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信念与实践【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德茂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0520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地点: 中国 学科: 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信念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
一、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是产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根源2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影响4
三、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10
四、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改变了世界历史面貌16
一、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17
二、经济上的巨大发展,显示了公有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8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2
一、任何一个新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都要经历曲折22
二、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问题24
三、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在当前遇到的困难27
四、掌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29
第二章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31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2
一、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伟大历史贡献32
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的灾难34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36
一、《资政新篇》——近代第一个要使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纲领37
第二节 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尝试37
二、“戊戌变法”——自上而下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39
三、“三民主义”——触及封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改革设想40
第三节 西方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41
一、帝国主义不容许41
二、封建主义反对43
三、中国社会里没有领导建立独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44
四、中国不存在建立西方式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基础45
一、中国国情的决定作用47
第四节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中国人民的正确抉择47
二、新中国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50
三、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51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53
第一节 40年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53
一、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53
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56
三、科学技术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57
四、对外贸易大发展59
五、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61
第二节 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62
一、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比63
二、同亚洲“四小龙”对比65
三、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对比70
第三节 如何看待中国的“穷”72
一、现在生产力水平低是历史造成的72
二、科学看待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75
第四节 退回去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中国的死路78
一、实行私有化不会给我们带来高效率79
二、实行私有化,中国人民的生活会立即陷入饥寒状态80
三、实行资本主义,中国必将沦为西方大国的附庸82
第四章 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8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血腥的历史85
一、原始积累是通过血淋淋的方式实现的86
二、产业革命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果91
三、帝国主义的争夺给人类造成的灾难94
第二节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97
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98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增强对经济的干预99
三、采取某些缓和矛盾的改良措施102
四、采取新殖民主义形式加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104
五、跨国公司的发展105
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协调关系106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仍然存在和发展107
一、贫富差别在扩大107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在加深110
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发展112
第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115
第一节 民主的阶级实质115
一、民主一词的含义115
二、世上没有超阶级的民主117
三、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及其虚伪性118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21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122
二、两党制或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124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创造1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132
一、民主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132
二、我国民主建设的特定历史条件133
三、加强民主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及其根源14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14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14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一些特点143
第二节 搞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47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148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149
三、民主社会主义并不是社会主义151
第三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55
一、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55
二、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57
三、驳“人民民主专政无对象”的谬论160
第七章 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163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164
一、传统经济体制的历史功绩和自身的局限性164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168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170
第二节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强国之路172
一、社会主义中国改革的必要性173
二、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76
三、十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178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的必要性181
第三节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181
二、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183
三、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185
四、进一步搞好农村改革188
五、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91
第八章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19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形成的193
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194
二、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它的先进性决定的195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历史实践活动中不断选择的结果197
第二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199
一、党的领导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保证199
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充分调动厂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
三、党的领导是保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核心力量203
四、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05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207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需要207
二、正确分析和认识我们党的现状208
三、经受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以及反和平演变的考验210
四、聚精会神搞好党的建设213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1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218
一、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发展218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特点及所遇到的新挑战22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南224
一、没有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就没有无产阶级政党和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224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226
三、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和“学派论”228
第三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统一230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需要新的大发展231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233
三、新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35
第十章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38
第一节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238
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变化239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242
第二节 当前世界格局的转换248
一、世界格局加速从两极到多极的转换249
二、欧洲发生重大分化组合253
三、海湾战争是世界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255
四、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257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58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一切国家友好关系258
二、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260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61
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绝不允许任何人干涉我国内政263
第十一章 投身社会主义实践,推进社会主义建设265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265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66
二、三步走战略的提出268
三、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取得的巨大成就269
第二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奋斗273
一、90年代是关键的十年273
二、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275
三、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278
第三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280
一、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81
二、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282
三、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个人和集体的关系283
后记285
热门推荐
- 3367901.html
- 3227747.html
- 2792913.html
- 2623447.html
- 3721232.html
- 755765.html
- 3865521.html
- 506379.html
- 2004125.html
- 1111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2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9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4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1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9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5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8040.html