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牟宗三评传【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牟宗三评传
  • 林瑞生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2124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牟宗三(1905~1995)-评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牟宗三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生命的起点1

一 永远的乡土1

二 牟氏家族3

三 耕读世家6

四 生命之在其自己10

五 生命之离其自己15

六 农民情结17

第二章 在北大20

一 时代的泛滥与浪漫20

二 从生命力的直接向外膨胀到思想观念的转向24

三 直觉的解悟:从读易到第一部著作的完成26

四 解读怀悌海30

五 架构的思辨:对逻辑的兴趣与研究32

六 熊十力的一声狮子吼34

第三章 漂泊与困厄岁月39

一 国社党与《再生》杂志39

二 患难中的师生之情41

三 与张遵骝、唐君毅的友谊45

四 与梁漱溟的交往及对他的评价49

五 客观悲情之昂扬与宗教精神之契悟51

六 《认识心之批判》:进入哲学堂奥之开端53

七 在离开大陆前的最后四年里55

第四章 历史反思与儒家人文主义—文化的反思与重建之一58

一 历史的反思:贯通文化生命,贞定民族精神59

二 生命的两极化:“病至于死”与沉沦之途68

三 人文友会与儒家人文主义75

四 新文化运动反思:科学一层论与泛民主化、泛自由化批判83

五 宗教观与宗教反思89

第五章 “三统”并建与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的反思与重建之二95

一 道统:儒家内圣之学必须继续95

二 政统:民主政治必须认识100

三 学统:科学必须开出113

四 儒学第三期发展及其现代使命121

五 牟宗三与《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28

第六章 原始儒家的义理纲维与特征136

一 孔子:文化生命与德慧生命136

二 孟子:全副是精神通体是光辉的“道德精神主体”141

三 荀子:通体是礼义表现之知性主体145

四 董仲舒:复古更化与超越理性152

第七章 先秦道家、法家、名家的境界与形态157

一 道家:玄理要义与境界形态形上学157

二 法家:社会转型与政治客观化164

三 名家:纯名理与逻辑的初步170

第八章 魏晋玄学:道家的复兴与文化的歧出175

一 文化的歧出与道家复兴的背景175

二 才性名理:用气为性与才性品鉴177

三 魏晋名士:天地之逸气与天地之弃才180

四 魏晋玄学:老庄之灵魂与空灵之学风181

五 道德与自由的冲突以及魏晋玄学的主要课题187

第九章 佛学之现代阐释与衡定192

一 佛学之宗派及其性格特征193

二 天台宗:真圆实教及其判教210

三 佛家义理之衡定220

第十章 宋明儒学与道德的形上学225

一 宋明儒学之综论:定位、课题与分系226

二 宋明儒学之分论:义理纲脉之展开241

三 对宋明儒学的总评判274

四 宋明儒学与康德的道德哲学276

第十一章 康德哲学与两层存有论—中西哲学会通之一285

一 中西哲学会通融合:历史的运会与趋势285

二 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及其证成290

三 智的直觉与“人虽有限而可无限”294

四 本体界的存有论300

五 现象界的存有论311

六 德行优先的原则与形上学的统一322

七 判教与融通以及哲学原型324

第十二章 圆善境界:德与福的统一—中西哲学会通之二333

一 孟子与德福关系问题333

二 康德论善与圆满的善及批判340

三 从圆教到圆善348

第十三章 真善美的分别说与合一说—中西哲学会通之三359

一 康德的美学理论与对这一理论的质疑359

二 审美判断的原则及其特性的重述368

三 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373

第十四章 生命之光382

附录一 牟宗三年表397

附录二 牟宗三著作目录402

后记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