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谭刚毅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099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民居-建筑史-中国-两宋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中国传统民居历史研究的现状1
1.1.1 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现状1
1.1.2 中国民居历史研究的现状3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4
1.2.1 历史时期的限定4
1.2.2 地域的界定6
1.2.3 研究对象——民居与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7
1.3 研究方法10
1.3.1 民居历史研究的理论框架10
1.3.2 研究素材及研究方法11
1.3.3 史料的甄别及相对价值——以绘画中的建筑为例14
1.3.4 “缀合”(conjunctive)式的研究方式17
1.4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19
1.4.1 研究目标19
1.4.2 研究意义19
本章注释20
2 两宋民居的形制与审美意象23
2.1 民居的形制23
2.1.1 平面形式——从合院式到单体式23
2.1.2 案例研究——《千里江山图》中的居住建筑32
2.1.3 构造类型34
2.1.4 存在方式——定居型和移动型36
2.2 构成要素37
2.3 规模与面积40
2.4 审美意象——理想的家园43
2.4.1 文献(诗词)中对民居的审美意象43
2.4.2 相似主题绘画的比较47
2.4.3 宋代绘画中民居的审美意象50
本章小结52
本章注释53
3 辽、金、西夏的民居及其文化承袭57
3.1 辽、金、西夏的住居57
3.1.1 庐帐式住居57
3.1.2 版筑式住居60
3.1.3 邛笼式住居61
3.1.4 合院式住居62
3.2 火炕与辽、金民居62
3.2.1 辽、金时期火炕的类型63
3.2.2 火、炕与室内空间的关系65
3.2.3 辽、金时期火炕的历史地位66
3.3 辽、金、西夏民居的特点67
3.4 案例研究——《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中的民居69
3.4.1 流传的《文姬归汉图》的版本71
3.4.2 《文姬归汉图》中民居的比较(以李唐的版本为主)72
3.5 原始形态与文化承袭74
3.5.1 住居形式的三原色74
3.5.2 承袭与传播75
3.5.3 工字屋的源与流76
本章小结78
本章注释78
4 居住行为与生活空间82
4.1 人与场所的关系——生活空间与居住意识82
4.1.1 日常生活——居室空间的划分与陈设82
4.1.2 非日常生活——日常空间的异化与扩展93
4.1.3 住居生活的社会化97
4.1.4 生活方式与居住意识100
4.2 人与人的关系——伦理位序与空间对位108
4.2.1 伦理位序的表现形式109
4.2.2 伦理位序与空间的角色对位111
4.3 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经济模式和生产活动112
4.3.1 农业生产与农村住居112
4.3.2 庭院经济与庭院空间114
4.3.3 手工业与家庭作坊115
4.3.4 经济生产与房屋建筑时间116
4.3.5 产业分化与城市化——以宁波(明州)为例116
本章小结119
本章注释119
5 构筑行为与营建风水125
5.1 营建过程与营建仪式125
5.1.1 卜居择址127
5.1.2 辨方正位129
5.1.3 择日动土129
5.1.4 宿藏下基130
5.1.5 上梁与合脊130
5.1.6 入厝暖屋131
5.1.7 厌胜与辟邪131
5.2 置地与置业132
5.2.1 从买地券看置地132
5.2.2 城市地产与置业134
5.3 宋代的风水理论及其影响134
5.3.1 宋代风水的历史地位134
5.3.2 形势说与理气说两大流派的形成135
5.3.3 阴阳宗的泛起136
5.3.4 风水理论著作的繁杂137
5.3.5 风水的科学性与伪科学性138
5.3.6 风水对民居的影响138
5.4 媒介人物及其作用142
5.4.1 风水师——早期的规划师142
5.4.2 哲匠与匠——早期的建筑师与工程师143
5.4.3 族长——早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143
5.4.4 巫祝——策应与参与者144
本章小结144
本章注释144
6 自然风土与技术工具148
6.1 风土环境——牧草文化与杂草文化148
6.1.1 气候环境——因宜为治148
6.1.2 环境变迁——因时而变152
6.1.3 环境的保护153
6.2 材料的选择与利用154
6.2.1 材料与建筑业154
6.2.2 材料的选用155
6.3 营造技术159
6.3.1 营造法160
6.3.2 细部构造与特征161
6.3.3 实例研究——潮州许驸马府的年代、风格判定166
6.3.4 实例研究——山西高平的姬氏民居171
6.4 木工器具的发展174
6.4.1 工具与建筑史的研究174
6.4.2 尺——设计建造的准绳174
6.4.3 宋代木工器具的发展178
6.4.4 木工技术的发展与民居形态181
本章小结182
本章注释182
7 社会控制与形态更替189
7.1 住宅等级与制度189
7.1.1 等级制度189
7.1.2 事例——《清明上河图》中的房屋等级190
7.1.3 执行情况190
7.2 国野制度与居住形态191
7.2.1 土地观念与居住心态191
7.2.2 乡村土地制度与居住形态192
7.3 村规乡约与宗法制度193
7.3.1 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持——村规乡约193
7.3.2 民众化的宗族组织和制度194
7.3.3 宗法制度的变化与家祠的产生194
7.3.4 祠堂的布局196
7.3.5 宗族的聚居形式197
7.4 社会结构与团体198
7.4.1 善堂198
7.4.2 从行会组织到会馆198
7.4.3 辽代的社会组织结构199
7.5 坊市制度的变革与新的城市格局199
7.5.1 里坊制的解体与厢坊制的产生199
7.5.2 新的城市街坊格局201
7.5.3 新的商业市井格局205
7.5.4 实例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空间和街道形态206
7.5.5 城市供给与管理208
7.6 坊市制度的变革与新型建筑的发端210
7.6.1 临街楼店210
7.6.2 市街结合的住居形式211
7.6.3 坊墙的消失与牌坊的形成211
本章小结219
本章注释220
8 聚落形态与定居模式226
8.1 聚落的构成要素226
8.1.1 自然形态要素226
8.1.2 社会形态要素227
8.2 聚落的空间格局230
8.3 聚落的内在结构233
8.3.1 行政体系与市镇圈233
8.3.2 市场体系与经济圈234
8.3.3 神庙体系与信仰圈238
8.3.4 宗祠体系与祭祖圈243
本章小结244
本章注释245
9 人口结构和移民环境249
9.1 人口结构249
9.1.1 城市人口249
9.1.2 人口模式与生活空间250
9.2 宋代移民与南方居住形态的变迁254
9.2.1 “民”之迁移与“居”之变迁254
9.2.2 宋代移民与南方聚落形态变迁256
9.2.3 南方汉民族民系民居的形成258
9.3 发展型移民与环境259
9.4 实例研究——生存型移民的建成环境261
9.4.1 生活境遇:安全防卫与精神寄居262
9.4.2 家园再造:现实环境的调适与原乡的模拟269
9.4.3 历史的踪迹:改名换姓与地名移植274
9.4.4 观念变迁:旧俗与新风275
9.5 移民与新建成环境275
9.5.1 模式选择:主观意愿与外界的压力275
9.5.2 时间因素:秩序与变化276
本章小结277
本章注释278
10 结论:转变与定型282
主要参考文献286
后记292
热门推荐
- 2012207.html
- 2090871.html
- 532823.html
- 687624.html
- 1182060.html
- 2141276.html
- 347538.html
- 198505.html
- 1147260.html
- 44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8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4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9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7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3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3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