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
  • 孔凡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3775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林业政策-研究-中国;林业-法律体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伟大转变1

1.1.2 中国林业发展战略转变与政策法律创新2

1.1.3 中国社会林业及政策法律创新研究3

1.2 社会林业及社会林业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5

1.2.1 社会林业的概念5

1.2.2 我国社会林业理论研究发展与评述7

1.2.3 国内林业政策研究进展10

1.2.4 法律研究基础13

1.2.5 发展中国家林业政策研究展望15

1.2.6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研究展望16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17

1.3.1 研究对象与方法17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7

第2章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体系研究19

2.1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体系的概念与特征19

2.1.1 社会林业政策体系的概念19

2.1.2 社会林业政策体系的特征19

2.1.3 社会林业政策研究的层次性19

2.2 中国林业发展阶段与林业政策转变过程20

2.2.1 建国以来主要林业政策文件20

2.2.2 中国林业发展阶段与主要林业政策评述22

2.2.3 部门林业工程向社会林业工程的跨越37

2.2.4 社会林业政策体系38

2.3 中国社会林业相关政策研究39

2.3.1 政策体系的基本构成39

2.3.2 林业权属社会化基本政策过程39

2.3.3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变革与森林生态保护45

2.3.4 中国林权模式制度改革47

2.4 社会林业税费政策研究50

2.4.1 林业基金政策及其发展过程50

2.4.2 林业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4

2.4.3 林业基金政策的优化模式61

2.4.4 林业税收政策的历史改革64

2.4.5 林业税收政策的评价64

2.4.6 林业税制优化与创新71

2.4.7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与营林生产价值分配模式72

2.5 林业社会公共财政体系政策创新研究73

2.5.1 林业财政预算政策73

2.5.2 财政投入资金的构成74

2.5.3 林业信贷扶持政策体系77

2.5.4 国内林业信贷政策对社会林业发展影响分析81

2.5.5 社会林业信贷政策创新83

2.6.1 林业分类经营政策背景85

2.6 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研究85

2.6.2 林业分类经营政策的结构86

2.6.3 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86

2.6.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的社会林业政策分析87

2.6.5 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社会化途径89

2.7 林业经济投资政策与社会林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92

2.7.1 林业投资总量与森林资源发展92

2.7.2 林业投资与政策生态化走向分析96

2.7.3 林业投资主体结构变化与社会林业政策相关分析99

2.7.4 建立国家公共财政为主的投入机制创新103

2.8.1中国林业对外开放政策背景106

2.8 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社会林业建设政策创新研究106

2.8.2林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林业的特征108

2.8.3外商企业营林的政策约束110

2.8.4政策法律优化模式改革113

2.9商品林产业化、社会化经营与政府管理职能创新研究115

2.9.1商品林概念重塑及其经营特点115

2.9.2现代商品林产业化经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117

2.9.3促进商品林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政府职能定位与改革126

2.10小结129

第3章 中国社会林业法律体系研究132

3.1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法制132

3.2.1社会林业法律研究的含义133

3.2社会林业法律体系研究133

3.2.2社会林业法律体系的定义134

3.2.3中国社会林业法律体系的定义与构成134

3.3中国社会林业法律运行体系研究135

3.3.1定义135

3.3.2林业法律运行体系的结构135

3.4中国社会林业法律立法研究136

3.4.1中国社会林业基本立法136

3.4.2中国社会林业的立法原则137

3.4.3中国社会林业立法的功能评价138

3.4.4中国林业立法进程140

3.5林业行政立法的研究142

3.5.1林业行政立法的现状142

3.5.2地方林业立法评价研究143

3.6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研究147

3.6.1林业行政执法的涵义及其主要特点147

3.6.2法的执行主要原则147

3.6.3林业执法建设的发展阶段147

3.6.4林业行政执法与管理体系149

3.6.5林业专门司法与检察机构153

3.6.6中国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的评价154

3.6.7中国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创新建议157

3.7中国社会林业法律文件体系的研究158

3.7.1《宪法》关于林业的规定158

3.7.2自然资源保护法的规定159

3.8林业基本法——《森林法》的体系研究166

3.8.1《森林法》基本法律制度167

3.8.2森林业违法责任制度172

3.9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林业法制建设问题的研究173

3.9.1林业法制思想与政策背景的新变化174

3.9.2立法的冲突——传统林业立法与现代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175

3.9.3林业法律规范与林业执法资源配置之间的冲突180

3.9.4实现社会林业法制的标志与具体措施181

3.10小结192

第4章 中国社会林业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194

4.1区域社会林业及政策理论基础194

4.1.1社会林业区域理论与发展战略194

4.1.2影响社会林业区域系统的发展战略因素分析196

4.1.3中国社会林业工程区域划分及其发展条件200

4.2中国六大林业工程与区域发展布局202

4.2.1中国林业发展战略布局202

4.2.2区域发展布局203

4.3.2区域社会林业工程发展战略模式205

4.3.1区域社会林业发展战略的要素205

4.3区域社会林业发展战略主要内容205

4.3.3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十大”战略问题206

4.4区城社会林业建设重点与主要政策问题245

4.4.1南方区社会林业发展战略245

4.4.2南方区社会林业主要政策252

4.4.3东北、西南天然林区林业建设重点与政策研究254

4.4.4西北区社会林业建设重点与政策研究254

4.4.5 自然保护区发展与主要政策研究254

4.4.6城市社会林业政策研究258

4.4.7生态防护林建设社会林业政策研究262

4.5小结274

第5章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政策研究275

5.1天然林资源背景275

5.1.1天然林的概念与特征275

5.1.2天然林资源及其区域分布275

5.1.3中国天然林的流域生态战略地位276

5.1.4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地位279

5.2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发展与评述279

5.2.1天然林资源政策的发展沿革279

5.2.2中国天然林产业政策的基本评价280

5.3中国天然林保护政策进程与评价282

5.3.1天然林生态政策进程282

5.3.2天然林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283

5.3.3天然林保护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价285

5.3.4天然林保护政策的法律影响分析289

6.1.3退耕还林(草)工程区的水土流失现状与主要成因289

6.1.4国家的基本经济基础290

5.3.5天然林保护的补偿政策291

5.4天然林保护之法律制度探讨293

5.4.1天然林保护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293

5.4.2天然林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探讨293

5.5小结295

6.1.2退耕还林(草)工程区的基本条件297

6.1.1退耕还林(草)工程范围297

6.1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政策基础297

第6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研究297

6.1.5政治基础301

6.1.6政策与实践基础302

6.1.7法律基础303

6.2退耕还林(草)政策的目标体系303

6.2.1生态目标303

6.2.2产业(经济)目标303

6.2.3社会与政治目标304

6.3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体系304

6.4.1流域生态政策评价背景306

6.4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的评价306

6.4.2政策的历史评价308

6.4.3政策的法制意义评价308

6.4.4政策的技术意义评价310

6.4.5政策的区域发展意义310

6.4.6退耕还林工程是典型的社会林业工程311

6.5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影响分析312

6.5.1生态优先原则的含义312

6.5.2林种选择的矛盾——物质优先与生态优先冲突性分析312

6.5.3种树与种草矛盾——部门、地方利益与生态优先冲突分析313

6.5.4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318

6.5.5退耕还林(草)工程区畜牧业限制与林草保护的法律制度设想321

6.6关于退耕还林(草)工程冲突管理的政策研究322

6.6.1区域基础上的退耕还林(草)政策322

6.6.2分类管理的退耕还林(草)政策标准324

6.6.3因地制宜,分区对待的退耕技术政策325

6.6.4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326

6.7建立可持续的退耕还林(草)政策体系327

6.7.1完备政策体系的必要性327

6.7.2可持续的政策体系构成328

6.8小结330

第7章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的综合评价331

参考文献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