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福祥,陈广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8495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医学-免疫学;免疫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1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1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1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2
四、免疫学发展趋势2
第二节 免疫学基础2
第三节 免疫学技术3
第四节 免疫学检验4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7
第一章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7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7
一、中枢免疫器官7
二、外周免疫器官8
三、免疫细胞10
四、免疫分子10
五、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成分10
六、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10
第二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11
一、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1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11
第二章 抗原13
第一节 抗原的特性13
一、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13
二、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3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13
一、抗原表位14
二、共同表位和交叉反应15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15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6
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16
二、动物免疫血清16
三、自身抗原16
四、同种异型抗原16
五、肿瘤抗原16
第五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16
一、有丝分裂原16
二、佐剂17
三、超抗原17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1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8
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关系及其基本结构18
二、抗体的辅助成分19
三、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19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20
一、膜免疫球蛋白作为B细胞抗原受体20
二、结合和识别抗原20
三、激活补体20
四、结合Fc受体20
五、穿过胎盘和黏膜21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特性21
一、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21
二、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22
第四节 抗体及BCR编码基因22
一、Ig基因结构及其重排22
二、多样性产生的机制23
第四章 补体系统24
第一节 概述24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24
二、补体的理化性质24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及调控24
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24
二、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25
三、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26
四、补体激活的调控26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27
一、溶菌和细胞裂解作用27
二、调理作用27
三、参与炎症反应27
四、清除免疫复合物27
第四节 补体系统与疾病27
一、遗传性补体缺损引起的疾病27
二、补体与感染性疾病28
三、补体与炎症性疾病28
第五章 细胞因子与白细胞分化抗原29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特性和分类29
一、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29
二、细胞因子的来源29
三、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及特点29
四、细胞因子分类29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功能32
一、刺激造血32
二、介导和调节固有免疫32
三、介导和调节适应性免疫33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33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33
二、细胞因子受体的共同特点34
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34
第四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35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命名35
二、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功能和应用36
第五节 黏附分子36
一、黏附分子的分类36
二、黏附分子的功能36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38
第一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38
一、概述38
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结构38
三、人类白细胞抗原的遗传特征39
第二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的分布、结构与功能41
一、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的组织分布41
二、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的结构42
三、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的功能43
四、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43
第三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临床医学44
一、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器官移植44
二、人类白细胞抗原与疾病关联44
三、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44
四、人类白细胞抗原与法医学44
第七章 固有免疫细胞及应答46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和分子46
一、固有免疫细胞及其功能46
二、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49
第二节 诱发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原及其受体49
一、固有分子模式49
二、模式识别受体及其效应功能50
三、固有免疫信号的激活51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51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和作用51
二、屏障作用和吞噬作用51
三、炎症反应52
四、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52
第八章 适应性免疫细胞53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和发育53
一、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发育和中枢耐受53
二、B细胞在外周的成熟分化53
第二节 B细胞的表面分子53
一、B细胞抗原受体53
二、辅助受体54
三、共刺激分子54
第三节 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54
一、B细胞亚群54
二、B细胞的功能55
第四节 T细胞的分化和发育55
一、分化阶段55
二、T细胞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55
三、T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中的增殖分化55
第五节 T细胞的表面分子55
一、TCR-CD3复合物55
二、辅助受体56
三、共刺激分子56
第六节 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56
一、T细胞亚群56
二、T细胞亚群的分化58
第九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59
第一节 抗原加工与提呈59
一、抗原提呈细胞59
二、外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途径60
三、内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途径60
四、非经典的抗原加工提呈途径61
第二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62
一、T细胞对抗原识别62
二、T细胞活化及其信号转导62
三、相应基因的激活64
四、T细胞的克隆性增殖64
五、T细胞的分化64
六、T细胞应答的效应相6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65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65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68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69
第十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71
第一节 免疫耐受71
一、免疫耐受的形成71
二、免疫耐受机制72
三、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74
第二节 免疫调节75
一、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75
二、免疫细胞的调节77
三、其他形式的免疫调节78
第二篇 免疫学技术83
第十一章 抗原抗体反应83
第一节 基本理论83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83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84
三、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85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85
第三节 临床应用86
第十二章 抗体制备87
第一节 基本理论87
一、免疫原的制备87
二、免疫佐剂90
第二节 抗体制备技术91
一、多克隆抗体的制备91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93
三、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95
第三节 临床应用96
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96
二、基因工程抗体的应用97
第十三章 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99
第一节 沉淀反应的原理和特点99
一、沉淀反应的原理99
二、沉淀反应的特点和分类99
第二节 沉淀反应技术99
一、液相免疫沉淀试验99
二、凝胶体免疫沉淀试验101
第三节 凝集反应的原理和特点103
一、凝集反应的原理103
二、凝集反应的特点和分类104
第四节 凝集反应技术104
一、直接凝集试验104
二、间接凝集试验104
三、抗球蛋白红细胞凝集试验106
四、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106
第五节 临床应用107
第十四章 荧光免疫分析109
第一节 基本理论109
一、荧光免疫测定的原理和分类109
二、荧光物质109
三、荧光素标记抗体的制备110
四、镧系稀土元素标记物的制备111
第二节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111
一、荧光免疫测定技术111
二、荧光免疫抗体技术115
第三节 临床应用116
一、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116
二、荧光免疫抗体技术的应用116
第十五章 放射免疫分析118
第一节 基本理论118
一、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分类118
二、放射性核素118
三、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制备118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120
一、放射免疫测定120
二、免疫放射测定121
第三节 临床应用122
第十六章 酶免疫分析124
第一节 基本理论124
一、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分类124
二、标记物及指示系统124
三、酶免疫分析技术的技术要点125
第二节 酶免疫分析技术128
一、均相酶免疫测定128
二、异相酶免疫测定129
三、生物素-亲和素免疫分析技术131
第三节 临床应用133
第十七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35
第一节 基本理论135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和分类135
二、化学发光物质135
三、化学发光剂标记物的制备137
第二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138
一、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138
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139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140
四、鲁米诺氧途径免疫分析技术141
第三节 临床应用142
第十八章 固相膜免疫分析143
第一节 基本理论143
一、常用的固相膜和技术要求143
二、常用的标记物和技术要求143
第二节 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145
一、胶体金免疫测定技术145
二、固相膜酶免疫测定技术147
第三节 临床应用148
第十九章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50
第一节 基本理论150
一、标本的处理150
二、抗原的修复151
三、抗体的处理与保存151
四、结果观察与判断151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52
一、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52
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53
三、免疫金组织化学技术154
四、亲和组织化学技术154
五、免疫电镜技术155
第三节 临床应用156
一、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156
二、酶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157
第二十章 流式细胞仪分析158
第一节 基本理论158
一、流式细胞术与流式细胞仪158
二、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159
三、数据的显示与分析159
四、设门分析技术161
第二节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161
一、流式细胞术的样品制备161
二、流式细胞术的荧光标记161
三、常见的流式细胞术检测162
第三节 临床应用163
一、免疫细胞分析中的应用163
二、血液病学中的应用163
三、HLA抗原分析中的应用164
第二十一章 免疫细胞分离技术165
第一节 基本理论165
一、免疫细胞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165
二、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165
第二节 免疫细胞分离技术166
一、密度梯度离心法166
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167
三、免疫磁珠细胞分选168
四、其他分离方法168
第三节 临床应用169
一、评价机体免疫功能169
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程监测169
三、免疫细胞治疗169
第三篇 免疫学检验173
第二十二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学检验173
第一节 概述173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类173
二、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73
第二节 超敏反应性疾病常用的免疫检测175
一、变应原试验175
二、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176
三、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检测177
四、Coombs试验177
五、超敏反应相关细胞因子检测178
六、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178
第三节 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79
一、过敏性哮喘179
二、过敏性鼻炎180
三、食物超敏反应性疾病180
四、药物超敏反应性疾病180
五、皮肤超敏反应性疾病180
六、其他超敏反应性疾病181
第二十三章 自身免疫病免疫学检验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及分类182
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183
三、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损伤机制183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常用的免疫检测184
一、一般实验检测184
二、自身抗体检测185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89
一、类风湿关节炎189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190
三、干燥综合征191
四、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191
五、炎症性肠病192
六、自身免疫性肝病192
七、抗磷脂综合征193
八、原发性小血管炎193
九、桥本甲状腺炎194
第二十四章 免疫球蛋白病免疫学检验196
第一节 概述196
一、免疫球蛋白病的概念及分类196
二、异常免疫球蛋白196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病常用的免疫检测197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197
二、血清区带电泳197
三、免疫电泳198
四、免疫固定电泳198
五、尿液轻链蛋白检测199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病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99
一、多发性骨髓瘤199
二、巨球蛋白血症199
三、重链病200
四、轻链病200
五、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200
六、淀粉样变性200
第二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免疫学检验202
第一节 概述202
一、免疫缺陷病的分类与特点202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02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203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常用的免疫检测204
一、B细胞缺陷病的检测204
二、T细胞缺陷的检测205
三、吞噬细胞缺陷病的检测205
四、补体系统缺陷的检测206
五、基因诊断206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06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206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207
三、联合免疫缺陷病208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208
五、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病209
六、AIDS209
第二十六章 肿瘤免疫学检验211
第一节 概述211
一、肿瘤抗原211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211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213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及其分类214
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214
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214
第三节 常用肿瘤标志物的免疫检测215
一、甲胎蛋白检测215
二、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216
三、癌胚抗原检测217
四、CA19-9检测217
五、CA125检测218
六、人附睾蛋白4检测218
七、CA15-3检测219
八、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检测219
九、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检测220
十、细胞角蛋白19片段检测220
十一、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221
十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221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的选择与应用222
一、肺癌223
二、肝癌223
三、胃癌223
四、结直肠癌223
五、前列腺癌224
六、乳腺癌224
七、卵巢癌224
第二十七章 移植免疫学检验226
第一节 概述226
一、移植类型及移植排斥226
二、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227
三、预防移植排斥的措施228
第二节 移植常用的免疫检测229
一、移植前的免疫检测229
二、移植后的免疫监测231
第三节 移植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32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232
二、实体器官移植233
第二十八章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验234
第一节 概述234
一、感染的分类234
二、感染免疫应答规律234
三、感染免疫学检验临床应用评价235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常用的免疫检测235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235
二、病毒感染性疾病236
三、真菌感染性疾病240
四、性传播性疾病241
五、寄生虫感染性疾病242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42
一、常见细菌感染性疾病242
二、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243
三、常见真菌性感染疾病245
四、性传播性疾病246
五、寄生虫感染疾病247
第二十九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保证249
第一节 概述249
第二节 基本概念249
第三节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特点250
一、阳性反应判断值250
二、临床预测值250
三、免疫测定方法的分类250
第四节 分析前质量保证251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251
二、患者准备251
三、原始样品采集和处理251
四、样本运送251
五、样本接收和保存252
第五节 分析中质量保证252
一、检验程序的选择、验证和确认252
二、环境要求和仪器维护252
三、试剂方法的性能验证252
四、标准操作程序与人员培训253
五、标本前处理253
六、室内质量控制253
七、室间质量评价或实验室间比对255
第六节 分析后质量保证255
一、结果报告与解释255
二、样品储存、保留和处置256
三、检验结果咨询服务256
参考文献258
索引259
热门推荐
- 3471041.html
- 3240570.html
- 924096.html
- 609785.html
- 1593378.html
- 2364916.html
- 3517071.html
- 3314968.html
- 2012146.html
- 2070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4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8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6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1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9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3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5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