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经济思想流变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经济思想流变论
  • 樊安群;任保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528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经济思想流变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举纲张目1

一 本书的写作意图:重修正、明流变1

二 本书的写作特点:亚学术、庄亦谐3

三 几处释疑13

四 西方经济思想流变的轨迹和特征:百年河东,百年河西23

第二章 重本溯源——古希腊经济观的绝响53

一 理想主义的古希腊人53

二 荷马史诗中的经济观点59

三 赫色俄德的商品经济观点60

四 以身垂范的改革者——梭伦的经济观点61

五 从将军到庄园主——色诺芬的经济观点66

六 古希腊的共产主义者——柏拉图的经济观点68

七 古希腊思想的绝唱——亚里士多德的经济观点70

八 崇拜法律程序的罗马人——古罗马的经济(法)观点72

九 抱残守缺的中世纪人——基督教《圣经》与中世纪的经济观点77

小结81

第三章 零和博弈——重商主义的哲学82

一 英国模式的意义:流通价值论82

二 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列强竞争89

三 重商主义的方法论特点:重经验、讲归纳92

四 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特点:从见钱眼开到钱物并重92

小结100

第四章 异端迭出——自由市场经济的思想曙光102

一 前古典经济思想的分歧:和而不同102

二 学术精深、敛财一流的经济学家配第103

三 写打油诗出名的卓越思想家孟德维尔107

四 善于抽象思维的经济学门外汉诺思112

五 把心理学引入经济学的休谟114

六 自由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对经济思想的巨大贡献118

七 历史相对主义的人口思想的先驱詹姆斯·斯图业特121

八 是金子总会发光——暴富暴卒的坎蒂隆123

九 中国的月亮比欧洲的圆——重农主义与魁奈129

十 见微知著——非主流的经济思想135

十一 把数学正式引入经济思想的第一人丹尼尔·伯努力135

十二 功利主义—效用价值论的倡导者杰米里·边沁137

十三 主观价值论的先驱斐迪南多·加里安尼139

小结141

第五章 旭日东升——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142

一 斯密:书痴、友迷与孝子142

二 “斯密悖论”与“水晶之谜”145

小结156

第六章 花有几样红——各领风骚的古典经济学家159

一 被后世误批的经济学奇才马尔萨斯160

二 从斯密的“粉丝”到诘难者:西斯蒙第175

三 先“热”后“冷”的经济学家萨依180

四 被过誉的经济学天才李嘉图185

五 古典经济学挽歌的演唱者约翰·穆勒192

六 学者师范,高风亮节197

小结201

第七章 橘枳之辩——历史主义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203

一 历史主义经济学的演变203

二 “内圆外方”经济思想的倡导者李斯特的民族主义经济学209

三 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与尼克斯的高见217

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被帕累托调侃的名人施穆勒218

五 非历史主义经济学发现的经验规律:恩格尔系数219

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主义的边缘化219

小结220

第八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社会主义对古典经济学的冲击225

一 泛社会主义的时代:历史与背景225

二 理想主义的改革家、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欧文228

三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历程回顾233

四 修正主义代表人物伯恩斯坦与考茨基270

五 给《资本论》做补充的经济学家希法亭277

六 现实对理想的挑战——列宁经济思想的转变279

七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84

八 马克思主义的宗旨是社会和谐285

小结286

参考文献288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