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金喜在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1911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分配范畴论1
一、分配的含义1
1.1.1 两个不同范畴的分配1
1.1.2 分配内涵的界定3
二、分配与其他环节的关系6
1.2.1 社会再生产的动态结构6
1.2.2 分配与生产的相互关系7
1.2.3 分配与交换的相互关系11
1.2.4 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14
三、个人收入的含义与构成19
1.3.1 个人收入的含义19
1.3.2 收入与收益的联系和区别21
1.3.3 居民收入的来源与构成24
第二篇 分配方式论29
一、分配方式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29
2.1.1 制约分配方式的因素29
2.1.2 分配方式所处的地位和作用32
2.2.1 按劳分配34
二、现阶段收入分配方式的类型与功能34
2.2.2 按资分配37
2.2.3 按能分配43
2.2.4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46
2.2.5 按需分配48
2.2.6 按资历分配51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行的轨迹53
2.3.1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行的客观必然性53
2.3.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效应57
2.3.3 优化分配方式结构的思路59
第三篇 按劳分配论63
一、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63
3.1.1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特点63
3.1.2 来自现实实践的差异66
3.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70
3.1.4 市场型按劳分配没有改变按劳分配的本质特征73
二、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和相互关系74
3.2.1 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74
3.2.2 按劳分配与价值规律的关系81
3.2.3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关系84
3.2.4 评所谓“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论87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90
3.3.1 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多元化90
3.3.2 原有工资制度的形成及主要弊端91
3.3.3 改革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96
3.3.4 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103
3.3.5 企业工资改革的思路105
3.3.6 国家机关工资改革的思路108
3.3.7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思路112
第四篇 分配机制论114
一、个人收入双重分配机制存在的根据和特点114
4.1.1 分配机制的特征与功能114
4.1.2 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多元化116
4.1.3 双重分配机制并存的依据122
4.1.4 双重分配机制作用的范围125
4.2.1 双重分配机制并存格局的形成128
二、个人收入双重分配机制运行的现状分析128
4.2.2 双重分配机制运行中的矛盾129
4.2.3 收入分配双轨制不是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135
三、个人收入分配双轨制的运行原则138
4.3.1 确立运行原则的重要性138
4.3.2 分工性原则139
4.3.3 互补性原则139
4.3.4 协调性原则140
4.3.5 透明性原则141
4.4.1 校正两种分配机制的交叉错位142
4.3.6 目标性原则142
四、完善收入分配双轨制的基本思路142
4.4.2 强化双重分配机制的内部约束143
4.4.3 建立双重分配机制的平衡协调机制148
第五篇 收入结构论151
一、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结构的现状与走势151
5.1.1 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的总体变化151
5.1.2 资金和津贴收入152
5.1.3 各种福利性收入153
5.1.4 第二职业收入157
5.1.5 其他收入159
二、职工基本工资外收入膨胀的效应分析164
5.2.1 积极效应分析164
5.2.2 消极效应分析165
三、基本工资外收入膨胀的原因175
5.3.1 制度性原因:膨胀的可能175
5.3.2 体制性原因:膨胀的必然176
5.3.3 收入上攀比:膨胀的加剧184
5.3.4 供给制传统:隐性收入膨胀的主要原因185
四、治理工资外收入膨胀的原则和途径186
5.4.1 从国际比较中得到的启示186
5.4.2 治理工资外收入膨胀应遵循的原则189
5.4.3 治理工资外收入膨胀的主要措施191
第六篇 收入差距论194
一、收入差距的类型及社会效应194
6.1.1 收入差距形成的必然性194
6.1.2 收入差距的类型197
6.1.3 收入差距的社会效应199
6.1.4 收入差距的合理度205
二、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走势207
6.2.1 城乡收入差距207
6.2.2 地区收入差距213
6.2.3 脑体劳动收入差距219
6.2.4 其他收入差距226
三、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230
6.3.1 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230
6.3.2 收入差距扩大与两极分化的关系233
6.3.3 正确认识剥削现象235
6.3.4 两极分化的生成机制239
第七篇 分配公平论243
一、公平范畴的历史考察243
7.1.1 平等与公平是不同的范畴243
7.1.2 对公平观的历史考察245
7.1.3 分配公平的一般特性250
二、社会主义公平观与分配不公252
7.2.1 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意义252
7.2.2 判断分配公平与否的尺度255
7.2.3 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261
三、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现实考察270
7.3.1 现阶段经济生活中的平均主义现象270
7.3.2 平均主义的运行特点275
7.3.3 平均主义的实质280
7.3.4 平均主义的危害282
7.3.5 平均主义长期存在的原因285
7.3.6 克服平均主义的途径289
8.1.1 效率的含义及表现形式292
第八篇 分配效率论292
一、效率的含义及其作用292
8.1.2 经济效率的意义和作用293
8.1.3 影响经济效率的诸因素295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99
8.2.1 对几种不同观点的评述299
8.2.2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303
8.2.3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性309
8.3.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学含义311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11
8.3.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选择312
8.3.3 警惕既无公平又无效率的陷阱314
第九篇 共同富裕论317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17
9.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17
9.1.2 几种偏差的共同富裕观321
9.1.3 共同富裕的特性与含义325
9.1.4 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实证分析328
9.2.1 一部分人先富政策的由来和发展332
二、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332
9.2.2 一部分人先富是全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334
9.2.3 部分先富政策的主要内容337
9.2.4 先富者主体及导向功能340
三、共同富裕是长期的历史过程346
9.3.1 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346
9.3.2 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349
9.3.3 实现共同富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57
后记362
热门推荐
- 3024298.html
- 2703481.html
- 209815.html
- 92599.html
- 700190.html
- 592160.html
- 851090.html
- 1032722.html
- 2443301.html
- 2007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1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4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8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6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1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2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