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政教关系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宋代政教关系研究
  • 汪圣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589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4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758页
  • 主题词:宗教-关系-政治-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政教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出版缘起1

前言1

第一章 宋太祖、太宗时期的宗教政策1

第一节 宋太祖对后周偏激政策的纠正1

第二节 宋太宗对佛教的尊崇8

第三节 宋太宗尊崇道教18

第二章 宋真宗的以神道设教36

第一节 天书降与东封西祀36

第二节 圣祖临与尊老子、玉皇52

第三节 平衡三教的努力65

第三章 渐变与衡定——宋仁宗时期79

第一节 尊崇道教的降温79

第二节 刘太后与佛教87

第三节 宋仁宗与一些著名僧人的交往92

第四节 宋仁宗倾向佛教与儒学复兴106

第四章 相对平稳和低调——宋英宗、神宗、哲宗时期115

第一节 智缘及围绕西部战事的宗教活动115

第二节 建中太一宫及道士陈景元123

第三节 相国寺改造及僧宗本等129

第五章 崇道抑佛——宋徽宗的合一三教140

第一节 佛、道并重阶段(即位至崇宁末)140

第二节 崇道升温阶段(大观元年至政和六年)154

第三节 林灵素与狂热崇道阶段173

第四节 宋徽宗三教合一的设想与举措193

第五节 崇道的降温与收敛207

第六章 新的平衡——宋高宗、孝宗、光宗时期213

第一节 宋高宗的疏远释道213

第二节 宋孝宗对佛教的偏爱226

第三节 宋孝宗与道教237

第七章 理学阴影下的政教关系——宋理宗在位时期241

第一节 修建宫观寺院及资助、赐田免税役241

第二节 撰写褒扬佛道的文字、为寺院宫观题辞246

第三节 与僧人道士交往252

第八章 引导与认同——三教调和论占主导位置261

第一节 官方的引导262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三教调和论265

第九章 宋朝的内道场276

第一节 宋朝皇宫内常常举行佛、道教道场276

第二节 宋朝在皇宫内举行道场的缘由281

第三节 宋朝皇宫内举行道场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地点289

第四节 宋朝内道场长期存在的意义295

第十章 祈雨晴、保丰收——为国效忠的重要途径之一297

第一节 宋代统治者对借助佛道水旱祈祷的特殊重视297

第二节 地方官在各地进行的水旱祈祷307

第十一章 为皇家祝寿——为国效力的又一重要途径318

第一节 京师为皇家祝寿318

第二节 地方为皇家祝寿326

第三节 僧人为皇家祝寿334

第十二章 为皇家祈冥福、为国家禳灾除祸343

第一节 佛教、道教在国丧、国忌中发挥作用343

第二节 禳灾除祸357

第三节 官方举行的其他与佛教道教联系的祈福禳灾活动366

第十三章 出家僧道的管理377

第一节 严把入门关——关于僧道度牒颁给管理的再讨论377

第二节 宋代僧人受戒制度研究385

第三节 宋代勒令僧道还俗的立法398

第十四章 荣誉与地位的引导——关于紫衣师号的颁给的研究406

第一节 关于圣节颁赐紫衣师号的几个问题406

第二节 关于佛、道教圣地及重要寺观紫衣师号的定额颁给411

第三节 关于非定时颁给紫衣师号413

第四节 赐僧金襴袈裟及亡僧赐谥号、塔名423

第十五章 宋代敕赐处士号考辨429

第一节 得赐处士称号者,大多数是隐士429

第二节 处士是否是道士师号434

第三节 宋徽宗时期几位得赐处士号者的事例分析438

第十六章 南宋御前宫观的高士445

第一节 南宋时期设有高士斋的宫观445

第二节 叶绍翁言及诸高士行迹448

第三节 其他诸高士行迹454

第十七章 网络的完善与被分割——宋朝僧道官制度462

第一节 僧官与道官体制462

第二节 僧道官之选任469

第三节 寺观主首与寺观僧道职475

第十八章 寺院宫观的管理制度497

第一节 宋朝严格限制创建寺观497

第二节 官方根据需要创建寺观500

第三节 禁止创建寺观留有缺口501

第四节 关于宋代私创寺观数量的估定505

第五节 寺观改制要经朝廷批准506

第十九章 宋代的年号寺观与圣节寺观510

第一节 北宋的年号寺观510

第二节 宋代以“圣节”命名的寺观525

第二十章 佛、道为孝道服务的体现——功德寺观535

第一节 关于“功德坟寺”的定义等536

第二节 关于享受功德寺观者的范围538

第三节 关于功德寺观免税役543

第四节 关于功德寺观住持选任546

第五节 关于功德寺观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及影响549

第二十一章 掌控重点 占据上游——北宋官方直接经营部分寺院554

第一节 宋朝官方与相国寺554

第二节 宋朝官方对开宝寺、太平兴国寺的经营558

第三节 宋朝官方与启圣院、应天院、兴德禅院567

第四节 宋朝官方与奉先寺、普安院、宝相院、慈孝寺575

第五节 北宋皇家坟寺581

附录一:南宋泰宁寺585

附录二:宋代官方出资建宫观寺院区数表587

第二十二章 居于主导地位的官宫观590

第一节 官宫观的特征590

第二节 玉清昭应宫596

第三节 宋朝原庙景灵宫597

第四节 诸太一宫614

第五节 上清宫、寿星(崇先)观、上清储祥宫624

第二十三章 宋代的天庆观631

第一节 宋代各地天庆观的建立631

第二节 官方对天庆观的优待634

第三节 官员朝拜及举行法事637

第四节 天庆观的内部结构641

第二十四章 宋代寺院宫观中的御书阁、本命殿643

第一节 宋代寺院宫观中的御书阁643

第二节 宋朝官方(皇家)与本命信仰646

第三节 寓于宫观的本命殿、元命殿、元辰殿650

第二十五章 宋王朝与佛教名圣地及名寺院654

第一节 宋王朝与五台山佛教654

第二节 宋王朝与峨眉山佛教660

第三节 宋王朝与泗州僧伽塔667

第四节 宋王朝与明州诸山寺院681

第二十六章 赏赐不广 限制不严——僧道寺观田产问题研究692

第一节 宋朝禁止寺观购买耕地及制度缺欠692

第二节 关于宋朝敕赐寺院田产695

第三节 宋代宫观赐田研究706

第二十七章 与民同负 有限减免——关于寺观、僧道的赋役716

第一节 关于寺观蠲免田赋716

第二节 关于僧道寺观免役免科敛等722

主要参考文献727

后记7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