考证23
2.3洞室群分布调查及洞室结构特征24
2.3.1洞室群分布调查与测绘25
2.3.2洞室群的主要尺寸及结构特征32
2.3.3洞室结构的特点40
2.3.4洞口分布及洞口反坡现象44
2.4各洞室上覆岩层厚度的确定56
2.5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研究的方法论57
2.5.1研究目的57
2.5.2现代地下工程的开发与利用58
2.5.3关于现代地下工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61
2.6研究方法67
第3章 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72
3.1气候条件72
3.2地形地貌73
3.3地质条件评价75
3.3.1区域地质条件评价75
3.3.2飞凤岩古地下采石场分布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78
3.3.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115
3.3.4环境地质条件评价121
第4章 蕴藏于飞凤岩古洞室群中的工程科学亮点122
4.1考虑地质结构面的洞室群布局“设计”及石板开采技术122
4.1.1关于古人采石对象的猜想122
4.1.2关于古人为何选地下采石方法的猜想122
4.1.3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底板高程变化不大的原因的推测123
4.1.4关于古人在采石场洞室群布局中如何处理整合面的猜想123
4.1.5从洞室群布局中揭示出的古人朴素的科学思想131
4.2石板开采工艺中的科学技术问题132
4.2.1采石板位置的选择问题132
4.2.2岩柱和边墙的预留与采石量之间的协调理念141
4.2.3符合断裂力学原理的石板开采技术143
4.2.4利用陡倾角结构面代替采石板必需的侧槽技术146
4.3关于运石出洞上船方法的猜想147
4.4柱顶弧形斜托在提高洞室稳定程度方面的作用151
4.4.1柱顶弧形斜托的几何特征及计算模型152
4.4.2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154
4.5肋形仰拱在提高洞室稳定性方面的作用160
4.5.1 5号洞西区肋形仰拱的尺寸及计算模型的建立160
4.5.2 12号岩柱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161
4.5.3 13号岩柱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169
4.5.4肋形仰拱底板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175
4.5.5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肋形仰拱作用的综合分析180
4.6平顶型洞室隔墙及水平隔板对洞室稳定性的作用180
4.6.1 16-1、16-2号洞及其计算模型181
4.6.2三个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183
4.7关于穹形结构的特点和作用的分析190
4.7.1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穹形结构的举例190
4.7.2数值模型191
4.7.3两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192
4.7.4几点结论197
4.8飞凤岩古地下采石场的废石处理方法所显示出的环保理念萌芽198
4.9对现代科学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某些启示198
4.9.1对现代地下储油库设计的可能启示198
4.9.2对离壁式地下洞室设计的启示199
4.9.3加深对爆破损伤严重性的认识199
4.9.4可望利用古工程的开裂进行围岩长期强度的反演200
第5章 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201
5.1研究目的201
5.2研究方法202
5.3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现状调查202
5.3.1洞室顶板变形破坏的调查203
5.3.2岩柱变形破坏调查213
5.3.3洞口的变形破坏调查216
5.4岩柱长期抗压强度反演研究217
5.4.1问题的提出217
5.4.2岩柱长期抗压强度反分析原理和方法218
5.4.3 5号洞11号岩柱的反分析220
5.5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围岩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222
5.5.1洞顶稳定性的初步分析223
5.5.2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稳定性评价226
第6章 景区范围内的滚石与潜在滚石灾害228
6.1有关滚石及滚石灾害问题的概述229
6.1.1滚石及滚石灾害的概念229
6.1.2滚石及滚石灾害问题的研究现状230
6.2飞凤岩古洞室群景区滚石分布调查及滚石危害性分段231
6.2.1飞凤岩南坡上的滚石分布调查231
6.2.2简易公路滚石活动区沿线滚石灾害影响因素的分析232
6.2.3滚石因素中各单因素的分级及分级标准的赋值236
6.2.4简易公路段滚石问题潜在危害性分类237
6.2.5简易公路段滚石问题潜在危害性分区(段)239
6.3景区滚石的发生机理247
第7章 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景区旅游价值问题的讨论249
7.1独特的景点249
7.1.1优雅的休闲场所249
7.1.2引发遐想的奇特墙洞250
7.1.3引发童趣的娱乐活动251
7.1.4百年古寺飞凤岩寺251
7.1.5洞内塑像251
7.1.6蝙蝠洞253
7.1.7多部影视拍摄地253
7.2难得的科普旅游资源253
7.2.1以古工程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普旅游254
7.2.2以地质学知识为基础的科普旅游254
7.2.3与社会科学话题有关的科普旅游254
7.3关于推进飞风岩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255
7.3.1与永安溪漂流相接的设想255
7.3.2关于景观式加固理念和设计方法的研究258
7.3.3关于建造北洞口通道和北坡停车场的建议260
第8章 关于飞凤岩大型古地下采石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的研究263
8.1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263
8.2古洞室群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264
8.2.1洞室群内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264
8.2.2洞室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265
8.2.3关于安全通道的构想270
8.3洞内监测272
8.4景区水泥公路段滚石灾害的防治对策274
8.4.1景区潜在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274
8.4.2水泥公路段滚石灾害的防治对策275
参考文献279
后记289
热门推荐
- 1389721.html
- 3284383.html
- 1289852.html
- 2619524.html
- 2813260.html
- 1646302.html
- 2785582.html
- 2663523.html
- 492705.html
- 298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0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3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7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5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3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