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沈宗灵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445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法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1
第二节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7
第三节 法学的历史发展8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19
第五节 法学研究的方法24
第六节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28
第二章 法的概念36
第一节 法的基本特征36
第二节 法的要素45
第三节 法的本质55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60
第五节 其他思想家、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64
第三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71
第一节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的概念71
第二节 法与正义、利益关系学说的演变81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与正义、利益关系的理论与实践85
第四章 权利、义务、权力100
第一节 权利、义务与权力的概念100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的分类107
第三节 法律上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相辅相成110
第四节 历史上权利与义务的观念114
第五章 法的作用119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119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的体现121
第三节 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体现127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社会作用131
第五节 正确认识法的作用133
第六章 法的历史发展142
第一节 法的起源与未来142
第二节 法的变化145
第三节 法的借鉴与吸收148
第四节 有关“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性”的不同意见151
第五节 法的现代化156
第七章 资本主义法162
第一节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162
第二节 资本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168
第三节 资本主义法的渊源和分类179
第四节 资本主义法制183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187
第六节 二战后美国法律对民法法系法律的影响194
第七节 欧盟法律与两大法系的关系197
第二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9
第八章 依法治国总论209
第一节 法治、人治和法制的概念209
第二节 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论述219
第三节 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与原则221
第四节 依法治国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前景232
第九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239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定及其对法治发展的影响239
第二节 法律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的不同体现2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有关法律249
第四节 宏观调控与法律256
第五节 对外开放与法律260
第十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266
第一节 法治与政治、政治体制改革266
第二节 法治与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及其政策270
第三节 法治与国家274
第四节 法治与民主278
第五节 法治与人权287
第十一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化2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298
第二节 法治与道德306
第三节 法治与法律意识320
第四节 法治与法律文化322
第五节 法律与宗教329
第一节 科技进步呼唤法制建设333
第十二章 依法治国与科学技术333
第二节 当代科技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342
第三节 科技法制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352
第三编 法的制定365
第十三章 法的制定365
第一节 法的制定和立法的概念365
第二节 法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74
第三节 立法体制、程序和技术385
第十四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397
第一节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的概念397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及其分类404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419
第十五章 法律体系425
第一节 法律体系和部门法425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435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451
第四编 法的实施和监督457
第十六章 法的实施457
第一节 法的实施的概念457
第二节 法律的效力463
第三节 法律实效467
第四节 当代中国法的适用的原则477
第十七章 法律关系489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489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492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演变496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分类497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504
第十八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504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种类513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归结与免除523
第四节 法律制裁527
第十九章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534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概念534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目标与方法542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549
第四节 法律推理555
第二十章 法律监督568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568
第二节 国家机关的监督582
第三节 社会监督590
后记598
热门推荐
- 2409587.html
- 264202.html
- 3227890.html
- 467567.html
- 3201816.html
- 2742340.html
- 870823.html
- 1708454.html
- 281546.html
- 2436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0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6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5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2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3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