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实现【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谢显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000008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TD-SCDMA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技术特点1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1
1.2 TD-SCDMA发展历程5
1.3 TD-SCDMA系统帧结构和基本参数7
1.4 TD-SCDMA系统的主要特点9
1.4.1 TDD模式9
1.4.2 低码片速率10
1.4.3 上行同步11
1.4.4 接力切换11
1.4.5 智能天线11
1.5.1 3G频率的规划方案12
1.5 TD-SCDMA是3G频率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12
1.4.6 软件无线电技术12
1.5.2 FDD技术难以有效解决3G的频率紧张问题15
1.5.3 TD-SCDMA能有效解决3G频率紧张的矛盾15
第2章 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与接口17
2.1 概述17
2.2 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17
2.3 TD-SCDMA系统的网络接口20
2.3.1 空中接口20
2.3.2 Iub接口24
2.3.3 Iur接口26
2.3.4 Iu接口28
2.4 TD-SCDMA系统的网络演进32
3.2 传输信道36
第3章 TD-SCDMA空中接口信道36
3.1 概述36
3.3 物理信道37
3.3.1 物理信道信号格式37
3.3.2 特殊时隙38
3.3.3 专用物理信道(DPCH)38
3.3.4 公共物理信道41
3.4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44
3.4.1 专用传输信道的映射45
3.4.2 公共传输信道的映射45
3.4.3 传输块到物理层的映射46
3.5 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到物理层的映射47
4.1.1 符号48
第4章 TD-SCDMA系统编码与复用48
4.1 概述48
4.1.2 传输信道编码/复用结构49
4.2 差错检测49
4.2.1 CRC计算49
4.2.2 循环冗余校验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51
4.3 传送块的级联和码块分割51
4.3.1 传送块的级联51
4.3.2 码块分割51
4.4 信道编码52
4.4.1 卷积编码53
4.4.2 Turbo编码53
4.6 第一次交织57
4.5 无线帧尺寸均衡57
4.7 无线帧分段58
4.8 速率匹配58
4.8.1 速率匹配参数的确定59
4.8.2 速率匹配方案61
4.8.3 比特分离61
4.8.4 速率匹配算法62
4.8.5 比特合并63
4.9 TrCH复用63
4.10 物理信道的分段64
4.11 第二次交织64
4.11.1 对应于帧的第二次交织64
4.12 子帧分割66
4.11.2 对应于时隙的第二次交织66
4.13 物理信道映射67
4.14 传送格式检测69
4.15 一层控制信息的编码69
4.15.1 传送格式组合指示(TFCI)的编码69
4.15.2 发射功率控制(TPC)编码75
4.15.3 同步偏移(SS)的编码76
4.16 寻呼指示信道(PICH)的编码76
4.17 前向物理接入信道(FPACH)的编码76
第5章 TD-SCDMA系统扩频与调制78
5.1 概述78
5.2 数据调制78
5.2.1 符号速率和符号周期78
5.2.4 16QAM调制79
5.2.2 QPSK调制79
5.2.3 8PSK调制79
5.3 脉冲成型滤波器80
5.4 扩频调制80
5.4.1 基本扩频参数80
5.4.2 扩频码81
5.4.3 扩频码的加权因子81
5.4.4 扰码与加扰82
5.5 同步码的产生83
5.5.1 下行同步码(SYNC_DL)83
5.5.2 上行同步码(SYNC_UL)83
5.6 训练序列84
5.7 码分配88
6.1 智能天线概述89
第6章 TD-SCDMA系统智能天线技术89
6.2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91
6.2.1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91
6.2.2 空时信道模型93
6.2.3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95
6.3 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成型算法96
6.3.1 最佳性能准则96
6.3.2 非盲自适应算法97
6.3.3 盲自适应算法98
6.4 智能天线来波方向估计99
6.4.1 旋转子空间不变(ESPRIT)算法100
6.5 智能天线的校准102
6.4.2 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102
6.6.1 TD-S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103
6.6 TD-S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实现103
6.6.2 智能天线对TD-SCDMA系统性能改进分析105
6.6.3 性能仿真结果106
6.7 智能天线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108
6.7.1 智能天线对动态信道分配的影响108
6.7.2 智能天线对功率控制的影响108
6.7.3 智能天线对分组调度的影响108
6.7.4 智能天线对切换控制的影响109
6.7.5 智能天线对全向波束和赋形波束的影响109
6.7.6 智能天线对帧结构及有关物理层技术的影响109
7.1 多用户检测概述111
第7章 TD-S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111
7.2 TD-SCDMA系统传播模型和信道估计112
7.2.1 TD-SCDMA系统连续时间传播模型112
7.2.2 CDMA系统离散时间传播模型114
7.2.3 信道估计116
7.3 线性联合检测算法117
7.3.1 线性联合检测器的结构117
7.3.2 解相关匹配滤波器(DMF)法118
7.3.3 迫零线性块均衡(ZF-BLE)法118
7.3.4 最小均方误差线性块均衡(MMSE-BLE)法119
7.4 TD-SCDMA系统联合检测与智能天线的结合120
7.5 多用户检测对TD-SCDMA系统性能的改进122
8.1 动态信道分配概述127
第8章 TD-SCDMA系统动态信道分配127
8.2 慢速动态信道分配129
8.3 接纳控制DCA130
8.3.1 基于SIR测量的接纳控制130
8.3.2 基于优先级的接纳控制131
8.3.3 CAC门限的选择132
8.3.4 考虑切换优先的CAC门限选择135
8.4 快速动态信道分配136
8.4.1 快速DCA分类136
8.4.2 排序分配方案实例137
8.4.3 重用最佳分配方案实例138
8.4.4 DCA方案仿真140
8.4.5 仿真流程141
8.5.1 动态信道分配对TD-SCDMA系统的重要性143
8.5 TD-SCDMA系统的动态信道分配143
8.5.2 TD-SCDMA系统的动态信道分配考虑144
8.5.3 TD-SCDMA系统的一个简单动态信道分配方法144
第9章 TD-SCDMA系统关键过程和测量参数146
9.1 小区选择过程146
9.2 上行同步147
9.3 随机接入过程148
9.4 发射机功率控制149
9.4.1 功率控制特性149
9.4.2 上行功率控制150
9.4.3 下行功率控制151
9.5 Node B之间的同步151
9.6.1 接力切换的特点152
9.6 接力切换过程152
9.6.2 接力切换的测量153
9.6.3 接力切换的判决154
9.6.4 接力切换的执行过程154
9.7 发射分集155
9.7.1 时间切换发送分集(TSTD)方案157
9.7.2 空间码发射分集(SCTD)方案157
9.7.3 闭环发射分集方案157
9.8 TD-SCDMA需要测量的一些重要参数158
9.9 空闲模式下的测量159
9.9.1 小区选择测量159
9.10.1 切换准备测量160
9.9.2 小区重选测量160
9.10 连接模式下的测量160
9.10.2 功率控制测量163
9.10.3 同步测量164
9.10.4 DCA测量165
9.10.5 相邻保护信道的测量166
9.11 定位业务(LCS)测量166
9.11.1 空闲模式定位业务测量166
9.11.2 前向链路定位(多BS定位)166
9.11.3 反向链路定位(单基站定位)168
10.2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169
10.2.1 HSDPA的信道结构169
10.1 概述169
第10章 TD-SCDMA系统增强技术169
10.2.2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170
10.2.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175
10.2.4 快速小区选择(FCS)技术182
10.2.5 TD-SCDMA系统HSDPA吞吐量仿真182
10.3 MIMO技术186
10.3.1 MIMO信道186
10.3.2 分层空时编码(BLAST)技术188
第11章 TD-SCDMA系统实现与测试193
11.1 TSM与LCR的差异193
11.2 移动终端的实现198
11.2.1 移动终端的技术和环境要求198
11.2.2 移动终端提供的业务199
11.2.3 移动终端的设计200
11.3 基站的实现203
11.4 测试技术204
11.4.1 TD-SCDMA外场试验网建设204
11.4.2 试验网规划205
11.4.3 试验网测试207
11.4.4 参考测量信道配置211
附录A 缩略语217
附录B 扰码223
附录C 64位SYNC-DL码227
附录D 128位SYNC-UL码228
附录E 基本midamble码235
参考文献239
热门推荐
- 3563773.html
- 553010.html
- 334619.html
- 1422678.html
- 159156.html
- 3663457.html
- 322666.html
- 2790096.html
- 3367329.html
- 395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5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1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2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4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7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