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解与行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理解与行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研究
  • 侯小兵,张继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9422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解与行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实践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质量矛盾1

第一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事业发展1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及其中国化2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要4

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成就7

第二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问题11

一、高校扩招导致教育资源的短缺11

二、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问题凸显13

三、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院校因素16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需求的矛盾19

一、高校办学应当以人才标准为导向19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21

三、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围23

第二章 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建设28

第一节 质量统一理论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28

一、质与量辩证统一的哲学阐释28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31

三、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时代转型34

第二节 人的发展理论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37

一、人的本质、素质与全面发展37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40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高等教育质量43

第三节 社会系统理论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45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系统分析46

二、高等教育机构的两种隐喻49

三、高等教育质量的系统思维52

第四节 社会公平理论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55

一、社会公平理论与政策55

二、教育公平理论与政策58

三、高等教育公平与质量61

第三章 质量观念: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理论思维64

第一节 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64

一、经济管理领域的质量概念65

二、质量的社会关系属性解析68

三、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阐释70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观73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国际视野73

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历史演进77

三、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发展79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主体82

一、利益相关者视阈下的主体分析83

二、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内部主体86

三、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外部主体89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体系92

一、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93

二、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95

三、高等教育的质量改进98

第四章 质量维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核心领域101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质量101

一、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101

二、教学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渠道104

三、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维度107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质量109

一、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110

二、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重要使命112

三、科学研究应当发挥人才培养功能113

四、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维度115

第三节 社会服务与高等教育质量118

一、高等教育已经走到社会系统中心118

二、高等教育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功能120

三、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维度123

第四节 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质量125

一、高等教育功能的不断拓展与第四功能126

二、文化传承创新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地位129

三、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维度131

第五章 质量多样性: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客观现实134

第一节 基于多样性的质量分类建设理念134

一、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特征134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分类建设理念139

第二节 不同院校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143

一、重点本科高校的质量建设143

二、普通本科高校的质量建设147

三、高职专科院校的质量建设150

四、民办高等院校的质量建设154

五、独立学院的质量建设157

第三节 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160

一、高职专科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160

二、普通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162

三、研究生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165

四、成人本专科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168

第四节 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171

一、全国各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71

二、东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175

三、四川高等教育发展与质量建设177

第六章 质量评估: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诊断体系181

第一节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181

一、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专业化182

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化184

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187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主体189

一、政府评估189

二、教育者评估191

三、学习者评估193

四、管理者评估195

五、第三方评估197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对象199

一、学业评估199

二、教学评估201

三、学科评估202

四、专业评估204

五、课程评估206

六、管理评估207

七、项目评估209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实施210

一、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模式210

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方式214

第七章 质量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支持系统220

第一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理念创新支持系统220

一、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理念创新的内涵221

二、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理念创新的演变222

三、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理念创新的探索226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教育经费支持系统231

一、优化高等教育经费的规模232

二、改善高等教育经费的结构234

三、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渠道235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人才资源支持系统236

一、高校教师人才资源的基本特征237

二、高校教师人才资源的质量评估237

三、高校教师人才资源的系统优化239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社会资源支持系统244

一、社会资源支持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价值244

二、社会资源支持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路径245

第五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国际资源支持系统247

一、中国高等教育引进国际资源的历史轨迹248

二、中国高等教育整合国际资源的基本对策252

第八章 质量改进: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战略255

第一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战略思维255

一、战略与战略思维256

二、高等教育的战略思维258

三、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260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特色化战略261

一、高等教育特色与特色化战略261

二、高等教育特色化战略的价值263

三、高等教育特色化战略的实施265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一体化战略267

一、高等教育的前向一体化战略267

二、高等教育的后向一体化战略269

三、高等教育的横向一体化战略272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国际化战略274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内涵274

二、西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276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279

第五节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协同创新战略283

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284

二、协同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86

三、协同创新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288

第九章 质量趋势: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未来发展291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质量承诺29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承诺291

二、高等教育质量承诺的内涵294

三、高等教育质量承诺的机制296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质量绩效298

一、整合论视阈下的绩效与教育绩效299

二、高等教育质量绩效的内涵与价值302

三、高等教育质量绩效的评价与优化304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责306

一、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缘起与发展307

二、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目的与条件309

三、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问责与报告311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质量经营314

一、从学校管理到学校经营314

二、从质量管理到质量经营316

三、高等教育质量经营理念318

第五节 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321

一、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阐释321

二、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实践价值323

三、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国际经验325

四、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建设思路327

参考文献330

后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