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中国地震构造运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祥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366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现代地壳构造运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中国地震构造运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震构造环境1
第一节 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和深部构造环境1
一、地球形状及其圈层结构1
二、地质构造演进4
三、大地构造分区5
四、深部构造环境及中地壳软弱层和岩石圈地幔软流层7
第二节 中国新构造环境和活动构造基本特征13
一、新构造环境13
二、活动构造基本特征16
第三节 中国地震活动特征28
一、地震构造带位置29
二、地震活动特征30
三、地震活动的深部地质因素35
四、8级强震分布的特征性35
第二章 地震构造运动理论38
第一节 地震构造运动理论及其理论基础38
一、岩石破裂试验38
二、地震构造运动理论及其理论基础40
第二节 地震断层(运动)41
一、中国地震断层及其轨迹45
二、地震断层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47
三、地震断层——活断层的后破裂单元49
四、地震断层位移及其与地震震级关系54
五、地震断层伴生的微构造地貌类型57
六、地震断层与震源破裂及多震层60
第三节 古地震事件70
一、古地震判别标志70
二、中国境内古地震分布规律、特点及其发震时间评估77
三、古地震事件的强度和地点(震中位置)估定98
第四节 地震构造运动特点101
一、地震构造运动的突发性和脉冲性特点101
二、地震—地壳剩余形变特征性和同震位移特点及lHSAR干涉形变条纹105
三、地震构造运动爆发点的小区域局限性及主—余震系列特点107
四、地震构造运动活动期的节奏性107
五、震前震源岩层蠕滑—黏滑机制转换特点108
第三章 “开—合”地球动力学模型下的地震构造基本类型111
第一节 新构造造山作用和现代地裂运动111
一、新构造造山作用(后造山作用)111
二、现代地裂运动(作用)113
三、地震构造的岩石圈地幔软流层结构背景121
第二节 后造山作用——新构造造山挤压型地震构造123
一、碰撞挤压型地震构造123
二、活动地块会聚走滑型地震构造125
三、挤压断陷活动地块边缘再生造山型地震构造126
四、活褶皱—逆断层型地震构造128
五、剪切构造带端部拉张型地震构造130
第三节 地裂运动——新构造伸展张性地震构造133
一、新构造伸展扩张型地震构造133
二、新构造裂谷弧后扩张和岛弧型地震构造137
三、裂陷—伸展地壳深部的走滑地震构造138
第四章 地震构造基本特征141
第一节 地震构造破裂机制(模式)特征性141
一、后造山作用机制141
二、现代地裂运动作用机制144
三、震源破裂机制145
第二节地震构造断块和块断结构特征146
一、中国地震构造块体(断块和块断)146
二、地壳块体和岩石圈块体166
三、地震构造块体水平运动及其运动速率167
第三节 中国地震构造区岩石圈解耦运动特征168
一、上地壳脆性破裂综合构造应力作用方向的协同性168
二、下地壳或岩石圈下层塑性层及解耦运动170
第四节 中国地震构造分区性和成带性特征173
一、地震构造区和地震构造带的划分依据173
二、地震构造区和地震构造带的划分原则174
第五节 地震构造耦合共振特征174
一、地震构造成熟度174
二、成熟的地震构造背景与塑性流动波脉动传播的耦合共振效应175
三、低速通道、塑性流动波脉动传播和地壳浅层构造带三位一体的地震构造特征177
第五章 中国地震构造区、带(纲要)分述179
第一节 川滇青藏高原地震构造区179
一、喜马拉雅碰撞俯冲造山型地震构造亚区181
二、冈底斯—腾冲活动地块拼接造山地震构造亚区186
三、羌塘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188
四、可可西里—巴颜喀喇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189
五、柴达木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192
六、祁连山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194
七、川滇菱形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199
八、滇南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200
第二节 新疆盆、山地震构造区203
一、阿尔泰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204
二、天山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205
三、帕米尔高原中源地震构造亚区208
第三节 东北平原地震构造区209
一、东北平原深源地震构造亚区209
二、东北平原浅源地震构造亚区210
第四节 华北古陆地震构造区212
一、鄂尔多斯高原断陷盆地地震构造亚区213
二、华北平原右旋走滑拉力地震构造亚区214
第五节 华南古陆地震构造区218
一、东南沿海块断山地地震构造亚区219
二、长江中、下游块断差异地震构造亚区220
第六节 台湾山地与南中国海海域地震构造区221
一、台湾山地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221
二、南海海域地震构造亚区222
小结 中国地震构造特点222
第六章 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及地球圈层构造运动理论225
第一节 中国地震构造应力作用225
一、新构造应力作用类型225
二、地壳圈层构造运动及其应力作用230
三、现今构造应力作用和大震前震源区构造应力集中的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及存疑231
第二节 中国现今地壳应力状态234
一、现今地壳以水平作用力为主234
二、现今浅层地壳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情况235
三、中国现今地壳应力分区特征236
第三节 中国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238
一、全球构造框架下的中国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239
二、地震构造运动的多动力源240
三、地震构造运动的模式过程241
四、发生Ms≥8强烈地震的深、浅构造成因及汶川8.0级地震243
第四节 地球圈层构造运动理论新说245
一、主要大地构造理论的历史回顾246
二、全球大地构造新概念247
三、立说地球圈层构造运动理论有共识251
四、共识多动力源现实,各表不同构造机制可互补257
第七章 地震构造运动间隔与地震危险预测研究现状262
第一节 由历史地震和古地震事件资料建立的实际强震复发间隔262
一、特征地震及其原地重复262
二、历史地震记录提示的地震活动期及其间隔263
三、地震构造带的古地震活动及其间隔265
第二节 强震复发间隔的理论计算268
一、断层滑动速率法268
二、时间可预报的地震复发模式268
三、特征地震矩法269
第三节 中国地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271
一、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现状271
二、地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的多种思路探索271
结语277
参考文献280
后记284
热门推荐
- 1065322.html
- 1195560.html
- 2828522.html
- 2429099.html
- 2756602.html
- 856353.html
- 3809306.html
- 3643696.html
- 934129.html
- 1748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9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5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2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0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2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