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未遂形态研究 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犯罪未遂形态研究 第2版
  • 赵秉志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8813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犯罪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犯罪未遂形态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未遂制度的沿革与现状1

第一节 中国犯罪未遂制度的历史沿革2

一、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犯罪未遂形态问题2

二、中国近代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制度16

三、新中国刑法立法和理论中犯罪未遂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0

第二节 外国犯罪未遂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5

一、外国刑法中犯罪未遂制度的历史沿革25

二、大陆法系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制度概况31

三、英美法系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制度概况34

四、俄罗斯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制度问题37

第二章 犯罪未遂形态的基本问题41

第一节 犯罪未遂形态的概念和性质41

一、犯罪未遂形态的概念41

二、犯罪未遂形态的性质43

第二节 未遂犯应负刑事责任的根据50

一、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关于未遂犯可罚性根据的学说50

二、苏联刑法理论中关于未遂犯负刑事责任根据的观点54

三、未遂犯负刑事责任的科学依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理论56

第三节 未遂犯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和特征问题64

一、未遂犯负刑事责任的范围64

二、未遂犯的特征及其与未遂犯犯罪构成的关系68

第三章 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之一:着手实行犯罪72

第一节 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含义74

一、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关于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争议74

二、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概念和特征81

第二节 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88

一、分类把握具体犯罪构成实行行为着手的特点89

二、从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别来把握犯罪是否已经着手91

三、能否借助犯罪客体和客观诸因素建立认定犯罪着手的一般标准99

第四章 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之二:犯罪未得逞105

第一节 犯罪未得逞的含义105

一、外国立法例和理论观点105

二、中国刑法理论中的主张108

三、作者的评析和见解110

第二节 犯罪未得逞的认定121

一、科学地确定不同种类犯罪之构成要件完备与否的标准122

二、正确理解构成要件之全部要素齐备与否的含义123

三、犯罪既遂后绝不可能再出现犯罪未完成的停止形态124

第五章 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之三: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129

第一节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含义129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立法例和理论争议129

二、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的含义135

第二节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认定142

一、在轻微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放弃犯罪的定性问题143

二、完全或主要是基于认识错误而未完成犯罪案件的定性问题151

三、“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案件的定性问题156

第六章 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165

第一节 划分犯罪未遂类型问题概述165

一、划分犯罪未遂类型的基本观点165

二、作者对于犯罪未遂类型划分问题的基本看法167

第二节 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171

一、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标准172

二、区分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意义177

第三节 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179

一、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中关于不能犯问题的争议179

二、中国刑法理论中的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问题185

第七章 刑法总则领域的犯罪未遂形态问题206

第一节 过失犯罪与犯罪未遂206

一、不同主张之考察206

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之分析208

第二节 间接故意犯罪与犯罪未遂209

一、外国关于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观点209

二、中国关于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争议212

三、笔者关于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态之析论214

第三节 不作为犯罪与犯罪未遂219

一、外国刑法理论中不作为犯罪的未遂形态问题219

二、中国刑法理论中不作为犯罪的未遂形态问题221

第四节 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227

一、共同实行犯的犯罪未遂问题227

二、教唆犯的犯罪未遂问题234

第五节 间接实行犯与犯罪未遂242

一、外国刑法学中关于间接实行犯实行行为着手的争议242

二、中国刑法理论中间接实行犯之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246

第六节 原因自由行为与犯罪未遂250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原因自由行为之实行行为着手的论争251

二、中国刑法理论中关于原因自由行为之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255

第七节 加重构成犯与犯罪未遂259

一、关于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争议259

二、笔者关于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形态的见解264

三、关于情节加重犯的未遂形态问题研讨269

第八节 连续犯、牵连犯、情节犯与犯罪未遂273

一、连续犯与犯罪未遂274

二、牵连犯与犯罪未遂276

三、情节犯与犯罪未遂278

第八章 刑法分则领域的犯罪未遂形态问题281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犯罪的未遂问题282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未遂形态问题282

二、危害公共安全之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295

第二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的未遂问题299

一、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未遂问题299

二、强奸罪的犯罪未遂问题305

三、绑架罪的犯罪未遂问题312

四、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319

第三节 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的未遂问题324

一、走私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324

二、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329

三、盗窃罪的犯罪未遂问题338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未遂问题348

一、脱逃罪的犯罪未遂问题348

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问题354

第五节 贪利型职务犯罪的未遂问题359

一、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359

二、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363

第九章 未遂犯的处罚原则369

第一节 未遂犯处罚原则的根据369

一、各国未遂犯处罚原则的立法和理论369

二、中国刑法中未遂犯处罚原则的根据探讨372

第二节 中国刑法中未遂犯处罚原则的理解和适用374

一、关于未遂犯处罚原则的正确理解374

二、关于未遂犯处罚原则的正确适用376

第十章 关于中国犯罪未遂理论与法治实践的发展完善问题387

第一节 关于中国犯罪未遂理论的发展完善387

一、研究总则未遂规范与分则未遂问题相结合388

二、研究未遂犯的认定与处罚相结合389

三、论证犯罪未遂制度的当前实务问题与研讨其发展完善相结合389

第二节 关于中国犯罪未遂法治实践的发展完善390

一、关于中国未遂犯司法实践的发展完善研讨390

二、关于中国未遂犯立法的发展完善探索393

附录一 新中国刑法立法文件、立法草案和立法资料中关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规定与主张399

附录二 中国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中关于未遂犯的规定426

附录三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刑法立法文件中有关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规定436

附录四 外国刑法立法例中关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规定440

附录五 国际公约中关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规定474

附录六 主要参考文献486

附录七 术语索引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