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国文论话语【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时胜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44443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中国文论话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如何讨论现代中国文论1
第一节 当代话语理论对文论研究的启示1
一、话语实践系统1
二、话语主体与语境2
三、自话语与他话语4
第二节 当代多元文化话语的理论构成与思想价值5
一、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5
二、多元文化的层次与结构11
三、多元的概念及多元文化实践13
四、多元文化话语的空间与形态20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从多元话语讨论现代中国文论24
一、关于本书研究性质的说明24
二、学术史的铺垫与推进25
三、现代中国文论与多元文化话语28
第二章 现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多元文化场景29
第一节 现代·中国·文论29
一、现代及其话语谱系29
二、现代中国概念与其开端的多重指涉35
三、现代中国的多重自我意识——以文学言说为中心43
四、现代中国文论话语及其与现代中国之关系49
1.文论话语49
2.中国文论话语50
3.现代中国文论话语51
4.现代中国文论与现代中国53
第二节 现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存在形态55
一、现代中国文论的多重场域55
1.政治场之文论56
2.社会场之文论56
3.学术场之文论57
4.文学场之文论58
二、现代中国文论的生产机制与文化功能59
1.个体化、集团化与社会化生产机制59
2.功能性文论与学理性文论61
三、现代中国文论的话语载体与表现形态64
1.文章体系64
2.著作体系66
3.讲说体系68
第三节 现代中国文论话语与多元文化思潮69
一、民族主义70
二、古典主义73
三、人文主义73
四、革命主义75
五、科学主义78
六、现实主义80
第三章 西学话语坐标与文论的世界意识82
第一节 “西学在中国”的话语轨迹及其形态82
一、西学的不同阶段83
1.夷学83
2.洋学84
3.新学85
4.红学86
二、西学话语考略87
1.中国之西学87
2.传统之西学88
3.现代之西学90
4.中学与西学之互动91
三、现代中国对西学文化精神的检视92
1.西学的表现形态92
2.如何看待西学:俯视、仰视与平视、内视93
3.20世纪中国反思西学的三个时期94
第二节 西学普遍主义话语在现代中国的确立98
一、西学东渐、西化与全盘西化98
二、“最上乘”:援引西方与文学(小说)地位的独立与提升101
1.社会革命对文学的倚重101
2.文学地位的提升与格局升降103
3.文学话语本体论的凸显108
三、“最纯粹”:艺术自律、文学纯化与现代文学分类法的成形110
1.纯文学与艺术自律111
2.文学纯化的持久动力112
3.现代文学分类法的成形120
四、叙事魔咒:中国文学史起源叙述的西学模式123
1.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出现123
2.中国文学起源的四种模式124
3.西方化的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126
五、中西比较视野、西优东劣文学观与自强意识129
六、西学话语对现代中国文论的导向135
1.专业文论家的出现135
2.西方文论对现代中国文论的导向性137
3.西学文论身份的彰显:译介与留学138
第三节 西学普遍主义话语的限度与世界意识的引入140
一、西学普遍主义的必然性140
二、西学普遍主义的限度143
三、重思世界的必要性146
四、中国文论世界在现代的变迁与赓续150
第四章 维新话语踪迹与文学现代性系谱159
第一节 维新话语的思想踪迹159
一、善恶二元论160
二、天命论与变法论162
三、善恶二元论的失效与新旧二元论的出现166
四、变革:从进化论到文化还原论168
五、线性时间观、进步主义与马克思主义171
六、科学的观念与精神173
第二节 维新话语的深层畛域与表现机制176
一、合法性与合法化176
二、维新对现代文化的多维展现178
1.新体制:民主与共和179
2.新社会:平等与自治179
3.新人:精神与价值181
4.新知:话语与实践184
三、维新的动态模式:渐变(渐进)与突变(激进)187
四、维新对现代中国文论发展的意义及问题190
第三节 新人:国民性与启蒙话语193
一、“人的文学”命题的百年激荡193
二、“国民性”话语198
三、启蒙话语的历史轨迹205
四、现代文论的人文意义再审视209
第四节 文学现代性:时间、空间与内涵212
一、文学现代性时间212
1.文学现代性的时间变迁:事变、时变、世变212
2.个案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文学现代性时间214
二、文学现代性空间219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219
2.城市化与乡土世界223
3.社会与自然225
4.身与心227
5.现实与虚拟230
三、文学现代性内涵232
1.自律与他律232
2.制度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234
3.分裂的文化现代性,或后现代性236
第五章 传统话语隐显与多元历史叙述238
第一节 传统话语的序列238
一、时间序列中的传统:过去、现在、未来239
二、历史序列中的传统:古代240
三、传统的核心话语:传统与正统242
四、传统的载体:经典246
五、传统的文化身份:国学247
第二节 异端、反传统与文化实践249
一、异端、邪说、僭越250
二、反传统的前提与含义252
三、反传统的文化实践256
1.反礼教、倡自由与个人主义的兴起256
2.反贵族、倡民众与民主观念的盛行259
3.反正统、推新统与西化论的兴起261
4.反迷信、崇科学与科学主义的兴起264
四、新传统:反传统之传统267
1.现代传统268
2.左翼传统270
3.自由主义传统272
4.市场传统276
第三节 后传统:文学传统在现代的遗响278
一、传统的态度及后传统279
二、文学体制传统280
三、文学生活传统282
四、文学与文论经典传统286
第四节 整理国故、学科建制与中国文学批评史话语的建立289
一、整理国故与科学主义289
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制292
三、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术话语294
1.科学方法论294
2.现代文学观念遭遇文学批评史295
3.叙述体例:纵向与横向296
第五节 中国文论史观与多元历史叙述的可能300
一、经验史观与思辨史观300
二、进化史观300
三、循环史观302
四、退化史观304
五、中国文论的多元化叙述304
第六章 多元文化话语对中国文论研究有何意义307
第一节 厘定中国文论研究多元文化关系308
一、主从关系308
二、主客关系309
三、平等关系309
第二节 开启中国文论研究的多元文化视野310
一、反思西方中心主义310
二、多元文化的人类视野311
三、知识话语权与霸权问题313
第三节 确立中国文论研究的多元文化态度314
一、并存:主流与非主流314
二、共处:多元格局315
三、贯通:知识体系316
第四节 拓展中国文论研究的多元文化方法论317
一、反思二元对立317
二、彰显文化差异318
三、厘定主题话语319
第五节 推进中国文论研究的共同体意识提升320
一、文论共同体320
二、文学共同体321
三、文化共同体322
参考文献325
后记345
热门推荐
- 2744102.html
- 940277.html
- 461351.html
- 800000.html
- 530622.html
- 3014302.html
- 3585751.html
- 2931494.html
- 2932236.html
- 2551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0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5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8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