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胡鞍钢,管清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511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对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1
1.1 研究背景: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挑战1
1.2 问题的提出:全球减排的背景与气候谈判僵局11
1.3 分析框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
第2章 气候变化谈判的国际背景及哥本哈根会议的两种前途22
2.1 减排目标尚未实现,各国仍须努力22
2.2 全球协议达成的关键是提出为各国所接受的减排方案26
2.3 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31
2.4 金融危机给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带来挑战35
第3章 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全球减排协议如何达成37
3.1 全球减排的损失十分有限,但各国减排成本不一37
3.2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实现集体行动41
3.3 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最优选择46
3.4 全球减排国家分类两大原则48
3.5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与全球减排协议的前景52
第4章 气候变化与中国:威胁与挑战60
4.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损失最大的国家60
4.2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者65
4.3 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69
4.4 全球经济模式和贸易模式的重大转变给中国带来的挑战84
第5章 气候变化的国家治理:中国的减排路线图87
5.1 中国能源发展的两种远景:有序世界和无序世界87
5.2 两大约束条件决定中国必须承担减排义务89
5.3 中国减排的国内背景97
5.4 中国的减排路线图与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101
第6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之路106
6.1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内在要求106
6.2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109
6.3 全球碳市场方兴未艾,中国成为CDM最大卖家112
6.4 节能减排政策是中国迈向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121
6.5 降低单位GDP能耗是中国减排的主要途径125
6.6 “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政策目标和指标设计(2011—2015)132
6.7 “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政策要点134
第7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意义和战略共识139
7.1 气候政策争论的焦点139
7.2 国内意义:转向绿色发展模式141
7.3 全球意义:为人类发展做出绿色贡献147
7.4 战略共识:化挑战为机遇152
7.5 中国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行动”160
后记166
表1.1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7
表1.2 不同国家或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利益诉求15
表2.1 2008年八国集团气候评分卡23
表2.2 按照OECD国家的“碳足迹”人类需要的地球数量(2004)32
表3.1 全球公共产品的分类42
表3.2 “一个地球,四个世界”(2003)50
表3.3 世界前20个CO2排放国(2005)51
表4.1 全球十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1900—2008)61
表4.2 全球十大受灾人数最多的灾害(1900—2008)62
表4.3 中国自然灾害损失及占世界的比重(1979—2008)63
表4.4 中国灾难史统计(周—清)63
表4.5 水灾、旱灾受灾和成灾状况(1950—2006)64
表4.6 全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粮食减产情况(1952—2006)64
表4.7 全国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990—1998)65
表4.8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67
表4.9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1980—2005)(占世界总量)69
表4.10 中国主要指标占世界总量比重(1950—2030)70
表4.11 人均初级能源消费量国际比较(1820—2005)75
表4.12 中国初级能源消费量预测(2005—2030)75
表4.13 世界四大经济体初级能源消费占世界比重(1965—2030)76
表4.14 世界六大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比重(1960—2030)78
表5.1 两个事实和两条道路89
表5.2 不同HDI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982—2006)91
表5.3 中国各地区碳源、碳汇总量、净碳源和HDI(2007)93
表5.4 全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水平变迁(1982—2006)94
表5.5 中国和世界人均年碳排放量(1990—2006)95
表5.6 中国能源、电力和煤炭消费增长率及弹性系数(1996—2008)97
表5.7 2020年国家最优先、次优先资源环境指标(建议)100
表6.1 碳交易市场概况(2004—2008)114
图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趋势5
图1.2 本书的主要思路21
图2.1 相比基准年份(1990年)需要减排的二氧化碳当量25
图2.2 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比重(1840—2004)31
图2.3 G8+5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的比例(1992—2005)34
图3.1 世界及主要国家减轻影响的总代价(2013—2040)39
图4.1 全球遭受水文气象灾害的情况(1975—2004)61
图4.2 中国轻重工业比例(1992—2006)71
图4.3 中国城市化率(1978—2030)72
图4.4 中国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1953—2007)74
图4.5 中国石油产量、消费量、净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1978—2007)77
图4.6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1954—2007)80
图4.7 中国煤炭消费量(1981—2008)82
图4.8 中国单位GDP能耗(1992—2008)83
图6.1 全球碳交易市场结构(2007)115
图6.2 CDM项目分布(2007)117
图6.3 CDM市场的买家和卖家市场份额(2007)117
图6.4 中国注册CDM项目占总注册项目比重125
图6.5 预期每年由注册项目获得的CERs在各国的分布125
图7.1 各国发展水平和环境风险的关系146
热门推荐
- 859619.html
- 637277.html
- 1299132.html
- 436625.html
- 2880112.html
- 1743026.html
- 734207.html
- 2672615.html
- 298772.html
- 3774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2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4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7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5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2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6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5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